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娜


摘要:游戲是幼兒活動的主要形式之一,混齡游戲又是一種特殊的游戲方式,近年來備受教育者的重視。在同齡游戲的基礎上,混齡游戲對幼兒的社會認知能力、情感能力發展、親社會性能力以及交往能力都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中班區域游戲為例,從案例的背景、案例的描述以及案例的反思三個方面來闡述混齡社會性區域游戲的創設思路及成效。力求通過本文,能為我園的混齡社會性區域游戲創設錦上添花,從而促進幼兒更全面、更和諧地發展。
關鍵詞:中班幼兒 混齡游戲 區域游戲
一、案例背景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階段是社會性發展的關鍵時期,良好的人際關系和社會適應能力對幼兒身心健康發展以及知識、能力和智慧作用的發揮具有重要影響。幼兒社會性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通過觀察和模仿學習發展起來的。”
我園從2010年創設的全園聯動式大型混齡社會性活動——“快樂城活動”,正是為孩子們創設了各種各樣仿真的社會場景,如娃娃家、澡堂、銀行、醫院、燒烤店、寵物店等,通過游戲途徑來模仿成人活動去擔任工作人員或小顧客,以“大帶小”的形式,讓大孩子和小孩子學習交流、協商、合作、分享等社會行為,讓孩子們能夠在混齡社會性游戲“快樂城”這個小社會中扮演各種游戲角色,運用想象,創造性地模仿、反映生活,習得各種知識,發展各種能力,從而求得進步。
新學年伊始,為了增強孩子們參與快樂城活動的自主性,幼兒園號召各班以《我的區角我做主》展開主題,讓孩子們以主人翁的身份,重新創設快樂城中的區角活動。那么,我們中二班要為混齡快樂城游戲開什么店呢?老師與孩子們都犯愁了……
二、案例描述與分析
(一)區角活動的設想
孩子們你言我語,想創設各種各樣的區角,如超市、服裝店、澡堂、運動用品店、牙科診所、飲料店、電影院、玩具店等16個區角。由于孩子們的意見各不相同,大家決定用集體表決的方式來匯總結果,確定我們中二班要開設的區角是超市。最后,大家還為超市起了名字“王子公主超市”,為籌備工作做好充分準備。
分析:主題活動伊始,老師就將“開什么店?”的問題拋給孩子,充分激發了孩子們主人翁的意識,調動了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由于每個孩子的生活經驗不同,他們想開的店也大不相同。那么,在五花八門的意見下,我們如何取舍孩子們想法呢?于是,孩子們自己想到了用“投票表決”的方式來確定開的店是超市,又以同樣的方式決定超市的名字是“王子公主超市”。這是一個尊重孩子的過程,充分體現了“以幼兒為本”的教育理念,也真正體現了“我的區角我做主”的主題初衷。
(二)區域活動的籌備
籌備一開始,我們就向家長告知了倡議書,讓家長們也能當區角的第二主人,跟孩子們一起籌備區角,準備超市所需材料,如食品盒、舊手機、服飾、玩具等,共同享受到快樂城的快樂。接下來,孩子們的籌備活動開始了……
1.參觀超市
開超市前,為了增加孩子們對超市的了解,我們組織孩子們一起去參觀了附近的超市,針對超市里有些什么商品(商品的種類),商品怎么擺的(擺放方式)以及商品多少錢(標價牌)等等進行觀察與了解。回來后,與老師一起交流參觀的經驗。
分析:參觀超市的活動是有趣的,更是有意義的。在參觀超市的過程中,孩子們仔細地觀察到了懸掛在空中的分類牌,如“塑料制品”“牙膏牙刷”等,還發現了三種不同顏色的標價牌,經過超市經理的介紹后我們都對三種標價牌(正常標價牌、促銷牌、特價牌)有了新的認識。
通過參觀,不僅可以直觀、有針對性地了解到超市的商品種類、擺放方式以及標價牌的方式等等,還能豐富孩子們的購物經驗,深受孩子們的喜歡,活動效果也非常好。
2.確定區域
參觀了超市以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從家里帶來了各種各樣豐富的材料,準備開超市。但是,超市里面的東西太多了,我們該選擇哪些種類的商品呢?孩子說: “問問大家的意思!”于是,我們請孩子們一起帶著調查表到各班調查最受歡迎的區域。經過各班投票,選出了最喜歡的4個區域:數碼區、玩具區、食品區、服裝區。
分析:對班式和外交式的調查活動,不僅可以鍛煉孩子們的膽量,還能增強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調查與統計,也能讓孩子們了解到每個人的喜好都是不同的,想開的區域也是不同的。孩子們也從這一活動中試著能夠看到別人的想法,試著接受別人的意見,嘗試換位思考,為以后能夠關心他人起到更好的推動作用。
