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蕓
摘要:按照素質教育發(fā)展和基礎教育改革的要求,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目標并不是單一把知識傳授給學生,也不是采取灌輸式和答案式的教學模式,而是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給學生留下一定的思考和探究的時間與空間,尊重學生的個性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眾所周知,有效的課堂教學除了講授一定的知識之外,還要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學習,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做到授人以漁,同時,塑造學生的學習習慣與個性,改變以往的標準答案式的定式思維授課,培養(yǎng)他們的逆向思維能力,在語文教學中做到有破有立,這樣才能實現(xiàn)小學語文課堂的創(chuàng)新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教學質量
一、擺正師生課堂地位,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思考和探究的空間
小學語文的學習內容相對來說不是特別復雜,很多的知識都是常識性質的問題,在日常的學習中大部分知識都能在生活中找到根源,為此,在教學的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基本情況,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這樣在課堂教學的時候才能對學生開展針對性的教學。學習不光光要接受新知識,還要巧妙的利用學生原有的知識,也就是元認知,這樣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溫習已學的知識,還能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知識框架,提升總結能力。對于語文知識的教學來說,對于不同的知識要采取不同的方法,總之在課堂上要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動起來,提升他們的思考和探究意識,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在課堂上少將少說,多給學生留下思考和探究的時間與空間。對于語文課堂學習內容較為復雜,不太容易理解的抽象知識,教師就可以強化引導,讓每一位學生都了解相關的內容,適當?shù)募哟蠼忉屃Χ龋瑫r帶領學生一起思考和探究,掌握問題解答的策略。針對學生熟悉的問題或者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小組學習等方式解決的問題也可以讓學生自行探究,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探究能力,對于學生感覺習以為常的答案,要著重研究,培養(yǎng)他們的逆向思維,讓他們養(yǎng)成突出常規(guī)思維和跳出俗套的能力與意識。比如在學習課文《司馬光》時,很多的小學生基本上都比較熟悉這個故事了,有的是聽父母講過,有的是在電視上看過,所以對于這種知識的教學來說,教師就不要在滿堂灌了,過多的講授反而讓學生產生厭惡感,覺得教師嘮叨。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可以讓學生表演課文,做好角色分配,讓學生在直觀的感受知識,同時設計這樣的問題,假如你是司馬光,你會怎么做?通過這種直觀的感受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了解和掌握。有的學生覺得司馬光砸缸很厲害,但是也有的學生覺得,可以尋求周圍大人的幫助,或者幾個小朋友齊心協(xié)力迅速的把水缸推到等等,有這些想法足以證明學生不在依賴教材,而是有了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形成了一定的逆向思維意識。
二、創(chuàng)設有趣的語文教學留白,培養(yǎng)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
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對社會不是特別的了解,生活閱歷較為膚淺,對什么知識和問題都比較好奇,如果給他們提供一定的現(xiàn)象,讓他們思考相關的問題,他們會異想天開,找出五花八門的答案來,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學生的思考和探究意識得到了極大的激發(fā),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促進小學生的長遠發(fā)展。針對小學語文課堂開展教學留白,培養(yǎng)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而言,需要為學生設計優(yōu)質的問題,學生在處理問題的時候可以發(fā)揮自己的想想,突出定式思維和習慣認為,找出新穎性的科學答案,這樣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就會大大提升。有效的課堂教學留白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首先在留白的問題設計上,要正確的把握問題的難易程度。針對小學生來說,雖然他們擁有濃厚的探究欲望,但是如果問題太難,長時間內找不到答案,解決不了的話,他們的這種探究意識就會慢慢的消退,反而不利于課堂教學的發(fā)展。有效的教學留白,要充分的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包括學習能力、探究能力、承受能力等。問題的設計要難易適中,不能太難,但是也不能太簡單,太簡單的話學生感受不到挑戰(zhàn)性,沒有成就感,學生也不愛探究這樣的問題。在設計教學留白的時候除了有效的把握留白的難易程度之外,還要對數(shù)量的多少進行分析,做到恰如其分,適可而止。
三、深度剖析語文教材,讓學生學會學習
小學語文的課堂學習更多的是學生通過閱讀課文,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通過對作者文字的品讀和寫作背景的分析得出作者的所思所想的。優(yōu)質的文章都需要讀者耐心的品讀,認真的思考,不能從簡單的文字敘述上輕易的斷定文章的梗概大意。作者在使用語言的時候,有一定的表達技巧和方法,所以在開展語文白教學的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度的剖析教材,了解字里行間的真是寓意,透過文字挖掘作者真正的寫作意圖和中心思想,然后依據(jù)自己的理解構建文章的評析,培養(yǎng)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小學生的語言能力還有待提升,所以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老師盡量站在學生的角度,使用學生語言,與學生進行交流,強調語言應用的準確性和簡潔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于知識不要和盤托出,要設計一定的疑問,講究語言停頓,突出語言使用方式的變化,激發(fā)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如在講授文章《狐假虎威》時,設問:為什么大家都怕狐貍?是真的怕嗎?一步一步的解開懸念,讓學生明白狐假虎威的真正寓意。
四、“依葫蘆畫瓢”開展文章仿寫,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隨文練筆沒有固定的教學模式和設計要求,教學的手段和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如果把握不好就會掉入俗套,呈現(xiàn)出一定的隨意性和混亂性。隨文練筆其實不能隨意,在設計上要突出針對性和有效性。小學生天生好模仿,并且在模仿的過程中能凸顯他們的個性,模仿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在借鑒的基礎上有所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精挑細選的,無論是從美學的角度、情感教育的角,還是文學賞析的角度來看,都具有極強的可讀性和仿寫性。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來說,仿寫語文句子和文章是提升寫作水平的有效方式,這也是他們易于接受的學習模式。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挑選仿寫段落和句子的時候一定要仔細認真,選擇仿寫性較強的部分進行創(chuàng)作。
小學生雖然思想不成熟,但是愛思考,有自身的見解,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了解學情,尊重學生,巧用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教學中不光要讓學生掌握相關的知識,更為重要的是掌握學習方法,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參考文獻:
[1]蔣月紅.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J].語文世界,2015(05)
[2]李娟.小學語文如何實現(xiàn)有效教學探究[J].新課程,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