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愛琳
摘要:隨著時代發展進程的加速,職業高中的政治教學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重視,直接影響學生的思想素質,在這種時代背景下筆者根據自身教學經驗,對職高的政治人文思想滲透進行積極的解說,力求為廣大教師的教學起到借鑒意義。
關鍵詞:職高政治;人文思想;教學有效性
中職學校的學生大多是在初中的學習中受到過一定挫折,使得這些學生參與課堂知識的學習積極性不高,缺乏對知識探究的熱情,不利于教師開展高效的課堂教學。這不僅是不利于學生長遠發展,更加不利于職高教師的教學進程。政治是一門較為枯燥的學科,教師要加強對于學生自身的引導,從而提升教學的有效性,讓人文教育更好的加速課堂的發展進程。
一、全面課堂引導,鋪墊發展道路
一堂課分為課前、課上與課下三個階段,人文教育是一種以學生為出發點的教學措施,這就需要一段較為長久的時間讓教師更好的了解學生,從而推動課堂的發展進程,使得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取得更多的收獲。首先,在課前傳統課堂中很多教師都要求學生對課本上的內容進行反復的閱讀,讓學生通過這種方式加強對課本知識點的理解,但是很多學生在收獲知識點的同時削弱了學習的興趣,導致有限的時間內學生沒有取得更多的收獲,不利于課堂長遠的發展進程。因此,我建議課前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先從學生的角度對課本進行深度的剖析,積極的挖掘課本中的知識點,把重難點知識作為重點問題供學生進行解答,使得學生可以呆著問題參與到知識的預習過程中,為學生找到學習的方向,以此鋪墊出高效的課前文本閱讀進程。比如,在有關民族精神知識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提問學生“什么才是真正的民族精神?”“你們心中感覺怎樣才會體現出這種精神?”以階梯式的提問方式讓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文章的具體內容,進而使得學生對課本上的知識產生更加深刻的印象。其次,課上知識教學的時候,教師要根據教學的知識及學生自身的特點進行針對性重點式的文章教學。比如,上課的時候根據不同的課本內容對學生進行積極的提問,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舉例知識在生活中的實際現象,然后教師對這些現象進行現場點評,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適當的評論,逐漸的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的重點內容。這種積極的引導后學生講述的方式不僅可以加深知識在學生心中的印象,還可以讓他們對知識感到親切,推動他們更加熱愛政治學習。最后就是課下的滲透,很多政治教師對于學生的課下教育不重視,認為課上的教學已經幫助學生掌握了知識,課下教學是浪費時間。可實際上課下的教育是政治教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課下的積極引導可以帶動知識在學生腦海中印象更加的深刻,有助于他們更好的掌握知識,而課下對于政治知識的引導也是教學的重點,在這個方面,教師可以觀察他們在課下的舉動了解自己教學的效果,發現他們不良的舉動,及時的進行督促教育,幫助他們一直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促使其知識更加深刻,心理更加健康。當教師明白這些道理的時候,他們的教學效果一定會非常的顯著。
二、采用現代科技,加速自身發展
政治教學是一門偏向于文科的教學類別,學生學習的時候會感到非常的無聊,因此,教學的時候需要教師投入更多的精力,二十一世紀是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職高學生自身的理解能力因年齡與閱歷的問題顯得較差,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直觀的展示課本上的政治知識,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課本內容學習。比如,在與珍愛生命有關課程講解的時候,教師可以播放一些與生命構成和其他此有關的視頻或者圖片,通過刺激學生的視覺,讓他們更好的懂得生命的含義,幫助他們更好的成長,幫助學生從一個全新的角度更好的理解課本上的知識點。其次,教師可以更換教學場所,把學生帶到室外去進行課程的學習,在學期開始的時候,教師帶領學生去爬山,當他們到達山頂的時候心中的成就感倍增,這個時候讓他們高呼自己新學期的目標,不僅可以放松他們在新學期的緊張情緒,還可以提升他們的自信心。對其新學期的政治學習都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1]
三、構建互動課堂,搭建高效平臺
在很多教師的潛意識當中,中職學校的學生學習積極性低下,這種局限性的認知使得課堂上教師一直占據著主體地位,全身心的對學生進行知識的講解,對學生個人的理解程度和學生的學習狀態關注力度不足,導致有效的時間內學生沒能吸收更多的知識。針對這一問題,筆者建議教師以互動為教學方法,構建輕松活躍的政治課堂,從而更好地提升課堂的有效性。首先,教師需要對每一名學生的課堂學習進行全方位的調查了解,依據結果按照“性格學習相互補,能力實力互平均”的原則進行小組的劃分,為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和互相幫助提供基礎,為小組之間的良性競爭帶來可能,為中職思想政治課堂豐富多彩作出鋪墊。接著教師要善于利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提升課堂問題的難度讓學生更好地進行答案的探究,實踐性課后作業的布置為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提供更多的機會,全方位的帶動學生取得更多的收獲。比如,與學生專業知識相關的教學過程中,課堂上教師提問學生“你們知道自己專業的發展前景嗎?”以學生當下的學習為引,鼓勵學生對未來的生活進行暢想,逐漸的拓展學生個人的思維模式,為其小組內問題的研究帶來更加寬廣的空間。然后,教師和學生研究專業發展的現狀,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對自身的專業進行大膽的創新。由教師擔任評委組織學生進行小組之間的對抗,讓他們在知識學習的同時樹立起自身的自信心,幫助學生更好的參與到專業知識的學習當中。最后,課后作業的布置教師可以讓學生對社會中與自己專業相關的人員進行采訪和調查,進一步激
發學生參與探究的熱情[2]。
其次,教師要做好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降低自身對課堂紀律的重視程度,鼓勵學生大膽的回答問題。盡可能的關注到每一名學生的學習狀態,耐心的對存在問題的學生進行知識點的講解,為其高漲的學習狀態作出推動。并且教師要把學生個人學習狀態、成績的進步情況及個人的成績綜合起來對學生進行評價,從根本上消除按成績論優劣的思想,帶動每一個學生更加積極地進行知識的學習,為高效的小學思想品德與社會課堂帶來更加深遠的影響。
政治是職高教學的重點也是一個難點,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態滲透人文思想,讓學生從一個全新的角度更好的理解課本上的知識點,從而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為其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做出更加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甘桂旺. 職高政治教學中人文教育思想的滲透[J]. 才智,2012,(34):66.
[2] 李玉梅. 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要注重人文精神的滲透[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16):1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