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舒然
摘要:基層的團青組織是共青團開展工作的場所,是共青團事業的基礎,在新的形勢下,加強團青工作的建設對共青團事業的發展很有意義。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形勢下團青工作呈現的新的狀況,針對這些問題試圖探索出指引共青團工作的有效路徑,從而促進共青團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新形勢;共青團;有效路徑
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的發展,我國的基層團青組織也得到迅速的發展。然而,在發展過程中基層團青組織還面臨很多問題:比如團青組織的吸引力不夠,無法真正有效地開展團青工作。所以,我們的團青組織自身要充分認識自身存在的問題,并積極主動去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加強自身隊伍建設,從而推動團青工作的開展。
一、新形勢下團青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一)社會環境變化對團組織產生影響
團組織是一個政治色彩很鮮明的群眾性組織,為優秀青年實現政治追求提供平臺。但由于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青年人的價值取向及社會對新青年的定位發生了變化,從而使團的地位受到了沖擊,團組織的作用被限制。因此團青內部必須加強建設和管理,提升團青組織的社會影響力。很多年輕人不愿意加入到這個組織中來,一些加入的成員對組織的忠誠度和信仰度也不高。一些團員加入到這個組織比較盲目,對組織的發展和建設積極性不高,導致整個組織無法開展工作。企業的規模在不斷壯大,但是團青的管理水平卻無法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企業團青組織對年輕人的吸引力越來越小,無法真正壯大和發展企業團青組織。
(二)團青組織思想意識陳舊化對團組織產生影響
當前,我們的團青組織內部思想和觀念比較陳舊,還停留在過去的傳統思維和工作方法。然而信息社會不斷發展對青年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思想方式、聚集方式產生了新的導向,使新青年的世界觀價值觀發生變化,團員青年對團組織的認知需要都趨于弱化。加上團組織建設跟不上企業的快速發展及改革,那么傳統的思維管理模式和團員青年終將發生沖突和碰撞,導致年輕的團員無法對組織產生高度的認同感,工作缺乏活力和激情,工作無法順利開展。
二、新形勢下團青工作的有效引導路徑
為了面對新的發展形勢,團青組織內部自身必須不斷創新,通過科學的指導方法和與時俱進的發展模式,與當下年輕人多元化思想接軌,找到兩者的契合點,才能實現團青工作的有效引導路徑。
(一)改變管理方式
從鐵的紀律向愛的教育轉變,發揚正能量。要尊重個性,提倡共性,尊重自由,提倡服從,看重回報,提倡付出,平等對待新時代下的新青年,營造彼此尊重、平等、寬松、包容和民主的工作環境,提高他們對團組織的認同和歸屬感,從而進一步提升他們對團組織的認可度和依賴感。此外,還應該積極關心年輕團員的生活,我們企業有很多青年團員長期在一線甚至海外工作,平時工作非常辛苦,逢年過節還不能回家。所以我們的團組織也應該關注他們的生活,在節假日的時候利用網絡視頻為他們送去祝福,讓他們感受到來自組織的關心,從而增強組織的凝聚力。
共青團組織應該在組織內部積極開展理論學習、專題講座、讀書活動等主題教育活動,積極引導青年團員學習新知識新思想,與中央看齊以國家為上,幫助青年團員樹立正確積極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同時共青團作為黨的后備軍,要像合格優秀的黨員看齊,要加強對青年團員的愛國主義精神、集體主義以及社會主義等教育,讓他們正確理解個人與集體、個人與國家之間的關系,幫助他們樹立忠于國家、敬業奉獻的社會責任感。
(二)加強團組織的制度建設
在新的發展形勢下,團青組織必須認識到自身建設的意義和重要性。只有不斷與時俱進、不斷發展,才會不被社會所淘汰。首先,團青組織要完善組織的制度建設,每年組織內部要設置明確的發展目標,對工作要做出一個整體的規劃,并將工作內容落實到每一個人身上,同時建立一定的監督制度,監督每一個成員落實自身的工作任務;其次,共青團組織還應該積極關心每個成員,設立一定的保障制度,保障每一個成員的切身利益。并且要結合青年的實際需要開展多元化激勵模式,增加人性化關懷和現實獎勵機制。從而激發青年團員的責任心和進取心;再次,團青組織還要不斷優化組織內部結構,比如吸收新鮮的血液,主動適應、主動融入,激活組織的活力。并加強團員干部的選拔、培訓工作,讓團建和黨建工作密切結合起來,通過培訓,不斷提高基層團員的素質,努力提高團干部的工作效力和理論水平。
(三)團青組織營造和諧氛圍
團青組織要擴大和提高自身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就必須不斷提高自身隊伍建設,只有團青組織內部發展好了,才能更好地吸引青年團員。因此,團青組織內部要積極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并用核心的價值觀和文化凝聚力吸引年輕人。新青年由于欠缺經驗和方法可能會因為自身個性與老團干之間產生沖突,團組織管理者有必要提供壓力舒緩和排解。允許他們適當犯錯并積極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積極調動青年團員的使命感,讓他們為企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青春和熱血。
三、結語
面對新的發展形勢,團組織也要改變自身的思想觀念和工作方式,通過有效地思想引導,讓年輕人感受到企業發展對自身成長的積極影響。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敬業奉獻的職業道德感,營造“我為企業作貢獻,企業促我共成長”的良好氛圍。
參考文獻:
[1]楊艷.新形勢下團青工作的有效引導路徑分析[J].科技展望,2015,(32):219-219.DOI:10.3969/j.issn.1672-8289.2015.32.203.
[2]羅小波.新形勢下團青工作的有效引導路徑探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3,(22):149-149,150.
[3]萬婷.新形勢下團青工作的有效引導路徑探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18):635-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