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知尖參
摘要:社會及科技的不斷發展推動了我國教育教學事業的全面改革,這一過程中學生在學習時對知識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需要借助各種高新科技和方法開展教學。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在形式上能很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數學課感興趣。多另一方面來說,電教多媒體也能使得課堂的講課內容更加多樣化,展現形式更加多樣,有利于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使其在提高學習成績的同時對數學有一個好的印象,利于今后進一步地數學學習。在那么如何在課堂上充分地利用多煤體進行教學呢,本文將對些問題進行一些探討。
關鍵詞:感性認識;創設情境;創新思維
多媒體教學是當代教學過程中被廣泛運用的一種教學方式,老師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備課,授課變成了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隨著科技的進步,如今教學媒體越來越多樣化,為課堂教學提供更多優質的硬件資源。數學是一門研究數量、結構、空間、信息等概念的學科,也是學習和研究現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小學教育中,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也是一門重要學科,對提高學生數字運算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起了積極作用。現今,小學數學教師已將多種先進的教學媒體引進數學課堂,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還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進一步提高了教學質量。
一、運用信息技術使學生獲得生動的感性認識
數學的學科特點決定了它有時是枯燥無味的,學生很難提起興趣,在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把一些教學內容通過多媒體,做成課件或制作成很有動感的圖片動畫等,讓學生一目了然,更易接受。比如在講“圓柱的體積”這部分內容時,關于圓柱的體積計算,是在長方體體積的基礎上導出的體積計算公式,只是簡單的講解很難達到教學效果,讓學生動手操作又有些困難,這時可以讓學生通過多媒體觀看教師準備好的課件,展示通過把圓柱上表面分成若干個相等的小扇形,然后沿著扇形半徑進行切割,再拼成長方體的全過程,同時提出這樣的問題“觀察一下,拼接后的長方體的底面積和高各是什么?”“它們和原來的圓柱的底面積和高有什么關系”?學生通過動感的畫面,很容易看出,其實長方體的底面積就是圓柱的底面積,高就是圓柱的高,圓柱可以看成是長方體的一種變形,因此它的體積求法和長方體很類似。這樣通過學生的分析思考,很容易的就導出了圓柱的體積公式,直觀生動,學生學的有趣,又收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再如,對于低段學生,主要以直觀感受為主,通常都是通過實物圖畫來表示數量關系的。例如,3+2=5可以用左邊三個香蕉,和兩個香蕉,右邊五個香蕉來表示,讓學生來填運算符號,熟悉加法的意義和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每個題目都去畫圖,既麻煩又浪費時間,運用信息技術就方便多了,做好課件之后,只要一點電腦鼠標或按遙控器,圖片就會彈出,生動形象,又節約了時間,更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二、課堂小結或習題訓練應用信息技術,加大課堂密度
每節課的課堂小結和習題課是十分必要的,它是對一節課或一個單元的知識的總結和拓展,起到鞏固提高學習內容的的作用,同時還能查漏補差,為今后的教學和學生學習提供努力方向。在這部分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可以加大課堂密度,提高課堂效率。還可以寫出更多,通過這樣的方式,和傳統的教學方式中運用一支粉筆和一塊黑板相比較,節約了時間,增大了課堂教學密度,對學生來說,看到的題目字跡清晰,工整標準,避免了由于看不清字跡而帶來的不必要的困擾,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三、課前導入運用信息技術能夠更好的創設情境
好的課前導入是上好一節課的前提保障,直接關系到這節課的教學效果。運用信息技術,通過具體實例、各種場景、動感圖片等設疑引入新課是行之有效的途徑。例如在“植樹問題”的應用題教學中,課前播放植樹的真實場景,然后馬上跳轉到一片整齊的樹林。這時就可以設問:“樹林里的樹為什么會排列的這么整齊”?學生很容易回答出“成排成列”進而繼續:“那么樹與樹之間的距離叫株距,如果給定一塊地要種樹,怎樣才能按照要求把一定數量的樹苗種的整齊有序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研究的植樹問題。”再比如,在“圓柱”一節中可做這樣的設定:把一組學生熟悉的圓柱型物體,運用信息技術,通過大屏幕展現給學生。有保溫杯、易拉罐、木質鉛筆、飲水機水桶、筆筒、吸管、飲料瓶蓋等等,這些都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學生通過觀察,很容易找出它們的共同特點。進而引出本節課的課題和“圓柱”的概念。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學生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很自然的進入了教學內容的學習。使課堂教學更高效。
四、運用電教媒體,發展創新思維
為了能夠促進小學生自身思維創新能力的提升,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擴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在實際進行授課時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先進高科技技術的優勢,這樣可以將原本無趣的知識變得趣味十足。教師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利用不同的方式來進行知識內在規律的展示,從而打破時間、空間等一系列因素的限制,將事物發生的過程很好的展示出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知識生產以及發展的整個過程。這樣,學生能夠通過問題來進行探索,自主進行數學實驗。此外,教師可以將思考、分析以及探索的相關任務交給學生,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拓寬視野,不斷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
總之,電教媒體具有形象、直觀、生動、靜動結合等諸多優點,有利于優化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效率。但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我們也要根據學生的認識規律、心理特點、教學內容、教學任務、學生學習實際等諸多因素去綜合考慮,不斷探索電教媒體中出現的問題、經驗和方法,選取電教媒體的最佳作用點,更好地發揮出電教媒體的優勢。
參考文獻
[1] 王永占. 例談電教媒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 中國校外教育,2016(S2):324.
[2] 楊曉義. 小學數學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探析[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10):80-8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