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肖
摘 要:針對小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問題,在分析小學數學教學多方面影響因素的基礎上,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策略進行具體探討,希望能為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教育;數學教學;提問能力
提問能力是學生學習數學應具備的一種重要能力,有助于學生深入探究和深刻理解數學知識,而這也體現出學生提問能力培養的重要性?;诖?,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是數學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視的問題。
一、設置適宜的問題情境
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小學生的思維與性格還不夠成熟,導致其對所學數學知識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因此,為了實現對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促使學生能夠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學的數學知識,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應在明確數學教學目標、合理設計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科學設置適宜的問題情境,結合教學內容,選用適宜的問題材料設置情境。為了確保問題情境的設置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能夠真正發揮作用,實現對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教師對于問題情境的設置,必須要遵循相應的原則,如四度原則等,合理把握教學問題的設置難易度、探究數學知識的深入程度、數學知識體系的系統銜接度以及問題設置的疏密度,以確保問題情境的設置能夠與教學內容相匹配,從而對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開展及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予以支持。根據小學數學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的設計,數學教師應設置難易度、疏密度適宜的教學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分清教學內容與問題的主次關系,明確不同數學知識之間的關聯性,結合所學的數學知識構建系統的數學知識體系,做好對所學數學知識的銜接,確保問題情境能夠更好地融入小學數學教學,以確保學生的提問能力能夠得到更好的培養。
二、改善教學氛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好奇心重是小學生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特征,對任何陌生事物都會產生好奇心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結合小學生好奇心比較重這一特征,教師應對數學課堂的教學氛圍進行改善,營造更加適宜的教學氛圍,通過對學生好奇心的利用,設置具有懸念的問題,引導學生在分析問題過程中學習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緩解學生參與數學課堂教學的緊張感,樹立學生獨立探究數學知識的自信心,以便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從而確保小學數學教學能夠符合素質教育的相關要求。通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可充分調動學生探究和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促使學生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大膽質疑,正確理解所學的數學知識,從而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比如“乘法”的教學,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數學教師一般是結合教材內容及相關問題,對乘法口訣等相關知識點進行講解,學生只能被動記憶乘法口訣,對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不夠重視,導致學生缺乏質疑的自信心,不利于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新課改背景下,基于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革,數學教師可結合乘法口訣及相關知識點,設置與乘法有關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探究乘法相關知識及其應用,鼓勵學生以獨立思考、交流等方式對教學問題進行探討,促使學生能夠在教學內容與現實問題之間建立聯系,結合實際問題的解析,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所學的乘法口訣及其他相關知識,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以確保學生的提問能力得到提升。
三、創新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提問能力
教學方法在教育教學中發揮著決定性作用,適宜教學方法的運用,有助于學生能力的全面提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為了實現對學生提問能力的更好培養,根據小學數學教學目標,結合對學生性格特征等各方面的分析,在恰當設計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數學教師應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利用比較法、延伸法、反問法等方法實施小學數學教學,通過對不同數學知識點的比較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延伸性的探討,學習更深層次的數學知識,并在數學知識探究中提出問題,或是針對教學內容進行反問,加深學生對所學數學知識的理解,引導學生結合問題理解數學知識,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和效率,從而達到提高學生提問能力的目的。
為了確保小學數學教學能夠滿足素質教育的相關要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在明確數學教學目標、合理設計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應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及學習能力等,對數學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改善數學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通過設置適宜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更準確地理解所學的數學知識,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據此實現對學生問題意識與提問能力的培養,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
參考文獻:
[1]孫巧麗.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J].讀寫算,2015(30).
[2]季忠萍.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能力的培養[J].新校園,2014(5).
編輯 任 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