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曉君
【關鍵詞】 數學教學;模型思想;培養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5—0057—01
模型思想的建立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模型思想能夠幫助小學生對外界進行關注。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將模型思想融入到日常的課堂教學中去,將滲透模型思想作為課堂教學的目標之一。
一、幫助小學生樹立模型意識
要想引導小學生構建模型,首先需要幫助學生樹立模型意識。意識決定著人的行為,是大腦對外界事物的第一反應。小學生只有樹立了模型的意識,才能夠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進行獨立自主的學習,并且不懼怕遇到問題,能夠運用自身的思維能力去解決問題。小學生模型意識的樹立需要經歷一定的時間,不是一蹴而就的。作為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將日常生活中的現象與實際的教學進行結合,幫助小學生進行數學理論知識的構建,引導小學生從實際的生活中發現問題并找到有效的方法予以解決。小學生自身在成長的過程中對日常生活中的數學知識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認識,只是在實際的數學運算中缺乏良好的方法。作為小學數學教師,需要不斷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并從小學生的興趣點著手,幫助小學生進行數學模型思想的建立,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
二、結合實際生活滲透模型思想
數學知識大多數都來源于實際生活,同時數學知識也是運用到實踐中去的。小學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密不可分,是整個數學學習的最基礎的部分,生活中簡單的物品交換都會涉及到數學知識。因此,小學數學知識的學習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筆者認為,教師可以從實際生活入手找尋切入點,從而幫助學生進行數學模型思想的構建,逐步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階段,學生經常能夠遇到對各種形狀面積的簡單計算,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從實際生活中引導學生去想象,找尋與書本中描述形狀相似的物體,從根本上掌握知識的概念,進一步進行知識的學習。實踐證明,結合實際生活滲透數學模型思想,對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有著很大程度上的幫助,小學生還能夠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進而提升自己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提高小學生構建模型的能力
小學生處于成長的階段,在身心各方面發展不成熟,需要教師對其進行耐心的引導,加上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動手能力相對較弱。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不斷提高小學生構建數學模型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在實際教學中,小學生能夠掌握知識的大致框架,對數學知識能夠從整體上有一定的把握,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解決一些相對簡單的問題。但由于自身數學知識體系不完善,對待復雜的問題沒有辦法予以解決。作為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加強對小學生自身學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清晰地認識到模型思維對整個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引導學生進行思維上的創新,從而逐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小學生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模型思維的構建能夠提高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自身已有的數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這對提高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著重要的幫助。教師通過對學生的引導,自身的數學教學水平也能夠有所提高,從而更好地投身到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去。
總而言之,模型思維的構建對小學生整個數學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它能夠提高學生對數學問題的認識程度,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能夠通過自身的觀察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因此,在整個小學數學教學階段,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構建模型,幫助學生進行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從而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此外,模型思維能夠引導小學生將書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真正做到將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達到數學學習的良好效果。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