王彥飛
(江蘇省徐州市第二十六中學,江蘇 徐州 221000)
摘 要:“學講計劃”下的信息技術課堂如何進行教學設計,是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文章從充分調研學情以學定教、注重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任務設計要體現階梯性及情境性等方面,研究基于學講的信息技術教學設計策略。
關鍵詞:學講計劃;信息技術;教學設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19-0034-01
“學講計劃”要求課堂教學由陳述式變為對話式,不再是教師如何設法去講解知識點或者讓學生學會操作,而是通過精心設計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自主構建,這對教師的教學設計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設計理念要由“怎么講”向“怎么學”轉變,教師要借助任務把知識呈現出來,并設計好學生的切入點,讓學生通過自學、互學、問學、教學、悟學的方式實現“學進去”,進而“講出來”。
一、充分調研學情,以學定教
“學講計劃”提出六個“基于”,第一個“基于”是基于解決問題,提高實施計劃的針對性。其核心是以學定教,因材施教。在進行教學設計前,要充分調研學生的現有知識水平,結合學生的認知能力,創設有效的學習環境,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構建,否則無論多么精心的設計都是空中樓閣。學講課堂中的自主學習環節非常關鍵,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認知大都在此環節完成,因此,任務設計至關重要。例如,在教學“演示文稿設計制作”時,可以依據教材的導學單設計自主學習任務單,制作“飲料與青少年健康的研究報告”演示文稿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學生剛接觸Power Point軟件,對其功能和應用非常陌生,如果選擇其他任務會增加學習難度,而使用教材中的任務能讓學生通過模仿來實現基礎知識的學習,以便夯實基礎之后,再通過進階任務實現能力的提升。
二、注重調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者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外界施加的信息只有通過學習者的主動建構才能變成自身的知識。因此,任務設計要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融入課堂,積極建構知識。傳統的課堂是教師的舞臺,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者,而“學講”就是要克服教師的“滿堂灌”,把課堂重新還給學生,踐行“以學生為主體”的生本教育理念。對于信息技術教學設計而言,設計的任務要將多種知識融合在一起,積極促進學生構建一種新的認知,讓學生跳一跳轉個彎才夠得著,從而促使學生深入思考、認真操作,在操作中提高能力。例如,在“WPS數據處理”一節中,應用函數法進行數據運算相對簡單,學生掌握得較好。但應用函數運算時通常運算結果是在最后一列或最后一行,因為運算時省略了數據選中的過程,導致同學往往會忽略。因此,在設計任務時,教師可把運算結果顯示在另外區域。這就需要學生對知識的認知較為深入,需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去領會、總結,這對能力的提升具有較大的幫助。
三、任務設計要體現階梯性,為學生發展提供空間
學生的認知基礎和學習能力存在差異,這是客觀存在的現實。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正視這種差異,并根據學生不同的層次提供個性化的任務,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設置基本任務和進階任務,基本任務面向全體學生,是必須完成的任務;進階任務突出對知識的靈活運用,具有一定的難度,為學生的發展提供空間。例如,在教學“數據圖表及其分析”時,可以設計三個基本任務(利用提供的數據分別制作柱形圖、折線圖、餅圖)。這三個任務非常簡單,主要目的是通過此任務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基礎知識,即圖表是如何制作的。通過自主學習、成果展示及知識拓展,學生對于基本知識已經形成良好的認知。在鞏固提高環節,教師可以設計一個進階任務(想對張三同學這幾次考試成績進行比較,查看他這一段時間的學習情況,請選用一種圖表來表達)。這個任務就需要學生去思考、選擇、比較,看哪種圖表能更好地表達意圖,這需要學生對本節知識能夠真正理解,做到融會貫通。一些基礎較好的學生完成任務之后,可以通過組內兵教兵的方式指導其他同學,實現共同進步。
四、任務設計要具有情境性
具有情境性的任務,能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促使學生自覺、主動地融入課堂中,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設計的任務要具有情境性,情境要貼近學生生活,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這樣方能引起學生的共鳴。例如,在教學“數據圖表”時,教師可以設計處理學生期中考試成績的自主學習任務單。對于這個任務,學生的興趣較高,因為他們能通過自己的分析處理查看自己的成績以及本班同學的學習情況。這種動力,促使他們在課堂中自主探究、深入地掌握所學知識。
五、結束語
“學講計劃”下的信息技術課堂如何進行教學設計,是教師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教師要充分調研學情、以學定教,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任務設計要體現階梯性及情境性,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動起來,做到自主探究、自主構建,進而形成自己的知識架構。當然,改變學生多年來養成的被動接受的學習意識,需要一個過程,只要教師繼續努力,一點點推進,一切都會水到渠成。
參考文獻:
[1]劉向永,唐瑞.理解取向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設計框架與實驗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4(11).
[2]李呈林.基于問題設計的思維教學探究——以信息技術學科為例[J].電化教育研究,2014(03).
[3]馮文靜.微視頻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