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琴
【關鍵詞】 數學教學;應用意識;實際;興趣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5—0058—01
把數學學習與生活聯系起來,是讓本來源于我們生活的數學知識,通過實踐,使學生親身體驗數學無處不在的魅力和作用。為了給學生提供感性的、感知的學習數學的機會,教師要在教學中聯系實際,設法培養學生對數學的應用意識,使創新學習能力的培養落到實處,從而激發學生熱愛數學,樂于學習的心理和主動性。本文筆者將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著重談談如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一、聯系生活實際,提高學生的應用意識
知識的來源是生活,所以它必將運用到生活中去,尤其是數學、語文更是我們生活離不開的工具。為此,要想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就要把課堂教學內容與學生熟悉的生活聯系起來,讓他們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感知數學的神奇魅力。比如,我們在講計算題的時候,可把它跟生活中學生熟悉的操場、購物、出行的距離等等聯系起來。在給學生講有關應用題的時候,也可以把它和學生熟悉的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更加直接地理解應用題的難點、知識點和要點,充分掌握課堂教學的相關內容。教師通過在教學中有意無意地聯系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一定能有效調動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應用意識,提高他們的數學應用能力。
二、運用實際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
數學知識的應用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它大到宏觀的天體運動,小到中子的研究、微觀的質量等等。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曾對數學知識在我們生活和科學技術方面的應用有過這樣的描述: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迷、日用之繁等各方面,無處不有數學的重大貢獻,學習數學不能僅僅停留在掌握知識的層面上,必須學會應用。所以說,在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把真實的貼近學生生活的實際問題引入課題,一定能為新課的開展創設良好的氛圍,同時也能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迫切性。
當然,學生能否對數學產生學習興致,不僅僅取決于數學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價值,而是教師是否把教學實踐、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密切相聯。比如,首先,教師是否從數學應用的角度處理數學問題、闡釋數學內容、呈現數學現象,并通過這些方法的有機聯系來提高學生的數學理論知識和操作水平。在實踐練習環節是否用學生容易接受的方法來解決學生身邊的數學問題,把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作為教學內容的主旨,通過多角度、多層次地實踐和練習,使教與學達到相長的效果,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教師一定要注意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教師的主導功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還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和特點,科學排列、精心設計,把抽象的概念、深奧的原理用有趣的典故、圖片、模型、多媒體等手段呈現給學生,促進學生對理論與實際的有機結合,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提高學生運用能力、認識能力。
三、把現實中的數學問題,巧妙引入課堂
生活中我們隨處都可以碰到與數學有關的問題,比如,超市購物、搭乘公交車、去銀行存款等等,這都是學生熟悉的與數學有關的生活問題。夸美紐斯說過:人們學習的每件事都應該是充滿聯系的。所以,我們要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數學與我們生活的聯系,把數學內部的豐富聯系性與外界的應用需求聯系起來,體現數學的價值。在教學中我們引導學生聯系親身經歷認識數學、理解數學,一定比為了學習而生造的虛假例子更能讓學生接受,也更能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認識能力和運用意識。當然,要把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引入課堂也是存在一定問題的,如果教師不能把實際問題與教學內容密切結合,就會出現牛頭不對馬嘴的錯亂現象,導致學生對數學的認識更加混亂。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科學、合理、恰當、適時地把生活實際與數學內容聯系起來,讓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生活中海拔高度、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這些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就能成為教師引入正數、負數的實際教學背景,計算銀行存款利息等為我們引入方程的模型的實際背景等等。從現實背景出發引入新的知識,不但需要學生通過親身經歷發現問題,并從數學角度分析問題,探索解決途徑,同時需要教師引導學生結合所學知識,把更多生活問題和場景與數學課堂的學習內容結合起來,提高學習效率,增加應用意識。
總之,數學用于生活,源于生活,所以教師要把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放在重要的地位,把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并運用趣味性、探索性、延伸性的實際背景和問題情境,讓學生親身經歷應用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教與學達到相長的目的。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