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啟澤
【關鍵詞】 數學教學;現狀;信息化;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7—0101—01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小學教育也逐漸被信息化內容所覆蓋。而小學教育的信息化是我國教育體系改革的必然條件,也是推動我國小學教育穩定發展的關鍵因素。在小學教學中利用信息化技術,能夠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也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下面,筆者就信息化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策略,談些自己的體會。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
1.教師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采取以“教”為主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學,這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同時,由于不能及時了解時代信息,教師所設計的教學方案也存在一些問題,致使教學中欠缺對重點和難點的細致教學,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升。
2.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欠缺一定的參與意識,尤其欠缺主動回答問題或者提出問題的意識。由于傳統教育的影響,學生在學習中習慣依靠教師的講解來獲取知識,而并不是自己主動進行思考和探索,這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提升,也不利于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二、信息化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策略
1.將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結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將數學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進行有效結合,充分利用計算器、計算機等現代化設備,適時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同時還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進而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例如,教學“1-5的認識”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和視頻技術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筆者是這樣做的:設計了一個視頻,讓“1-5”這幾個數字以有趣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通過觀看視頻,能夠更快地理解“1-5”是什么意思,也能加深學生對數字的記憶,進而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能力。
2.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教學內容的多樣性。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應該注重數學教學內容的多樣性,并且也要明確教學目標,選擇正確的教學策略或教學方法,同時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減少泛泛而談的現象。筆者是這樣做的:在教學前深度挖掘教學內容,制訂明確的教學目標,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自己所教學生的實際設計教學方案,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而提升數學教學效率。
例如,教學“數的排序”、“比較大小”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小組討論、自主發言、觀看教學錄像、主題辯論等方式進行教學。在教學前,教師要明確本課的教學目的,并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實際設計教學方案。這樣教學,能提升學生對數學問題的解決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3.有效利用信息化技術來活躍課堂氣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參與性和主動性。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的影響,教學模式相對比較單一,教學氛圍也相對比較壓抑,很難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熱情。而適時利用信息化技術,可以為學生營造活躍的教學氛圍,進而提升學生的參與性和主動性,從而促進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
例如,教學“100以內減法”中,教師就可以設計一個超市買東西的教學活動。利用多媒體播放學生熟悉的超市購物的情境,然后出示一排寫有標價的商品。這時,教師告訴學生,如果他們現在有一百元錢,讓他們思考一下自己能購買剛出示的貨架上的什么東西,購買這些東西總共需要多少錢,收銀員會給自己找回多少錢。實踐證明,這樣教學,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本課的認識,也能讓學生更快地掌握本課知識,并讓學生在活動當中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編輯:謝穎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