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廣平
摘要 老年教育要引導老年人積極參與社會生活,為他們提供新知識和新技術教育,消除“時代鴻溝”“技術鴻溝”,使他們始終保持與時俱進的認知能力和創新能力,樹立積極健康的老齡觀,保持自尊自愛自強的精神風貌,參與社區建設和社會活動,真正實現老有所為。
關鍵詞 新時期 老年教育 思考
一、深刻理解辦好老年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辦好老年教育是建設學習型社會的必然要求
建設學習型社會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黨的十八大報告把“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明確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其中包括進一步促進老年教育發展的要求。作為終身教育的一個重要階段,沒有老年教育的充分發展,終身教育體系就是不完善的,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的目標也就不可能達成。
(二)辦好老年教育是幫助老年人持續參與社會活動的重要途徑
老年人是我們社會的寶貴財富。他們豐富的閱歷、知識和經驗,是支持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正能量。老年教育要引導老年人積極參與社會生活,為他們提供新知識和新技術教育,消除“時代鴻溝”“、技術鴻溝”,使他們始終保持與時俱進的認知能力和創新能力,樹立積極健康的老齡觀,保持自尊自愛自強的精神風貌,參與社區建設和社會活動,真正實現老有所為。
(三)辦好老年教育是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保障
老人安,“關乎國運,惠及子孫”。每位老人都關聯著一個或幾個家庭,老年群體關聯著整個社會。從家庭角度看,發展老年教育,可以幫助參加學習的老年人提高生活質量,使之心境和諧,自我價值得以實現。他們作為家庭里的長輩,通過言行教育和感化子女,使家庭團結和睦,正可謂“家和萬事興”。從社會角度看,老年人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參加不同的學習活動,形成生活新圈子,在學習中增進與他人的交流,化解對社會的隔離感和孤獨感,讓精神有所寄托,使心胸更加開闊,能有效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
二、加快發展老年教育的幾點建議
近年來,在黨中央正確領導下,在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我國老年教育蓬勃發展,取得了很大成績。但也要看到,我國老年教育還不能適應老齡化快速發展的新形勢,老年教育還存在著參與人數少、地區發展不平衡、理論指導不足、教育資源分散、教育形式單一、辦學條件較差等問題。面對新形勢,必須從戰略高度認識加快發展老年教育的重要性,政府社會齊動員,深化改革、不斷創新,力推老年教育取得新進展。為此,提出如下五點建議。
(一)進一步推動全社會樹立終身學習理念
當前,終身學習、終身教育已成為全球范圍的潮流。我國教育改革創新的重要原則之一,就是用終身教育理念安排和統籌各級各類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也就是教育規劃綱要提出的全面發展、人人成才、多樣化人才、終身學習、系統培養五大觀念,這同樣適用于老年教育。許多老年人以自己的行動踐行了“活到老、學到老”的理念,是全社會老年人參與繼續教育的榜樣。發展老年教育,需要全社會特別是老年群體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并在這一理念引領下采取切實的行動。從政府層面來說,這些行動包括把老年教育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并從政策和經費上對老年教育給予大力的支持。
(二)進一步擴大老年人享受教育權利的覆蓋面
一是為老年人接受各類學歷高等教育創造條件、提供方便。要積極支持普通高校招收老年人人學。鼓勵繼續教育機構為老年人參與繼續教育提供更多機會。二是進一步擴大老年大學辦學規模,特別是要擴大服務對象,發揮老年大學在老年教育中的主陣地作用。三是要積極發展社區教育,推動社區教育機構特別是街道(鄉鎮)的市民學校和居委會(行政村)的社區教育學習點成為城鄉老年人家門口的“學堂”,緩解老年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四是倡導并推進養教結合,鼓勵各級各類教育機構走進養老機構,把豐富的教育資源送到老年人身邊,方便入住老人參與教育和學習活動。
(三)進一步創新老年教育的教育教學模式
推動老年大學等專門的老年教育機構社會化、網絡化發展,與社會性老年教育形成互補,積極穩妥地引入市場化機制,逐步建立老年教育服務供給的福利與市場相結合的體制機制。積極倡導老年人自主學習、互動學習,倡導發展老年學習社團,提高老年人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自我管理的能力。加強老年教育師資和工作者隊伍建設。進一步創新老年教育教學模式,高度重視老年教育的質量,提高針對性和有效性,探索老年人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
(四)進一步整合社會各類教育學習資源
老年教育需要全社會共同關心和參與。要進一步開放教育及其他社會學習資源,利用各級各類學校特別是職業院校、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在場地、師資、課程、管理等方面的優勢,服務本區域老年群體。鼓勵各類文化館站、體育場館、廣場、綠地等社會資源用于支持老年教育的發展。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面向老年人開展現代遠程教育,為他們提供開放便利的學習機會與學習平臺,不斷滿足老年人多樣化的教育需求。
(五)進一步推進養老服務業人才隊伍建設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意見》,一是加強養老服務業的相關專業建設,擴大養老服務業人才培養規模,開展養老服務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二是切實提高養老服務業相關專業的教育教學質量。加強養老服務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建設一批養老服務實訓基地,推進與養老服務業較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教育合作。三是積極開展養老服務業從業人員的繼續教育。依托相關職業院校、開放大學和高等院校,開展多樣化的學歷和非學歷繼續教育,推動養老服務業相關專業實施“雙證書”制度。四是組織職業院校、本科院校在校生參與養老志愿服務,鼓勵引導專業對口的高校畢業生從事養老服務業。推動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工作條件改善,逐步提高其待遇,努力建設一支穩定的養老服務從業人員隊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