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就業為導向、以就業崗位需求為培養目標的高職教育改革逐漸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而由于諸多原因,大部分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學習在將來的就業中應用較少或者和職業相脫節。本文著重探討就業導向下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的方法和途徑。
【關鍵詞】職業能力 就業導向 課程體系
【Abstract】The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hich takes the employment as the guidance, and takes the employment demand as the goal,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owever, due to many reasons, most of the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less used in future employment and not connected with profess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in English teach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employment.
【Keywords】vocational ability; employment orientation; curriculum system
【課題項目】課題:就業導向下高職學生英語職業能力培養的研究(YJQ-2015-02)。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7-0101-01
一、高職院校英語職業化教學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高職院校近年來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公共英語教學定位的改變。根據教育部《高職高專英語教學基本要求》,高職英語課程以職場交際為目標,以應用為目的,培養學生在職場環境下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為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未來可持續發展打下必要的基礎。而現實的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學生的英語職業能力和用人單位的需求存在著差距。很多學生走上工作崗位,感覺英語能力差,在就業崗位上不能很好的運用英語交流,職業能力欠缺。這里的說的英語職業能力,是指與學生將來從事的職業密切相關的英語思維方式和口頭書面表達能力。如何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職業能力,學以致用,是高職英語教育者面臨的新問題。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如下:
(一)工學結合模式的錯誤解讀
高等職業教育的辦學方針是“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部分高職院校認為加大實踐環節而減少英語等基礎課程的教學才是符合高職院校“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認為公共英語教學對專業學習和將來的就業沒有大的幫助,學生只要學好專業課就可以了。學校從上至下所給予的重視程度不夠,因此從源頭上來說學生的英語學習動力不足,學習積極性減退。
(二)課程觀念傳統,課程結構單一
雖然高職教育長期發展,但是很多傳統的課程觀念卻沒有及時更新。傳統英語課堂中重知識的傳授而不是技能的習得。公共英語教學中重視閱讀寫作等筆試能力,弱化了學生的聽說能力的現象比較普遍。有的學校過度追求應用能力考試和四級考試的通過率,而忽視了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提高。很多高職院校英語課程結構單一,只有公共英語的教學而沒有行業英語或專業英語教學。高職院校的課程必須反映職業崗位對員工的要求以及畢業生未來的職業發展的要求,體現職業性與實踐性的特點。而長期以來英語被看作是孤立的公共基礎課程,不能與學生將來的職業有效結合,很難滿足不同工作崗位的實際需要。這一差距對于課程改革和設置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專業化發展水平有待提高
職業教育的蓬勃發展對教師的專業化提出了進一步要求。大部分高職英語教師只注重語言方面的教學,而忽視了將學生的語言學習和專業技能相結合;只注重語言知識的灌輸,而忽視職業素養和跨文化意識的培養。很多教師本身是學習語言專業出身,無法勝任行業英語和專業英語的教學。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的專業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職院校學生職業能力的提高。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英語職業能力的方法與途徑
(一)加強學生英語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
學生學習語言歸根結底是拿來用的。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應以符合就業要求為導向,加強高職學生英語語用能力的培養。教學中,根據崗位需求來確定英語語言能力培養的側重點。可模擬工作環境,建設校內實訓基地,采用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方法,以實際的工作任務來設計學習項目,完成與工作相關的語言技能學習。教師不再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教學方法的使用化學生的被動為主動,激勵他們在模擬的工作環境中感知,演練和體驗,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職業能力。以產品或者服務類為依托,加強專業實踐類語言的使用,側重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
(二)加強學生英語職業意識的培養和職業素質的拓展
在入學后的第一節英語課上,教師就應該告訴學生高職階段英語學習的目標和未來職業規劃當中英語的重要意義。可以用擺事實舉例子的方式說明英語在職業發展和職場提升中的重要作用。在具體教學中應針對不同用人單位的具體崗位需求全面補充、拓展學生的專業素質和職業意識。比如酒店英語側重于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汽車行業英語需要加強汽車服務與4S店面管理等業務的培訓。高等職業教育必須進行實踐教學。可以企業頂崗實習和一線骨干員工傳幫帶的方式加強英語學習與社會企業的銜接。高職院校要加強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合理設置實訓項目,實現學生從學校到就業崗位的順利過渡。
(三)加強教師職業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
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加強英語教學與具體專業知識的融合。可以通過以下途徑進行:教師參加行業英語的師資培訓,派駐英語教師到企業公司鍛煉學習,加強英語教師和專業課教師交流。高職院校應建立包括英語教師,專業課教師的教師團隊,深入了解用人單位要求后,合作編寫適合行業需要和符合本校學生實際情況的英語教材。既可以提高語言能力,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和技能。專業英語或者行業英語是將來的高職英語教師必須涉足的教學內容。高職院校建立一支基礎知識扎實,能力強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是提高高職學生英語職業能力的有力保證。
三、結語
高職院校應該重視學生英語職業能力的培養,正確定位高職教育的辦學方向,大力加強雙師型隊伍的建設和實訓基地的建設。教師也要加強自身專業建設,將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目標融入英語教學過程中,建立多元教學評價體系,培養學生的英語職業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建紅 高職英語專業學生能力培養的問題與策略的研究 [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14(2):110-111
[2]陳曉蕓 工學結合的高職公共英語教材開發——試評《新職業英語》 [J]輕工科技, 2011(11):183-184
[3]姜龍 就業導向下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模式探析[J]海外英語 2013(15):59-60
作者簡介:
楊婷婷(1984.11-)女,碩士,講師,安徽郎溪人,研究方向:英語教學及語言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