3.商品分類、上架
確定好了4個超市區域以后,孩子們紛紛為區域籌備起來。為了讓孩子們的籌備工作更有目的性,我們請孩子們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區域,為自己喜歡的區域分類商品,進行商品上架。
分析:在孩子們給商品上架時,出現了分類難的問題:孩子們對于貨物的大類能夠清楚分出來并擺放在柜子的不同層次上,如玩具區的毛絨玩具類、汽車類、手槍類,但是對于其他一些小類食物玩具卻不易分開,所以我們只能選擇有助于中班孩子理解的分類方式來操作,即在分好大類的基礎上,再以玩具的大小進行二次分類。
4.制作標價牌
商品上架以后,就要給商品制作標價牌了。活動開始,我們請孩子們說一說超市里的標價牌是放在哪里的,上面寫了什么,然后一起討論商品價格,制定標價牌。
分析:在討論價格時又出現了問題。天天說毛絨玩具要賣5塊錢,亮亮覺得有點貴了,就表示反對:“5塊錢太貴了,便宜點吧!”天天馬上回答:“那就8塊錢吧!”中班前期的孩子對數量感知能力以及數學能力還較弱,活動中可以降低難度,或可以請大班的哥哥姐姐一起來幫忙制定價格,讓我們的價格制定活動也能更有意義。
5.超市的玩法
通過前期的準備,我們的超市籌備大致已經完成,接下來就應該討論超市的玩法了。孩子們根據自己已有的超市購物經驗以及快樂城的活動經驗,制定出了超市的玩法。老師將孩子們制定的玩法用圖示的方法記錄下來,張貼在超市門口,便于孩子們游戲時的了解與記憶。endprint
討論規則后,孩子們還發現超市還需要一些材料,如收銀員的收銀機、顧客用的購物筐和購物袋以及游戲幣等。接著,孩子們馬上又開始準備了起來。
(三)區角活動的開展——王子公主超市開張啦
經過近一個月的籌備,我們的王子公主超市終于創設完畢,期盼已久的快樂城也重新開展起來了。他們積極地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投入到快樂城當中去。瞧,大家都正忙著呢……
1.工作人員正緊張地忙碌著
2.顧客在開心地購物
在孩子們的興致勃勃中,我們的超市吸引了多方的顧客,生意興隆。
三、體會與反思
(一)活動來源于孩子的生活經驗。
《王子公主超市》來源于孩子們豐富的生活經驗。從確定內容與取名到參觀超市、投放商品、商品上架、制作標價牌、制定超市玩法等,從“0”開始,都是孩子們通過思考、討論、協商等等,一點一點親手置辦起來的。活動中,他們每一個人都充當著小主人的角色,將超市的籌備以及開張工作作為自己的使命來完成,為創建豐富、有趣的超市活動而作出了最大的努力,充分體現了孩子們的自尊、自信與自主。
(二)活動基于教師的教育智慧。
活動進行中,教師“以幼兒為本”,尊重與支持孩子們的想法與意見,根據孩子們的年齡特點、生活經驗,與孩子們一起為《王子公主超市》的區域活動進行大膽的設想,認真籌備,熱鬧開張,讓活動能夠順利地進行。其實,活動能否按預想思路順利地進行并不是關鍵,而是老師能否根據活動中出現的問題來及時調整活動思路或者活動方案才是關鍵。如孩子們遇到分類難的問題時,標價牌制作不合適時……都需要老師積極利用自己的教育智慧,馬上作出適當的調整,這樣才能真正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促進孩子們的發展。
(三)活動依托于良好的家園互動。
活動一開始,我們就向家長發放了倡議書,發動家長與孩子們一起進行超市的籌備活動。倡議書之后,家長們都紛紛主動來問詢活動的安排,是否需要幫忙等等,以第二主人的角色積極地參與到我們的活動中來,還為我們準備超市各個區的活動材料,做我們的堅強后盾。在籌備活動結束后,家長和孩子們也非常自覺地將一些廢舊的材料帶來,為我們的超市活動提供了充足的“貨源”。足以說明,我們已經構建了良好的家園合作模式,形成了合力。只有依托良好的家園互動,才能更好地推動我們的活動順利開展。
總之,我們的超市活動真正地變成了生活化的游戲活動,與真實的生活接軌,與孩子們的興趣點相投,為混齡社會性游戲提供了生動、有趣、真實、可操作的游戲平臺,讓孩子們真正地體驗到超市活動的快樂,體驗到混齡社會性游戲的快樂。
參考文獻:
[1]霍力巖,孫冬梅.幼兒園課程開發與教師專業發展[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
[2]余娓生.充分發揮幼兒在角色游戲中的主動性[J].就業與保障,2012(Z1):45-46.
[3]李阿芳,婁玉珍.幼兒混齡游戲的社會性教育功能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2(20):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