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 史大龍
摘要:小學數學在新課改中尤其注重學生的課堂參與性,新的教學理念強調學生在互動參與中自主理解知識,關注課堂學習氛圍、學生的情緒態度,使其掌握獨立學習探究之方法。
關鍵詞:教學情境;師生關系;問題設計;生生互動;師生互動
小學數學作為基礎性的教學科目,不僅僅有助于學生智力的增長和邏輯思維的增強,而且對學生整體學習素養之提高、習慣之培養都具有關鍵性作用。數學教學一方面促進學生系統知識的建構,另一方面還推動其他學科教學,并且以科學、理性的知識為學生開拓新的視野。但是,不少一線教師都發現,小學數學的教學過于關注教學成績,對學生的發展之關注過于片面,只注重智力的塑造,忽略其綜合全面的發展。這就導致我國倡導多年的素質教育流于表面,無法真正實現創新教育,自然也是對孩子的極為不負責任。
作為奮戰于教學第一線的教師,經過對教學和學生接受效果的研究,筆者認為,小學數學要善于轉變教學模式,創新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形式,使他們以新的方式來自主學習數學概念、公式,自主建構知識體系,為今后的長遠發展做足準備。因此,組織開展互動教學模式,從教學環境氛圍、師生關系建構、互動形式等方面創新課堂開展方式,促進學生自主思考問題、探究討論問題,獨立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養成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
一、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互動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互動教學模式,實際上就是在豐富有趣的教學背景下,學生的思維充分活躍,學習主動性足夠飽滿,參與性較高,彼此之間相互交流合作,學習探究,取長補短,探索數學世界的奧秘。然而,應試教育機制下的數學課堂,沉悶枯燥、單調乏味,甚至很多教師的課堂就是知識的復制和灌輸,學生一節課都被動理解、記憶知識。雖然最終學生也會按照教師教授的知識做題,但是一方面,其學到的知識易于遺忘,另一方面,過程較長,學習起來難度較大。主要就是教學氛圍單調,壓抑的學習背景導致學生的思維僵化,懶于思考,“一言堂”式的教學模式,導致教學情境喪失趣味性,學生失去興趣,參與度普遍降低。因此,教師要善于創設活潑的學習環境,為學生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情境,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具有探究意義的數學題目來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和主動性。例如,在學習某一個數學公式的時候,教師不要一開始就講解公式的數學原理和概念,而是要從實際生活出發,從生活中的例子來闡釋該計算現象,之后,讓學生自主預習某一部分看看是否能夠利用課本中的新知識來解決這個問題。學生對這樣具有價值和意義的問題會充滿好奇心理,在班級中形成活躍的學習氛圍。繼而,學生的探究興趣被充分激發出來,就會主動結合課本進行問題的思考,鼓勵學生之間交流溝通,在全班創設積極的學習情境,促進學生良性互動。
二、建構和諧、平等、友愛的師生關系,樹立學生的學習主體性,促進互動的有效實現
互動教學模式的主體就是教師和學生,因此師生關系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互動效果。傳統傳授式教學模式,教師就是課堂的中心,圍繞教材展開單一的教學,學生作為知識的接受者沒有參與到學習進程中,知識的生成過程中,學生的主體角色也是缺失的。因此,教師要發揮其積極作用,引導學生建構和諧、自由、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發揮其主觀能動作用,實現互動的形成。一方面,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尊重學生。學生是發展中的人,是不斷成長和進步的主體,不是教師隨心所欲支配的對象,更不是知識的復制機。在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和思維的閃光點,以表揚鼓勵為主,尊重學生的意見和想法,妥當地指出學生的不足之處,給予學生足夠的信心和勇氣。另一方面,教師要多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教師要做學生的家長父母、知心朋友,幫助孩子們克服生活和學習中的難題,不斷獲得進步,贏取學生的信任。只有這樣,師生關系密切,相互尊重幫助,才能順利實現課堂的互動學習效果。
三、教師要注重問題的精心設計,以巧妙的問題推動互動教學模式的形成
問題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可謂是中心環節,數學教學實際上就是由問題貫穿起來的過程。學生在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進程中,不斷深化數學知識,了解基本概念原理,掌握運用數學問題解決實際情境的方法,獲得能力的提升。而傳統教學中,教師直接拋出數學難題,讓學生逐個解決,最后教師講解鞏固。這種問題教學方法,導致課堂教學分崩離析,學生的思維斷離,知識孤立隔絕,相互之間缺少融會貫通。學生之間自然也難以實現良好的互動。因此,教師要在課前精心準備問題的呈現方式,結合學生的階段水平、實際需要、興趣等,設計創新的趣味性問題,調動學生的探究需要,不斷深化他們的互動興趣。例如,在學習三視圖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借助于多媒體為學生呈現不同的立體模擬圖形,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對其進行觀察,比較其異同。這樣的問題設計接近學生的思維能力,符合其觀察興趣。學生在思考交流中,相互交流觀察結果,甚至有的學生會動手繪制觀察現象,自主得出結論,找出三視圖的規律,并初步對一些典型圖形產生完整的三視圖認知。這樣的學習過程,既有興趣的滿足,又有互動的交流,學習效果理想。
四、努力實現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互動教學模式主要呈現為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學習,這兩者又不是分離的,師生互動以生生互動為前提,前者又推進后者的深入進行,并對后者進行補充和完善。因此,教師在組織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必須關注互動形式的組織與創新,實現兩者互動的緊密結合,相互促進。這需要教師一方面有序開展互動學習,以小組為單位,明確任務,合理分工,互相配合,取長補短,全面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深度挖掘學習自主性。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合理進行合作互相,及時幫助他們克服小組遇到的難題,做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引領者。另一方面,教師要以探究者的角色參與進學生的互動過程中,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和鼓勵者,與學生在互動中一起成長。只有這樣,課堂才能真正融為一體,師生齊心合力,共同建構數學知識。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的互動教學模式,需要教師切實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其學習的主人翁地位,樹立學生的互動意識,激發學習的自主性,不斷促進學生互動學習能力的增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