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燕
摘要:隨著國際社會教育的發展與變革,我國教育部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六次提到 “核心素養”一詞,國家希望通過教育增強核心競爭力的決心可見一斑。因此,本文針對核心素養理念下高中數學教學策略的方法及意義展開討論,從而為關注這一話題的人們提供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數學教學;高中數學
為了適應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環境,從根本上增強我國的國際競爭力。現階段我國教育的政策、研究領域以及實踐領域都面臨一個嚴峻課題“核心素養”。在教學課堂上以核心素養為根基不僅可以解決學生思維受限的問題,還能從純理論轉到實踐操作、由最初探索階段進階到應用創新階段,還可以實現教育教學改革、課本升級、教育方法轉變以及教師專業發展等重要性活動。
一、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核心素養的重要意義
我國教育部頒布了一連串關于教育改革的相關文件,要求更深入發展核心素養,呼吁教師在傳道受業解惑的同時,重點培育學生值得一生擁有的品質與能力,數學教學同樣也不例外。傳統的高中課程大多采取填鴨式教學方法,這僅僅只是為了傳授學科知識,強調理論知識的死記硬背,高考考試拿分即可。傳統教學方法沒有把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實際需要結合起來,忽視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化發展。所以核心素養理論下的教學策略需在思考能力、學習能力及合作能力三個方面加強對學生的引導。思考能力即通過教授學習課程,培養學生主動思考、正確思考、形成反思與總結的優秀習慣。學習能力就是指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 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主動學習,熱愛學習,從而實現從教師的“教會”轉化為學生的“會學”這一目的。合作能力是當今社會不可忽視的重要能力之一,在教學過程中應形成互動模式,即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應由師生間共同探討,學生共同合作,一起去找到問題的答案。核心素養在數學教學方面主要體現在探索解題方法及數學理論的應用上,因此想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就要在從問題的提出到解決的過程再到失敗經驗總結這一過程中結合實際應用,進而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學習能力,合作能力。
二、高中數學教學中核心素養應用的三種策略
(一)培養思考能力
以往在一堂數學課上,教師是唯一的主角,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者,因此學生只是在被動的接收知識而不是主動思考。如今社會都講究創新精神和探索精神,所以獨立思考,不斷探索的人才是被當今社會所需要的。我們必須摒棄一切只為高考的刻板觀念,必須充分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做出判斷及準備,要明確身為人民教師的初心及真正職責所在,即培養真正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要以大多數學生為重點,講基礎且易理解的方法。舉例,我們在學習《圓錐曲線方程》這一章節時,老師可以變化上課模式。其實有關圓錐曲線的問題雖然很難,但解決方法和細節處理等基本相同,解題時都是先假設點的坐標,再從點組成的直線與圓錐曲線對性的方程入手,對直線方程與圓錐曲線聯立的方程組求解。如何讓學生真正理解這一類題目的解題方法,教師不能僅是“就題論題”,應通過講解直線與圓錐曲線常考題型,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學生真的具備了獨立思考的能力,才是真的學到了知識。
(二)培養學習能力
俗話說的好: “好知者不如樂之者”。要想讓學生主動學習,首先就是要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趣味橫生的數學教學能使學生更加深入的進入到問題中去,熟記相關的知識點。但傳統的課堂上有些教師甚至完全是在念板書,毫無趣味性和互動性可言。站在學生的角度,這種教學不僅無法開拓他們的思維,更會產生抵觸心理,導致課堂效率低下。因此,教師要在課程內容以外,把一些充裕的時間留給學生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獨立領會。應用多媒體相關技術讓課堂教學更加具有趣味性,促進學生對學習的喜愛,提高學生的主動積極性, 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平時使用網絡去娛樂與休閑, 不會利用來學習, 所以要指導學生, 告訴他們信息素養是互聯網時代的基本能力, 是人們對信息的捕捉、學習、使用、創新的能力, 網絡不僅僅可以休閑娛樂。加強培養和督促學生使用互聯網進行獨立學習的習慣。盡可能把學生感興趣的一切東西都運用到課堂中來,讓他們下了課堂也能把時間利用起來。
(三)培養合作能力
當今社會唯有學會合作才能走向成功,合作能力是當代人必須具備的能力。我們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監督人, 更是學生學習上的搭檔、戰友。學生在求知過程中遇到任何疑難點時, 盡量形成一問一答、互問互答的合作學習模式,創造一個師生互動、學生合作的環境。在相互合作的過程中,尋找解決問題的關鍵點。讓課堂充滿趣味和生機,人人都能參與其中。例如可以采取劃分學習小組的方法,不僅可以拓寬思路,汲取別人有用的信息,更可以在合作互動的體驗中加深知識點的印象。在幫助他人,或者被幫助下不斷打破自己的思維局限,讓學生明白“團結力量大”這一個人生道理。同時應注意,劃分小組時小組人數要均衡,人數不宜多也不宜少, 為了防止氣氛不夠熱烈,或者無法人人參與探討,所以人數定在6人左右為宜。小組中擅長數學的和不擅長數學的學生所占比例要一致。教師不能做“局外人”,要負責相關的調配、組織、指導的責任,讓討論小組成員知無不言,各抒己見,在愉快、公平的氛圍中研討數學問題, 提高學生的表達與理解能力, 增強合作意識。
結論:綜上所述,傳統的高中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當今中國乃至世界的教育趨勢,更無法滿足我國當代學生的教育需求,以核心素養為重點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把時代需要的能力和良好的品德通過一堂堂數學課傳遞給他們,這是我們當下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林小青. 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05:35-37.
[2]李丹. 基于核心素養理念卜的高中數學教學的四種策略[J].廣西教育,2016,06: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