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杰
摘 要:中學歷史的學習需要在激發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的前提下來開展。這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基礎和前提條件。教師要提高自身專業素養,運用適當的方法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從思想意識和教學方法上提高學生對這門學科的重視程度。
關鍵詞:中學歷史;學習興趣;歷史學習;歷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26-006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6.038
喜歡一門學科才會在學習的時候更加專注、投入,也才可能學得更加深入、透徹。因此,喜歡這種情感對于中學歷史的學習是很重要的。作為中學歷史教師,也要從思想上認識到興趣對于教學效果的重要影響價值,在教學中全方位、多角度地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不是憑空產生的,與教師的專業素養、人格魅力、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設計的安排都有著重要的關系。那么,該如何激發學生對中學歷史的學習興趣呢?
一、從意識上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歷史的重要性,從而重視這門學科的學習
很多學生對中學歷史缺乏興趣的根源在于缺乏正確的認識,所以,興趣要從第一次上課開始就要建立起來,可以從讓學生認識歷史學科的重要性入手。通常情況下,都是由教師來為學生講解學好歷史的具體理由,例如,為了升學就業、為了博古通今、為了開闊視野等,這種方式較多采用,效果也會因人而異。所以,為了進一步提高效果,達到教育的目的,教師可以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學習歷史的重要性。怎么開展呢?可以把這節課設計成討論課,讓學生分小組討論這個問題,大家開動腦筋,根據自己的了解來尋找學習歷史的理由。之后讓各個小組派代表發言,教師再對學生們討論的結果進行總結,由于這是自己討論得出來的結論,學生更加信服,甚至強過教師苦口婆心的教導。
二、教師努力提高自身專業修養,用自己對歷史的熱情去感染學生
教師教育學生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學生,效果如何直接與教師人格魅力與影響力有關,教師人格魅力和影響力越大,他的意圖就越容易貫徹,達到預期目的和教學效率的可能性也越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言行舉止對學生具有很強的導向性和示范性。如今很多教師只是把教學當成了一份差事,既然是差事就意味著干完自己的活拿到自己的薪水,這種心態本身就會對學生產生消極的影響。這樣的教師也很難在教學中取得突出的成績,對工作缺乏熱情,對專業缺乏熱愛,學生怎么會建立對該學科的興趣呢?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還有可能對原本喜歡這門學科的學生產生負面影響。所以,一名合格的中學歷史教師內心對這門學科是熱愛的,喜歡鉆研的,才會用自己的熱情去點燃學生內心微弱的小火苗,讓更多的學生喜歡上歷史,對歷史學科產生興趣。熱愛歷史的教師首先應該是涉獵廣泛的,業余時間也會將很多的精力投入到這個方面;其次,熱愛歷史的教師的課程內涵是更加豐富的,會超越課本,會從更多新的角度向學生們詮釋歷史,讓學生對歷史有更新的認識,進而達到以史為鑒,博古通今的效果。所以,各位歷史教師,如果你想讓學生喜歡上歷史,那么有一條捷徑就是自己首先是喜歡歷史,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使命而不是差事,你會發現你的工作會給你更多的回報,你的學生會給你更多意料之外的驚喜。
三、培養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興趣是自主學習的前提,也是自主學習的結果,所以若想培養學生對中學歷史學科的興趣,教師也可以從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品質入手,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收獲更多的自我價值感,從而產生對中學歷史更多的熱愛。自主學習是新課標中的一項核心內容,意味著學生需要通過自己的能力去單獨完成一些學習任務。中學階段的學生雖然經常表現出叛逆不羈的樣子,但他們骨子里卻非常渴望新知識,渴望自己的能力被別人認可。比如,很多中學生都喜歡利用課余時間去閱讀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書籍與報刊。教師可以推薦給他們一些趣味性較強的,與歷史相關的書籍,最好與他們的興趣結合起來,借助其他領域的興趣搭建起對歷史學科的興趣平臺。
電視和互聯網也是學生進行歷史自主學習的常用渠道,有很多制作精良的歷史題材的節目可以推薦給學生觀看,教師也要經常收看這些節目,在網絡互動社區中與學生就一些問題進行討論,進一步提升大家對這門學科的興趣。
四、采用直觀教學手段來進行中學歷史教學
雖然中學生的抽象思維越來越成熟,可是直觀的教學手段對中學歷史的學習來說效果更好。所以在講課過程中多采用畫面、史料、圖片等直觀手段,有助于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歷史教師借助各種直觀教學手段,在啟發學生形象思維的基礎上,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講述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人和事,使學生獲得鮮明的歷史現象,形成歷史概念,進而揭示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的本質及其內在聯系,認識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如今,在互聯網多媒體技術的迅速普及和快速發展之下,中學歷史的直觀教學有很多可以采用的素材,教師要注意多積累,這樣在組織課堂教學的時候才會有更加豐富的選擇。尤其是很多影像資料,把已逝的歷史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形成歷史情境,從而增進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多媒體的運用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聽覺和視覺功能,使學生更容易進入到歷史的情境中,感受歷史所賦予我們的責任。可以說,多媒體的運用是寓思想教育于歷史知識傳授之中,促進了歷史的育人作用。
總之,學習興趣的產生對中學歷史的學習非常重要,中學歷史教師要注意從興趣入手來引發學生對歷史學習的潛能,歌德曾說:哪里沒有興趣,哪里就沒有記憶。因此,興趣教學理應得到中學歷史教師的重視。對此,作為中學歷史教育工作者,我們要不斷探索歷史教學新方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岑繼紅. 中學歷史教學學生學習興趣培養策略[J]. 成功(教育),2012(10):166.
[2] 吳越. 中學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與實踐[D].陜西師范大學,2012.
[3] 黃德明. 略論中學歷史課堂的興趣教學[J]. 中國校外教育,2012(11):35.
[4] 董昊.新課標下中學歷史興趣教學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
[5] 羅靜文. 中學歷史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談[J]. 黔東南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2):99-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