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華
[摘要]根據相關研究和分析可知,我國實施的憲法采用的方式不是依靠審查,因而我國司法機關沒有權利對立法的合憲性進行直接審查,并且,全國人大常委會也沒有給出相關解釋。所以,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不斷推進,國家對憲法的建立、實施有了更嚴格的要求,是國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重要需求,也是我國綜合國力全面提升的重要保障。
[關鍵詞]中國憲法;實施;雙軌制
從理論的角度來說,憲法實施主要指的是憲法制定后,從文本的形式具體落實到行動上,從而涉及到的相關理論、制度、機制等。根據我國憲法的發展過程來看,憲法制定、憲法實施主要是“變法思維”的實踐體現,以通過制定憲法和實施憲法的方式,使制度運行的實際情況得到進一步優化,最終產生新的、適合社會發展的憲法。因此,不管在我國發展的任何階段,憲法實施的重要性都非常大,雖然我國在憲法實施重要性上的研究比較多,但憲法實施過程的研究卻不夠深入。在很多人的觀念中,中國憲法是沒得到真正實施的,而只是處于表面化形式,因為他們關注的重點是憲法的實踐效果,即憲法實施應體現在憲法司法化上。當前,我國還沒有比較明確的司法性憲法審查制度,因而很多人有著上述觀念是不可厚非的,并且,從分析這個角度上來說,上述情況大部分是在法院的判決實踐中得到具體體現,并沒有對中國政治系統的運行邏輯給予較大關注。
一、對中國憲法實施雙軌制的理解
根據相關研究獲得結論來看,憲法有著雙重性質,不但是一種法律現象,也可以看作是一種政治現象,因此,憲法實施有著兩種類型,即政治化實施、法律化實施。從法律的角度進行分析來看,憲法是根本規范,必須為國家行為設定相關限度、界限,其公權力想要具備較高正當性、合法性,則必須嚴格遵守憲法的相關規定。當前,憲法有著最高的法律效力,但政治不是憲法實施的最終目的,而是憲法詭誕的主要對象。所以,憲法實施必須通過罰款的方式對政治進行馴化、約束。從政治的角度進行分析來看,憲法規范不是政治的開始點,而是對政治決定的載體、形式等進行確認,因而憲法實施可以使某種政治目的得以實現,并且,這個政治目的必須憲法規范更加高級。那么從社會系統理論的概念上來分析,政治化石是可以看作是“目的程式”,法律化實施可以看作是“條件程式”,即政治化實施主要是只政治部門,如行政機關、國會等,嚴格按照職權落實和執行憲法,以確保某種政治目的能夠得到實現,而法律化實施主要是依靠憲法審查對是不是與憲法規定的條件相符合進行判斷。
根據比較憲法的相關研究來看,大部分西方國家都設置有一個專門的機構來負責憲法的法律化實施,沒有設置這種機構的國家非常少,并且,在西方主流憲法的相關理論中,憲法實施是以法律化為主要方式,主要是因為司法機關有著實施憲法的很多優勢。雖然大部分是這樣,但司法并不是憲法實施的唯一途徑,因為政治部門也在負責憲法實施的一些內容。所以,西方國家在實施憲法時,采用的法律化實施是法律機構負責法律方面的事務,政治化實施是政治部門負責政治方面的相關問題。
在成文憲法中,中國憲法有著一定特殊性,雖然也具有雙重性,但和西方國家相比,中國憲法的實施在模式上有著極大差異性,主要是從機構分工上對其政治化實施、法律化實施進行判斷的難度比較大。總之,中國現有的很多法律機構不是純粹意義上的法律部門,其還是一個政治性的部門,需要發揮一定政治功能,因而不管是什么法律部門,都必須并且要遵守政治上的很多規定。所以,在上述情況下,憲法問題方面的研究,在很多時候被看作是對政治問題的研究,即中國憲法的主要實施方式是政治化實施。
二、中國憲法政治化實施的相關分析
在社會主義憲法這個范疇中,中國憲法的實施模式與蘇聯憲法的制度模式是差不多的,并且民企制度設計基礎是馬克思主義。總的來說,上述有著批判性的憲法理論,對宏觀上的社會變革比較關注,因而將法律規范看作是社會結構的很小一個部分。從方法論的角度來看,馬克思主義的法律理論在看待憲法時,主要是從法社會學方面著手的,即憲法是政治的一種形式,即充分反映現實權利情況,從而使憲法在政治權力上的規范功能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在上述情況下,中國憲法設計的政治目標條款有很多,如國家的基本路線、根本任務等是在憲法序言中提出的;憲法總綱涉及有各種政策性條款,等等。所以,上述形式的憲法,基本上通過政治化實施來實現的,因而政治目標要比法律規范更高一等,并且,對法律效力的位階沒有進行區分,即憲法、一般法律是同等重要的。由此可見,中國憲法的政治化實施,會長期存在憲法修改的現象,即在不斷完善憲法的過程中,實現某個政治目標,并且,其是中國憲法不斷發展的一個慣例。
