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能惠
摘要:地理課堂作為學生培養地理綜合素養、學習與掌握地理知識的主要平臺,在地理學習當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則會對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產生直接影響。怎樣較好地對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提升,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與掌握地理知識,是地理教師在教學實踐當中必須注重與研究的課題,依據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重點闡述了微課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反思的策略,以期能夠給予教育工作者一些有益的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高中地理 教學有效性 課程標準 新課程理念 教學評價
地理課堂作為學生學習地理知識、培養地理綜合素養的重要途徑,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會對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產生直接影響。在當前的高中地理新課程理念當中,倡導學生學習能夠學習促進其終身發展地理知識,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并明確的提出了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具體要求??墒?,在當前的教學實踐當中,不少教師仍然會被以往傳統的教學理念以及考試的壓力所影響,因此還是以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重點,但不注重體現出學生在教學當中的主體地位,較難體現出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筆者個人認為:“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當中,想要較好的體現出其有效性,必須從地理課堂教學當中,去對怎么樣來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進行深入的分析與研究,并進一步提出實施的具體策略?!?/p>
一、應選擇密切聯系現實生活的教學內容
當前的高中地理新課程理念充分體現出高中地理教學的終極目標是培養公民所必須具備的地理素養。讓學生在現實生活當中學習地理知識。但是,不容否認的一點在于,當前的地理教材當中,有不少的教學案例未能緊密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使學生不能夠直觀形象的進行認知,并感到難以理解。讓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不能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由此會導致出現“教師反復多次進行教授,學生還是難以理解與掌握”的實際情況,難以彰顯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在選擇所要教授的教學內容時,教師必須按照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合理的取舍教材內的教學案例,也可緊密聯系本地的地理知識,在教學當中多應用一些現實生活當中的實際內容作為教學案例,以便讓學生能夠深入的理解與掌握所學的地理知識。從教學實踐當中顯現,多應用一些源自于現實生活的教學案例與教學內容,可較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習的主動性,拓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有效的提升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并能夠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第一、在地理課堂當中較好的融入生活實例,可使課堂教學能夠較好的體現出現實生活的實際案例,以此來有效的突破教材內容的限制。讓地理課堂能夠呈現出“生活化的地理”以及“地理的生活化”,從而使地理學習能夠與現實生活進行緊密聯系。第二、充分體現出“生活化的地理”,即是讓地理學習完全融入到現實生活當中,使學生在學習地理知識的過程當中,能夠深入的體驗到地理知識是源自于現實生活,并最終要回歸與現實生活,并能夠應用地理的角度來看待學生生活。因此,實現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條件即是所選擇的地理教學內容必須緊密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如此方能讓學生更好的從生活的實際認知當中,來深入的理解與掌握所學的地理知識。
二、將新課程理念貫徹落實在教學過程的設計當中
以往傳統的課堂教學的重點是以教師為主,在教學的整個過程當中,教師有著權威性的地位,教師大都是應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學生只能按照教師所教授的學習內容進行機械地學習,這樣的教學方式僅僅是注重教授的最終結果,但是并不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因此教學的效果不佳,同時也嚴重的束縛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讓學生在學習當中不具有自主思考與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必須將新課程理念完全貫徹在教學當中,以此來真正的體現出效的地理課堂教學。
1.確實轉變教學方法與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方式學習習慣
以往傳統的課堂教學,通常都是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因此呈現出單一性的教學方法,只能讓學生被動的進行學習,教師僅僅是注重于教授知識的結果,但是卻不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長期如此,就會導致學生出現定勢思維,讓學生難以形成創造性思維,而這樣的課堂教學,看似會有較好的教學效果,但是從實質上來看教學質量不佳,因此較難體現出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當前的高中地理新課程理念當中,倡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地理調查與實驗等諸多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但是在教學實踐當中顯現,所有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都會具有其優勢與不足,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當中,應按照教學的進度、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來應用具有實效性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并有效的整合教學內容,并依據學生理解與掌握知識的程度,有效的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習的主動性,以此來持續的提升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充分應用現代化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
快樂學習是一種學習的最高境界。在以往單一性傳統教學方式當中,是以灌輸式的學習方式為主,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會感到學習的枯燥乏味,難以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中也難以體現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可將現代化的教學方式應用到地理課堂教學當中,使地理課堂呈現出生機與活力,有效的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的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高中地理新課程理念較為注重在地理學習當中充分的應用信息技術,應有效的構建起學生的地理信息意識與能力。因此,教師可在教學實踐當中,將高中地理課程與現代化的信息技術進行緊密聯系,充分應用多媒體的多樣化形式,來展現地理規律、體現地理現象、進行模擬式地理實驗等。因此,充分應用現代化的教學方式,可讓地理教學更加生動有趣、直觀形象,有效的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拓展其思維的廣度與深度,并較好的體現出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
3.改進課堂教學評價方式,緊密結合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
以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通常是一種“最終性評價”,即為教師不注重學生的學習的整個過程,而僅僅是注重學生的學習結果。因此,較多的教師注重學生的學習的最終結果,卻不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習能力。有效的課堂教學既要注重對學習結果進行評價,同時也要要注重對學習過程進行評價,使學生能夠獲得較好的激勵,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高中地理新課程注重進行過程性評價,以此來體現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達成多元化的評價目標、多樣化評價方式,注重緊密結合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因此,改變課堂教學評價方式,即為一種能夠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式。
總之,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施策略,是一個在教學實踐研究的重要課題。因此在教學實踐當中,教師必須積極主動的進行分析與研究,并進行深入的反思,不斷的總結,并要做到確實轉變教學理念,應用適合于教學實際的教學方法,持續的提升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實踐當中較好地體現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崔允漷.有效教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3]周慧.有效的地理課堂教學:內涵、要素與實施策略[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