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篤永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市余杭樹蘭實驗)
摘 要:人本主義的中心思想強調了知情統一,以學生為中心有意義地進行學習的教育觀,人本主義的中心思想深深地影響了高中的地理教學。地理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思想,從而在地理教學中進行實際創新。
關鍵詞:人本主義;學習理論;高中地理教學
一、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1.人文主義理論代表者羅杰斯認為:“認知和情感是人類精神世界兩個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們應該是一體的,脫離了學習者的情緒感受的學習是無意義的。”這個理念的提出,讓我們的教育事業進行改善,從以往的學習中更加注重情感和心靈的培養,讓他們用認知的方式來進行感情上的行事結合。上述羅杰斯的看法雖然是理論,但是我們要實現這個教育的理想,促進學生學習,培養他們,讓他們明白在任何時候都要進行自我的升華、自主的學習。由此可見,人本主義學習理論重視的是學習過程和學生學習方法的獲得,而不是教育的內容和結果。
2.羅杰斯同時認為:“學生的學習方式應該分為兩種,無意義的教學和有意義的教學。”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什么是有意義,什么是無意義呢?學習不僅僅是讓學生進行知識的增長,而是把他們各方面的經驗進行融合,這才是有意義的,在有意義的教育下,學生可以對個人的潛力進行最大化的挖掘,增強自己的心智。而無意義的教學只是進行著教學,“為了教育而教育”,沒有讓學生對自己未來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不能完全發揮他們的潛力,挖掘他們的心智。
3.人本主義的理論主體是主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因為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實現我們的全面發展。誰能真正影響到我們的行為?只有我們自己,所以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潛力,雖然還沒有完全釋放出來,但是地理老師的任務就是給學生提供完整的學習理念和學習氛圍,讓學生進行自主的學習,讓學生發現自我的潛力。
二、人本主義理論對高中地理的影響
1.人本主義理論倡導的是有意義地學習,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的教育觀,這樣就對高中地理教學提出了較大的考驗。首先,我國的教學一直是老師為主導的傳統理念,老師在課堂中的權威是不可置疑的。在人本主義理論中,學生為中心是一直強調的關鍵,教師只是一個地理學習的傳播者、促進者,而不是學生的主導者,老師應該引導學生學習,而不是監管學生學習。其次,人文主義理論還挑戰了地理課堂教學的組織方式,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上,老師一般通過講解、總結、復習等方式來傳授知識,但是這樣的傳統模式,學生一直處在一個被動接受的地位,強行讓老師進行知識的灌輸,這樣并不利于學生的學習,他們會厭倦學習,失去動力。教師的工作是因材施教,讓學生接受和容納知識,這樣的學習是有意義的,在進行學習時,不磨滅自身的意志。
2.在傳統的地理教育中,奉行的一直是“倉庫行為”,一味地進行灌輸教育就像是一直在給倉庫搬運貨物,這樣的教育是不對的。隨著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產生,我們要放棄這種傳統教育方式,奉行“種子教育”,讓學生在太陽和水分的滋養下自行成長,這樣的教育才符合地理教育的任務,滿足學生的健康成長。
3.教育的成功或者失敗,取決于學生自己,老師的作用只是進行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得到了相應的地理知識,提高了地理能力。老師的存在是引領他們,剩下的都是他們自己來進行的。
4.學校應該提供相應的學習氛圍,通過辯論等方式讓他們自己自覺地獲取知識,掌握知識,而不是單純進行授課。教育的存在不是讓學生進行被動的接受,而是讓他們自己去感知,尊重客觀世界,保護他們的成長,學生不是機器,他們需要注重感情的培養。
三、人文主義理論下高中地理如何創新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一直推行的是讓學生成為課堂中心,進行有意義的學習,所以我們應該對高中地理課程進行改革,完成三維教學的目標,利用探究性的方法來強調問題的解決過程。
1.學生應該把技能和知識進行結合,從而達到人本主義教育的形成。
2.學生要積極主動進行地理知識的探究,老師也不進行強行式的“灌輸教育”。
3.學生獲得的地理知識不能僅僅拘泥于課本教材和老師的安排,而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地理知識的選擇,從而彰顯自己在地理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4.傳統的教學理念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千篇一律的課堂讓學生的思想變得保守,只是一味地變成家長、老師期望的樣子,探究性的學習讓學生得到了更廣闊的空間,讓他們充分發揮獨立性,自主解決問題,從而獲得自己想要的知識。
5.地理教學資源在探究性學習的幫助下獲得了更廣闊的選擇空間,傳統的地理教學只能把學生“鎖”在學校中,但是學習的資源不僅在學校,生活中任何和我們息息相關的事情都是我們學習成長的來源,我們要把身邊的知識都利用起來進行自主學習。
6.我們以團隊形式展開的學習也叫探究式學習,在團隊中,學生不僅實現了自主學習,而且還考驗了團隊配合。在社會中,問題的出現不僅僅是一個人去解決的,而是團隊配合來進行解決,這樣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增加了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體現了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主體:“知情統一”的學習觀。
7.課堂學習和自主學習兩者是不同的,但是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只注意課堂學習就會極大地降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但是過分強調自主學習又弱化了課堂授課的地位,所以兩者要進行結合。
參考文獻:
[1]應姿.高中地理教學方法設計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5.
[2]邵明莉.人本主義教育理論視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學設計[D].曲阜師范大學,2013.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