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婭娟
摘 要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言的交際作用是通過代表一定意義的聲音來實現的,語言也是思維的結果。數學語言作為一種表達科學思想的通用語言和數學思維的最佳載體,包含著多方面的內容,其中較為突出的是敘述語言、符號語言及圖形語言,其特點是準確、嚴密、簡明。
關鍵詞 邏輯關系 語言強化 數學思維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15-0086-02
計算機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計算方法。學生對于一種算理聽聽似乎明白,但是真正理解與否,要看他能否清楚地表達出來,并且算理的表達要求有條有理、有根有據,符合邏輯關系。有些數學知識,學生雖然心里很清楚,但不一定能用適當的語言表述出來。學生只有在上課時認真聽講并能夠積極思考教的知識點,才能真正的學到知識,課堂教學才能有較好的教學效果;培養學生認真聽講的習慣、相互交流的習慣及語言表達的能力的提升是極為關鍵的。
學生年齡小,沒什么生活經驗,語言比較遲緩,教學中只會做不會說,想說不知道怎么說。如果不加強語言訓練,學生的思維將難以感化,語言不僅會成為思維的絆腳石,還會影響思維的發展。低年級學生正在語言發展的最有效時期,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更需要老師對學生進行數學語言的強化訓練。鑒于以上認識,我認為在數學教學中,從小學低年級起就必須重視學生數學語言的培養和訓練,以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怎樣讓我們的學生在數學課堂上,想說、敢說,而且能說、會說?作為小學低年級的數學老師,我們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呢?我覺得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教師準確規范的數學語言,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
教師的語言和行為對學生起著言傳身教的作用,要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首先教師的語言要規范,使學生以你為榜樣。數學教師對概念、法則、術語的敘述要準確,不能讓學生產生疑問和誤解。為此,教師要做到如下兩條:一是對概念的實質和術語的含義必須有個透徹的理解。二是必須用科學的術語來講解。
二、讓學生在口頭表述中訓練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數學語言是一種科學語言,是用來認識與處理量化模式問題的特殊語言。嚴謹而準確是其主要特點是之一。它具體是指數學教學語言應力求準確,符合科學理論;嚴謹,符合邏輯要求;簡練,符合精簡原則;量力,符合年齡特征。我覺得可從三方面入手:
1.學會閱讀,讓學生感受數學語言的優美
口頭表達能力是指用口頭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以達到與人交流的目的的一種能力。在日常生活交往中,人們更多的是使用口頭語言。所以,口頭語言比書面語言起著更直接的、更廣泛的交際作用。現代社會的發展,對人的口頭表達能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利用數學書本中的圖、文進行閱讀,是培養學生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的最便捷的方法。
2.教師做示范,學生鍛煉數學語言
數學語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數學閱讀需要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學會有關的數學術語和符號,正確依據數學原理分析邏輯關系,才能達到對書本的真正理解。同時數學有它的精確性,每個數學概念、符號、術語都有其精確的含義,沒有含糊不清或易產生歧義的詞匯,結論對錯分明,因此數學閱讀要求認真細致,同時必須勤思多想。要想真正的學好數學,使數學不再難學,我覺得必須重視數學閱讀,這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書看得多的人,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和作文水平相對比看得少的要好。
3.情境教學,讓學生運用數學語言
數學教師的語言應該是學生的表率。因為兒童具有很強的模仿力,教師的數學語言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數學語言。所以教師的語言力求用詞準確、簡明扼要、條理清楚、前后連貫、邏輯性強。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語言素養,通過教師語言的示范作用,對學生的初步邏輯思維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響。
4.利用課堂小結,讓學生運用數學語言表達
操作是學生動手和動腦的協同活動,是培養和發展學生思維的有效手段,而語言是思維的外化,是思維的物質形式,知識的內化與相應的智力活動都必須在伴隨著語言表述的過程而內化,因此,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動手操作。在指導學生動手操作時,要注意多讓學生用數學語言有條理地敘述操作過程,表述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把動手操作、動腦理解、動口表達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促進感知有效地轉化為內部的智力活動,達到深化理解知識的目的。
三、在不同學科的內容中發展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教師說的一句話,用不同的方式講出來,可以表達出多種情感,就會產生不同的語言效果。教師課堂教學語言能夠自然親切柔和,音色飽滿優美,快慢適宜,起伏跌宕,抑揚頓挫,具有節奏感,這樣會使學生感到舒適,體驗到教學語言的音樂美與和諧美。
首先,教學語言的準確嚴謹是指正確地引用科學術語來表達事物的現象和本質,杜絕含糊不清的概念和模棱兩可的表述。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做到確切地使用概念,科學地進行判斷,嚴密地進行推理,用語準確,用詞嚴謹。只有達到了這個要求,才能在學生腦海中建立起正確的概念,才能分清是非、對錯。這就要求教師對所講的問題掌握得準確,理解得清楚。在這樣的基礎上,才能在講課時表現出課堂語言的準確嚴謹。
其次,教師應該對講授的內容作深入研究分析,弄清要講的知識的因果關系,掌握其含義和規律,精心組織語言解讀教學內容。把思路捋順了,講解才會更清楚;學生在授課的重點、難點問題上才能夠得到透徹的理解,也便于學生清晰地把握知識脈絡,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總而言之,教學語言修養是教師的素質之一,是教學獲得成功的保證。當教師的人,都要學好語言,善于用語言表達,才能做好教育工作和教學工作。
我們教師必須在實際的數學課堂教學中進一步深入鉆研教材,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有意識地設計教學目標,提供有助于培養學生數學語言交流能力的情景,探索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法,把培養學生數學語言交流能力的任務,落實到具體的教學過程。我相信,只要我們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重點提升學生語言表達這根主線,必會帶來喜悅的收獲。
參考文獻:
[1]邵瑞珍.學與教的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
[2]“讀數學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妙用”[J].教學月刊,2005,(11).
[3]斯苗兒.小學數學教學案例專題研究[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