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維磊
【關鍵詞】 數學教學;微課;現狀;運用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6—0053—01
一、初中數學教學模式中微課的現狀
1. 微課在國內發達地區的現狀。(1)注重課外和課內的互動機制,體現自主學習觀念。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的普及,網絡上開發了一些公開的微課網站,比如爾雅大課堂,是一種學生自主學習的模式,平臺上綜合了很多優秀講師的課程,通過免費的課程,微課平臺上提出相關的問題,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2)有清晰的知識結構系統。微課平臺上的知識,是經過了系統的整合,能夠將雜亂的知識系統地歸納出來,利于學生接受文化的變化情況,展現出來的就是變化的趨勢結構的變化,能夠帶動區域的情況。(3)利用信息化,營造文化氛圍。微課是一個自主的學習模式,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想要學的課程,自主地調動學習的進度,可以不止一遍地重復課程,或者是任意停止課程,以此來保證對課程的理解和管理,通過這種方式給學生提供一對一的臨場感,有利于學生接受。
2. 微課在我國經濟落后地區發展的現狀。(1)微課概念沒有深入到群體中。我國經濟落后地區的多數學校依舊是傳統的教學概念,不知道如何利用微課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呈現出的就是不會應用,或者就是利用的難度比較大。(2)盲目跟從,效果不大。經濟落后地區的多數學校把微課學習或者只看作是一種時尚,或者只是形式上使用微課,并沒有帶來實際的作用。(3)制作的標準不一,微課質量良莠不齊。經濟落后地區的微課制作標準并沒有統一,導致多數的微課制作帶有個人因素在里面,并沒有將微課的學習系統化,制作的方法也各不相同。(4)學生的興趣不大,家長不買賬。經濟落后地區的學生,接受程度比發達地區的學生差,因為微課是近些年來才開始推行的,大多數學生的家長對這個教育模式表示質疑,難以接受。
二、微課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優勢
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十分簡單,基本是由兩個階段構成:
第一階段是“信息接收”,主要靠的就是教師和學生的互動,教師傳授的知識能夠被學生接受,這個階段,需要重視傳授知識的“準確性”,不然容易產生知識的誤導。初中數學的學習大多是以基礎知識學習來實現教育目的的,這個需要老師傳授知識。
第二階段是“信息運用”,主要是靠課后作業來鞏固,需要學生自主地來完成,但是這個過程時常會出現難度,因為知識傳授只有一遍,容易忘記,缺少老師再次講述,學生運用中會有挫敗感,喪失學習的積極性,這個就需要微課的引用,微課的引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學生學習困難的程度,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 主題鮮明。數學的學習比較枯燥,是和很多的數字打交道,容易讓學生產生疲勞的感覺,而微課的主題鮮明,能夠直接切入主題,能夠讓學生抓住重點。
2. 結構簡單,播放時長短。微課的結構構成十分簡單,容易讓學生接受,課程的時間與傳統的課堂相比較要短,容易留住學生的注意力。在短時間里面,將公式從命題中展示出來,微課的把握比教師的把握要精確,不會出現個人因素的影響。
微課的課程把握都是在十幾分鐘之內,相比傳統的課程,學習的時間比較短,利于學生注意力的集中,尤其是在數學這個難度相較于其他初中課程來說,短小的課程不僅有利于學生接受,還能將知識系統整合起來。
3. 知識模塊化,利于組織穿插在教學環節中。微課的學習是模塊化,將數學的知識點打散,利用相關的數學理論分割法,將數學的理論模塊化,組織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
4. 利用微課的動畫性拉動課堂的生動性。微課中插入了很多的動畫性的圖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學生的注意,增強學習的趣味性。
5. 利用微課重點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微課可以不斷地重復,能夠對同一知識點不斷地講解,直到讓學生理解為止。
6. 利用微課幫助學生突破學習難點。微課可以突出知識的擴展,這個對于基礎知識好的學生來說,有利于他們學習能力的提升,能拓寬他們學習的視野。
7. 利用微課重點幫助學生樹立系統化的學習目標。微課的學習大多靠的是學生的自覺性,微課相較于傳統的課堂,能夠將數學知識系統地羅列出來,將學習的難度呈現出來,分類明顯,有利于學生接受,樹立學習的目標。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