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永城
摘 要:本文主要針對當前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水平較低,并結合中學物理教學的特點,進行創造性思維培養的策略研究。主要研究內容:分析當前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現狀,對創造性思維概念進行闡述,并進行創造性思維培養的策略研究,探討如何更好地在中學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關鍵詞:中學物理教學;創造性思維;策略研究
隨著教育的發展和教學改革的全面展開,物理學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具有重要作用,而培養創造力的核心就是培養創造性思維。針對當前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水平較低,要怎樣更好地在中學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呢?已成為當前中學物理教學改革的熱點。
一、創造性思維的闡述
創造性思維是人類思維的高級過程或高級形式,它不僅揭示客觀事物的內在聯系和本質屬性,而且還能在這基礎上產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維成果。創造性思維的內部特征是指無意識的運用知識,追求運用新穎的思想和方法,獲得新知識過程的特殊性以及對智力發展的重大影響等;而創造性思維的外部特征則是獲得在運用新知識方面的流暢性、變通性、獨創性和精密性等特點。
二、中學物理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現狀
通過對當前中學生大量的問卷調查及訪談,發現當前中學物理教學中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現狀不容樂觀,還存在較大的問題,大部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動手能力、探究能力等綜合能力較差,發散思維能力、逆向思維能力等思維能力較低,缺乏創新意識和創造力,創造性思維水平較低,只是停留在初步的閱讀能力、觀察能力和操作能力等等。
三、中學物理教學中創造性思維培養的策略研究
(一)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原則
1.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教學目標
在中學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教學目標一般可分為情意和認知兩個方面。情意的行為目標:主要包括好奇心、冒險性、挑戰性和想象力等方面。認知的行為目標:主要包括流暢性、變通性、獨創性和精密性等方面。可通過教學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情意和認知能力。
2.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教學原則
(1)鼓勵性原則。教師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積極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知識,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2)科學性原則。教師開展創造性思維教育活動時,要把理論和實際聯系起來,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材內容出發進行教學,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重視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把學生培養成具有創造力的人才。
(3)啟發性原則。教師要善于啟發誘導,提出富有啟發性的問題,適時地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獲取新知識,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4)開放性原則。教師要不斷地更新教學理念,善于提出開放性的問題,開展開放性學習活動,引導學生進行探究,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發表不同見解,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逆向思維、求異思維,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二)中學物理教學中創造性思維培養的策略
1.增強物理實驗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精神
通過趣味性的實驗,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現象并認識事物的本質規律,有利于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興趣,思而后有所得,這樣的學習興趣才會持久,才會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動力。
2.積極創設問題情境,設計多層次、系列性實驗,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在教學中,要善于創設發散性問題情境,轉變單一的問題,設計多層次、系列性問題,如“一題多解”、“一法多用”等方式,鼓勵學生多想、多問、多變、勇于質疑,從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使學生主動探索獲取知識,提高創造性思維能力。
3.改變思維方式,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
在教學中,教師要啟發學生從客觀事物間的同一性中,發現其差異性,從事物或現象的普遍聯系中,考察和分析事物的特殊性,學會從不同角度去分析、解決問題,改變方法或思路,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增強學生思維的變通性,精密性等,從而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4.設計創造性實驗,培養學生思維的獨創性
在教學中,不是讓學生按照教材中的實驗要求,照抄照搬地進行實驗,而是要讓學生自己擬出實驗思路,設計實驗,自己準備實驗儀器并進行實驗。通過實驗,讓學生分析比較不同方法,最后得出最佳方案。通過改革教學方式,有效促進了學生的分析、推理、歸納、聯想和想象等各種思維,對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起到很大的作用。
5.開展“第二課堂”的開放性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開放性學習主要指開放學習目標、開放學習內容、開放學習形式和開放思維空間,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逆向思維等,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只有當學生的思維開放時,才能進行開放性學習,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才能得到發展提高。
開放性學習的實例:
(1)開展科學小制作、小發明活動,提倡撰寫小論文。
(2)開展組織課外實驗小組活動,開放實驗室,讓學生做部分演示實驗或自行設計并進行實驗。
(3)開展興趣小組,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形式的活動(如物理實驗競賽、自制教具、小發明、小創造科技節等)。
通過開展“第二課堂”的開放性學習活動,易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綜上,通過改革中學物理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實驗現象、發現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直覺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發散思維等,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四、結語
以上對中學物理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進行了探討,如何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還有待于我們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探討研究,希望更多的教師關注這問題,共同探討研究。
參考文獻: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學[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218.
[2]王焱明.教學創新與創造思維的培養[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105.
[3]龔春燕.創新學習論綱[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9):200-2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