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婧芳
【關鍵詞】 語文教學;快樂閱讀;體驗;感受;表達;遷移;創造
【中圖分類號】 G62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4—0086—01
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我們深刻地認識到閱讀對于提高學生素質,促進學生一生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通過閱讀教育,能夠從情感和態度上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興趣,從能力和技能上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從而發展學生完整的語言,促進其良好個性的形成。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要最大限度地發揮體驗式閱讀的優勢,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表達、遷移、創造,體驗閱讀的快樂。
一、感受閱讀情境,激發閱讀興趣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通過自身表現、形體動作、直觀教具、現場時境等,創設情境化的教學環境,營造寬松和諧、愉快活潑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觀察并參與各類情境活動,從而激發閱讀熱情,多感官地感知和理解語言。如,安徒生童話作品《丑小鴨》,它的畫面色彩鮮艷,形象可愛,意境優美,對話生動,內容也極其富有教育意義,通過閱讀很容易激發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讓學生產生關愛與同情。故在閱讀指導時結合故事圖片內容,創設諸如草堆、池塘、農舍等情境,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教師與個別學生一起在輕柔舒緩的背景音樂下完整講述和表演故事,使學生無論是參與其中還是在座位上聽賞,都能借助情感去體驗、感受、思考。
二、表達閱讀情感,培養閱讀能力
在閱讀活動中,學生是一群有個性的、生動活潑的獨特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生活體驗、情感世界,面對同一讀本,自然會產生各自不同的理解、感悟和情感體驗。因此,必須尊重學生對同一讀本的不同見解,允許學生有自己的解釋并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表達閱讀情感首先體現在對閱讀材料的個性化朗讀上,所以教師要讓學生更好地體會文章的感情,讀出個性,讀出自我,讓學生的個性化朗讀在課堂中大放異彩。如,在教學《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時,一名學生提出疑問:“媽媽說小壁虎是傻孩子,我看不是的。”筆者馬上捕捉到這個問題資源,讓學生再次深入研讀課文,然后展開討論。學生七嘴八舌,發言很精彩,從他們的臉上,我們看到了閱讀的熱情,從他們的爭論中,我們看到了智慧的火花。
三、遷移閱讀經驗,擴大閱讀視野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語言信息和閱讀氛圍,更應該引導學生與作品中展示的人、事、物進行互動溝通,讓學生以自身的情感領悟積極地去感知理解、探索發現、思考遷移,從而達到個人經驗的外化,讓有益的經驗在指導學生的社會行為上發揮良性作用。如,指導閱讀課外作品《一只與眾不同的烏鴉》時,這個讀本所反映出來的畫面在生活中,甚至在學生的世界里都可以找到原型,因此,教師將閱讀活動的情感教育鎖定在“如何正確看待他人的優點,學會尊重、賞識他人”上。教師可以在學生完整閱讀的基礎上,引導其交流討論,通過提問,讓學生自然地進入到讀本角色中,進一步延伸自己的情感和經驗。緊接著進行移情練習,隨著學生認知發展的進步,在閱讀過程中的思考和情感遷移越來越重要。當學生學會遷移延伸自己的情感時,這樣的閱讀就不只是熱情而已,而是一種新的能力。
四、創造閱讀素材,體驗閱讀快樂
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創造性閱讀,讓學生通過創編故事、表演故事、動手制作等形式,豐富自己在閱讀中獲取的經驗,從而體驗閱讀的快樂。如,《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是一篇語句優美、層次清晰、環保教育性極強、有助于啟迪學生思考的好課文。故事警示后人:人類的生存、生活,必須與自然和諧。從中選取一種學生能夠做到的方法進行創作表征活動,如,設計制作環保袋、設計環保宣傳畫報等。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創作能力,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續寫課文《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這樣一種基于學生充分的情感體驗基礎上的創作活動,將本次閱讀教學推向了高潮,達到了最終的教育目的。
在體驗中感受、表達、遷移、創造,是體驗式閱讀教學模式的有機組成。從感受到創造,是一個從被動閱讀到主動閱讀,從自發閱讀到自覺閱讀的飛躍。相信在體驗式閱讀教學模式的引導下,我們的閱讀教學能夠真正讓學生體驗閱讀的快樂,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起對閱讀活動的興趣,掌握適宜的閱讀方法,逐步形成將閱讀經驗遷移到自身生活中的能力,從而讓閱讀真正成為學生一生取之不盡的財富。
編輯:馬德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