當前,中國憲法的政治化實施有著如下幾種特征:首先,執政黨的組織發揮著最主要的引導作用。中國憲法在制定時,需要依靠黨的領導、人民群眾,因此,中國共產黨發揮著最重要的作用,其組織深入各個單位、人民團體等多個地方。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有著非常強大的能力,可以調動各種資源,從而為中國憲法政治化實施奠定堅實基礎。其次,在進行政治動員時,憲法實施的主體涉及非常廣泛。中國憲法實施主體有社會團體、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等,如果進行政治動員,其會向著社會化方向發展,進而深入到社會的各個方面、階層、領域等。再者,政治化實施有著非常廣泛的領域。在中國憲法中,目的性條款有非常多,范圍涉及經濟、政治、社會等多個方面,即植樹造林、民主權利、全民健身等多種政策都屬于中國憲法的政治化實施。最后,政治化實施的具體方式有通知、會議等。當前,會議是最常見的一種形式,并且,會議的級別與其重要性有著直接聯系,不但能促進中國憲法進一步實施,還能增強民眾的憲法意識,從而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社會更加穩定、健康發展。
三、中國憲法法律化實施的相關分析
通常情況下,中國憲法的政治化實施被看作是非常規化的模式,而法律化實施責備看作是比較常規的治理模式。在實踐過程中,法律化實施比較看重穩定,即對現有憲法秩序進行維護,而其主要類型有兩種:
第一是,消極性的。在消極性進行憲法實施的情況下,國家的各種行為都不可以超出憲法的界限,并且,其設計需要按照相關制度、程序來確定,以合憲性控制國家行為、法律規范體系等。當前,司法性憲法審查機制是消極性憲法實施中的典型,在受到傳統政治觀念、權力分工等多種因素影響的情況下,中國司法記過來實施憲法時沒有采用憲法審查的方式,也沒有進行任何憲法判斷,因而其在一些實踐中,也沒有被看作是一種與審判有著相關聯系的法律規范。所以,中國憲法的法律化實施,是通過法院來對各種法律規范產生沖突的行為進行判斷,只能在其司法審判領域中產生效力。雖然中國憲法中有如下規定:立法機關具有消極性合憲性控制功能,但其控制機構始終處于無作為狀態,只有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系統內部發揮著相關效力。所以,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機構來解釋某些憲法條款,是非正式性的、內部式的合憲性控制方式。
第二是,積極性的。各種國家機構都有著實施憲法的基本義務,因此,中國憲法的法律化實施,有著積極性的實施模式,不排斥其他國家機關提出相關意見,或者是由其他國家來確定更加合適的憲法實施方式,以促進中國憲法更加完善、規范。總的來說,積極性的實施憲法,會受到消極性實施憲法的約束,在積極性實施憲法超出相關界限時,消極性實施憲法會立即對其進行糾正,以確保憲法實施的穩定秩序。所以,根據憲法實施的具體情況可知,立法在很多情況下是對憲法的內容進行具體體現,其形式有同感框架性方式來確定、將抽象的權利具體化、完善基本權利的保障制度等,以確保中國憲法法律化實施的正當性、實效性。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社會主體體系越來越完善的情況下,中國憲法政治化實施和法律化實施是相互聯系的,需要對它們發揮的作用、產生的效力等有比較全面的認識,并加強中國憲法實施秩序的維護,才能真正發揮中國憲法的作用,最終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