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秀杰
【摘要】初中階段語文教學對于學生語言素質、文化素質、審美素質和道德修養(yǎng)教育都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初中階段語文教學工作具有著重要的意義。從語言學科的本質屬性上來看,語文教學中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是極為關鍵的,對于初中語文教師而言,如何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也就成為了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本文就將圍繞這一問題展開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初中教育 語文教學 表達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5-0058-01
語言表達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基礎方式,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夠為學生的社交活動以及未來進入社會后的發(fā)展提供很大的幫助,因而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語文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目標。在以往初中語文教學中,對初中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學生雖然語文基礎知識掌握較好,能夠在考試中取得理想的分數,但卻不能很好的進行表達實踐,對此,必須要通過有效地教學調整來予以強化,逐步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
一、轉變觀念,確立科學的語文教學能力培養(yǎng)目標
當前初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表達能力培養(yǎng)的不足很大程度上與教師的教學觀念有關,受到傳統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一些初中教師在思想觀念上仍舊將應對中考作為語文教學活動開展的導向目標,中考對于學生語文表達能力的考核主要體現在作文試題上,但對學生的實際語言口頭表達能力則缺少考量,這也就導致教師在教學目標的確定中沒有對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給予足夠的重視,而是更加注重基礎知識的識記和掌握,這也就造成了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上的不足。對此,初中語文教師應當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樹立以學生語言綜合能力培養(yǎng)為核心的教學目標,明確學生語言表達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以此為依據合理調整教學的重點,為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教學培養(yǎng)提供指導。
二、創(chuàng)新方法,借助課堂互動來鍛煉學生表達能力
初中語文教學的傳統教學方法往往是灌輸式的,教師在課堂中的講授時間占較大比重,學生只能被動跟隨教師進行知識記憶,語文課堂的互動性不足,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動表達較少,表達能力也自然得不到訓練。對此,初中語文教師必須要加強對語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增加互動性教學方法的運用,如組織學生就教學課文進行小組討論,設置開放式的互動問題,鼓勵學生提出自己不同的觀點,創(chuàng)設表達情境,讓學生扮演課文中角色進行表演,在確保學生安全的情況下,還可帶領學生到操場上進行戶外教學,為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的表達氛圍,消除學生對于語言表達的緊張感,鼓勵學生的自主表達,通過互動式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運用實現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目標。
三、學以致用,拓展語文教學課內外表達實踐渠道
在初中階段的課堂上,要提高學生表達能力,實踐訓練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性格特征,組織一定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在課外實踐活動中更多的進行表達,如舉辦圖書展覽、讓學生們自己繪制或剪貼書刊宣傳畫、化妝古詩會等,在實踐過程中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學生可以通過在實際場所中遇到的困難,提高應對能力。與此同時,還可以組織學生更多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一切知識都源于生活,學生在社會實踐中要面對更加復雜、多元的關系,進而接觸到各類不同的真實表達情境,這些對于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都是十分有利的。除此之外,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應該保持學生的良好心理狀態(tài),更多鼓勵學生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更好的適應現在和未來的學習、生活。
四、注重評價,構建“能力本位”的考核評價體系
以往初中語文教學效果的評價多是通過考試來實現的,以學生考試成績作為評判依據,這樣的評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無法對學生語言表達實踐運用能力做出準確的檢驗。對此,初中語文教師應當調整教學效果考核評價的策略,基于“能力本位”對現有考核評價體系進行完善,在傳統的試卷檢驗基礎上,增加實踐檢驗環(huán)節(jié),在非正式考試氛圍下,以課堂互動交流、課內外表達實踐任務設置等方式,準確了解和掌握學生的表達能力實際水平,保證考核評價結果的全面性、真實性。在此基礎上,分析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上的不足之處,反思語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教學方法與策略進行相應調整,從而更有效的針對學生語言表達實踐能力進行培養(yǎng),逐步實現學生表達能力的提升目標。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要有效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就必須要從多方面共同著手采取措施,改變以往應試教育模式下的教學觀念,合理確定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目標,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來增強語文課堂的互動性,同時在課內外的訓練中增加語言表達實踐訓練,讓學生有更多表達的機會,此外,還要對教學效果考核評價模式進行調整,注重對學生語言表達實踐能力的非筆試考核,多管齊下,全面有效的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為學生未來的語言交際和社會實踐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毛艾亞.淺談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J].課外語文.
[2]劉冠慧.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