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焯珊
摘 要:作為數學課堂教學的關鍵組成部分,課堂練習不僅是學生學習理解知識、掌握技能的重要途徑,在優化學生知識結構、開展思維訓練中也發揮著積極作用。因此,怎樣加強課堂練習的設計與優化,也逐漸成為廣大小學數學教師關注、探究的焦點課題,這不僅能進一步鍛煉、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也能構建出更生動、高效的數學課堂。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與實施
一直以來,課堂練習都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內容,在傳統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都是通過開展大量的機械練習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應試答題能力。但隨著新課改教育理念的不斷推行,在優化授課內容與模式的同時,也強調教師應重視課堂練習的優化改革,將全新教育理念充分突顯出來,對各項練習活動不斷完善優化,從而讓學生的思維能力與綜合素養得到更全面的培養與提升。
一、緊緊圍繞教材與學情設計
教材作為教師設計、組織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在授課前,教師應對數學教材認真鉆研,透徹理解教材,對教學重難點進行準確把握,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應對學情做出全面考慮,以此全面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教師若能從具體學情出發,制訂的教學目標則能全面滿足各個層次學生的認知需求,獲得更理想的授課效果。基于教材與學生學情出發設計的課堂練習,在保障課堂教學方向、效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具體實施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主完成一些比較簡單的題目,讓其對本節課所學重難點做出準確把握,然后再在教師指導下開展合作學習,而這些教學環節的開展往往都需要通過課堂練習完成,所以教師應對課堂練習的數量、質量做出全面把握。
二、注重創新思維的訓練發展
小學數學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培養、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并在此基礎上適當拓展學生的創新與擴展思維。對此,教師就可以通過課堂練習訓練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與合作能力,在具體設計中,應盡可能圍繞一個或是幾個知識點,采用更新穎多樣化的形式對學生思維能力作出全面訓練,避免一味采用“題海戰術”讓學生不斷接受機械訓練,真正達到熟能生巧。尤其是在教育形式不斷革新發展的背景下,為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了豐富的課輔材料,各種教學網站上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對此,教師在課堂練習設計中,不應盲目地進行簡單的復制,而是要從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層面出發,對大量教學資源作出恰當取舍,從而對課堂練習做出有針對性的設計。
三、重視課堂練習的知識遷移
數學知識具有較強的邏輯性與系統性,前面相關知識的學習通常都是為了后面的學習訓練奠定良好基礎,新舊知識之間通常都擁有密切的聯系。對此,教學設計中,教師應對新舊知識的練習做出準確把握,在教授新課過程中,通過高效的課堂練習開展復習鋪墊,將新舊知識的共同點挖掘出來,從而自然地導出新知識。在設計、實施課堂練習過程中,廣大數學教師應對這一特點進行準確把握。
比如,在引導學生學習探究“如何在三角形內部畫高”時,就可以設計這樣的課堂練習。一是,畫出平行四邊形指定邊上的高;二是,畫出梯形指定底上對應的高。在完成這一練習過程中,因為學生前期已經對怎樣畫梯形、平行四邊形的高有一定掌握,通過這兩組的練習能利用知識遷移,為學生下一環節畫出三角形的高奠定良好基礎。三是,提供相應圖形,讓學生將三角形的高找出來,通過前面的鋪墊學生不僅可以輕松找出哪條線為三角形的高,也能在練習中認識到三角形的高是從頂點到對邊的一條垂線段,在此基礎上畫出三角形的高便更加輕松了。因此,在設計小學數學課堂練習過程中,教師應注重知識遷移的運用,以此豐富練習的內容與形式。
四、有效延伸數學教學重難點
其實學習、探究數學知識的過程就是一種思維活動,面對有限的數學課堂教學時間,教師不僅要注重基礎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更應關注學生各種思維能力的培養與拓展。對此,在進行課堂練習設計時,應注重對數學思維過程的巧妙復現,經常采用的方法有:數形結合思想,就是巧妙轉化問題的數量關系,呈現圖形性質,帶領學生從形的層面開展形象思考;從新舊知識的聯系著手,拓展學生思維等等。
比如,在講解“角”的相關內容時,為了讓學生能對角的相關概念有正確的理解與掌握,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對三角板、五角星與扇子等實物形成的角進行認真觀察,從中將角抽象出來。然后,再通過實物演示:將兩根細木條的一端釘在一起,旋轉其中的一根。將一條射線繞著它的端點旋轉可以獲得不同大小的角更直觀地呈現出來,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的理解和印象,也能為后期平角、周角等概念的講解奠定良好基礎。
五、加強課堂練習與生活的聯系
數學知識源于生活,也在解決實際生活問題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此,在課堂練習設計中,為了進一步拉近學生與數學、生活的距離,教師應積極引用生活元素,針對一系列數學問題設計一些生活教學情境,以此獲得更理想的教學效果。
比如,在講解“余數”的相關內容時,僅通過單純的教師演算示范,學生往往很難獲得透徹理解與熟練掌握。對此,就可以設計“小小售貨員”等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扮演顧客、售貨員等不同角色,在購物、找錢的過程中,對“余數”的概念有更全面的了解。這樣的課堂練習設計,不僅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參與的興趣,也能輕松突破教學重難點,增強教學的趣味性與實用性。
綜上所述,廣大小學數學教師在設計、組織各項教學活動過程中,應正確認識到優化課堂練習設計對提升授課效果與效率,全面鍛煉、拓展學生數學思維與綜合學習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性。在教學實踐中,應結合不同階段的教育培養目標以及不同學生的認知發展需求,采用更適合、靈活多樣的策略設計課堂練習活動,構建出生動、高效的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1]晏紅.小學數學課堂練習的設計及相關問題闡述[J].發現(教育版),2016(8).
[2]張樹花.優化課堂練習構建高效課堂:小學數學課堂練習有效性的實踐與思考[J].新課程,2016(4).
[3]王成玉.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的有效性之我見[J].新課程,2016(9).
編輯 任 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