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有泰
【內容摘要】高中階段是學生運用自身的數學知識來決定自己未來發展方向最重要的階段,所以在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顯得尤為重要。因為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知識更加復雜和抽象,許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都不能跟上教師的教學進度,進而導致整個班級的學習效果遲遲得不到提升。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必須要不斷培養學生的“預習能力”,以此保證學生在每一次上課前都能做好充足的準備,借此不斷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高中數學 預習設置 思考方式 預習方法 思考與策略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改革和發展,從以前的數學學習比較注重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掌握情況逐漸的轉向了如何引導學生快速的掌握課堂學習知識。因為高中數學學習內容繁瑣,而教師課堂教學進度十分的快,這便導致一些數學學習基礎不夠牢靠的學生沒有辦法快速的跟上教師的教學進度,對一些所學內容不能很好地消化,基于此,借助預習的方式便可以讓學生先對下一節課的數學學習內容有一個清晰的思路,這樣教師在講解時學生才能迅速的反應過來并跟上教師的教學進度。下面筆者將在本篇文章中探討如何提高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的“預習”效率,希望所提出的教學策略能給眾多數學教育工作者起到參考價值。
一、預習內容安排與目標設定做到兩個精準
在高中數學學習的過程中要想提高學生的預習效率和預習效果,那么便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針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教學內容的需要為學生設計高效的預習內容和預習目標,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快速的掌握預習的技巧和規律,長期下去,學生便學會運用自身的預習經驗參與到數學學習中,進而從根本上不斷提高數學學習效率。那么教師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制定出符合學生實際又高效的預習方式呢?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認為,教師必須做好兩個精準工作。一是精準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和課堂教學內容的需要,二是根據學生的分層精準學生的學習難度,因為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接受了長達九年的數學學習,所以每一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差異都逐漸的在高中數學課堂學習中顯露出來,所以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為不同的學生設立不同的預習難度,這樣才能保證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在自身能力范圍內展開有效的預習。例如,在學習“二次函數”這一章節的內容時,對于學習成績較好、基礎知識打的較牢靠的學生,教師應該讓他們自行根據教材中的理論知識進行探究和思考,進而找出一次函數與二次函數之間的關系和規律,以此使得學生能夠在預習之后保持更為清晰的學習思路參與到數學學習中,教師在課堂中只要一點學生便能快速掌握二次函數的內容;而相當于學習成績稍弱的學生來說,如果給他們同樣的預習任務只會給他們徒增學習壓力,學生不但沒有辦法完成,而且還會變得更加懼怕學習數學,因此想對于他們來說,教師應該在他們學習能力范圍內讓他們只需要將一次函數和二次函數的定理羅列在一張紙,然后再結合二次函數的定理進行思考,這樣他們才能對二次函數有一個大概的認識,當教師在課堂講課的時候他們才不會出現完全聽不懂的狀況。
二、預習環節的設置做到兩個合適
可以說,在高中數學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課前預習的效率將會直接的影響到學生課堂學習效率,所以教師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此從根本上不斷推動學生預習效果的發展。預習環節并不是一步到位的過程,因為不同學習內容不管在難度還是涉及范圍上都具有較大的差異,學生必須要根據學習內容的特點和難度來制定相應的預習環節,并且要保證預習過程時間合適以及內容合適。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逐漸的學會根據學習內容的需要合理的設計預習時間和內容,以此在最大程度上確保預習的質量和效果。例如,在預習“集合”這一章節的內容時,因為集合相對來說是整個高中學習階段較為簡單的內容,所以學生不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來進行深究,只需要熟記其中的概念即可,這樣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便可以直接利用數學題目來引導學生將理論運用于實際解題中,進而快速的完成集合題目;而在學習“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這一章節的內容時,因為這一章節涉及了兩個重點學習內容,所以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應該分別理順這兩個重點內容的定理,接著再探究其中的銜接關系,這樣學生才能真正的掌握基礎知識,保證學生在課堂學習時保持清晰的學習思路,進而快速的跟上教師的教學進度,掌握每一堂課的重點學習內容。
三、注重預習與復習相結合
學生做好了課前預習工作,但課后復習也不能忽視,因課前預習是學生在學習新內容之前根據學習內容展開探究的過程,而課后復習則是課堂學習的延伸,是幫助學生鞏固和消化學習知識最關鍵的環節,因此學生若是在高中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做好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相結合,那么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快速掌握并吃透數學學習知識,借此從根本上不斷提高學生整體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數學學習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探究和思考的過程,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數學學習效率,所以教師一定要在高中階段積極的培養學生的預習能力,以此不斷促進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發展。經過師生的共同努力,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數學學習效率不再是一句空話。
【參考文獻】
[1] 翁凌峰. 基于網絡環境下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思考[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34).
[2] 曾錫. 基于網絡環境下的信息技術運用于高中數學教學的思考[J]. 新課程導學,2016(32).
(作者單位:甘肅省會寧縣郭城農業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