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世美
摘要:在當下的小學數學學習中,很多學生都存在會解題但不懂數學的問題,這種問題的出現主要是由于學生缺乏基本數學思維而導致的,這與教師的數學教學方法與策略有著直接性關系。數學思維作為數學學科的本質所在,其對于學生的數學認知水平、邏輯思維能力都有著極為關鍵的影響性作用。在小學教學階段,做好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在小學數學教學階段,如何培養起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一直都是數學教師所追尋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小學教育;數學學科;數學思維
數學教學與思維密切相關,數學能力具有和一般能力不同的特性,因此,發展數學思維能力是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我們在發展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努力中,不僅要考慮到能力的一般要求,而且還要深入研究數學科學、數學活動和數學思維的特點,尋求數學活動的規律,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小學數學教學的目的,不僅在于傳授知識,讓學生學習、理解、掌握數學知識,更要注重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良好的思維品質,這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需要。
一、數學思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1、幫助學生正確認識數學。小學作為數學教育的初級階段,其最終的教學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在掌握數學基礎知識的同時真正的了解和認識數學。但由于小學生心智、邏輯思維等各方面的能力才剛剛發育,所以他們很難依靠自己去完成對數學的認識和理解,在這種情況下,想要讓學生真正的理解和認識數學,教師就必須要培養學的數學思維水平,通過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引導與傳授,來讓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夠建立并逐漸得以提升,從而幫助學生建立起自己的數學思維意識,幫助他們正確的認識、理解數學。
2、幫助學生發現數學魅力。數學作為科學學科在教育階段的重要表現途徑,其本身就蘊涵著獨特的科學魅力,這種魅力在學生開始接觸數學時就一直存在,但是學生卻并沒有感受到,這是由于當前小學數學教育過于重視記憶、演算等學習行為,而導致數學本身魅力無法體現,此種教育理念和模式都是忽視數學學科本質的表現,都是極其錯誤的。數學作為一門科學學科,其魅力是獨具特色的,這種魅力在學生學習數學過程中的具象表現就是數學思維。也正是這種魅力的存在,祖沖之、華羅庚等數學家才愿意用畢生精力去研究和探索數學,所以做好數學思維的培養,能夠幫助學生發現數學的魅力,給予他們探究和鉆研數學的動力。
3、幫助學生真正掌握數學。作為一門科學學科,數學學科的知識都是數學家們對于生活的發現與總結,學生想要真正的掌握數學,就必須要做到對數學知識的學以致用,這是數學教育階段的重要目標。在同等教學環境下,拋除學生的差異性因素,他們所接受的數學教育都是相同的,但有的學生卻能夠做到充分理解并學以致用,有些學生則不然,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最基本原因就是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不同。為了能夠讓學生都可以在小學學習階段充分的掌握數學學科,并達到學以致用的水平,教師必須要做好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以便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數學學科的本質意義
二、如何培養學生正確的數學思維
在小學教學階段,教師想要做好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就必須要從學生的學習基礎動力入手,構建起學生正確的數學學習態度,并以此為基礎逐步的實現數學思維的培養。
1、激發學習興趣,培養數學思維。想要實現對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就必須要充分的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這一切要從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數學開始。從小學生的心理成長特點角度分析,他們對于自己的生活充滿了好奇與探究欲望,教師可以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征,通過讓數學知識回歸生活,來讓學生在探究生活的同時也完成對數學知識的探究,從而感受到數學學科的魅力,并能夠對其產生學習興趣。例如在進行加減法教學時,如果只是單一的“3+4=?”的教學內容,學生很難提起學習興趣。相反如果以“小紅有3個蘋果,媽媽又給小紅4個蘋果,請問小紅有幾個蘋果?”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學生的學習效果自然要比單一的演算要好的多。同時,學生還能夠了解數學與生活之間的關聯,這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能夠起到重要的幫助作用。
2、精心設計問題,引導數學思維。數學學科作為一門科學內容,其最基本的知識學習途徑,就是通過解答問題來獲取知識,從解題過程中來實現對知識的總結。在這種前提下,教師想要實現對學生的數學思維的培養,幫助他們建立起自己的數學知識體系,就必須要精心設計數學問題,來引導學生按照教師所設計的教學程序來完成數學學習,從而達到鍛煉數學思維的目的。例如在進行最小公倍數的教學時,質因數是學生學習和理解的一大難點。在這時教師可以設置如下問題:“最小公倍數為什么必須包含各自特有的質因數,并且還要包含共有的質因數呢?”這一問題的設置能夠讓學生探究思維得到激發,在解答和思考的過程中讓自己的思維活躍和積極起來,從而在正確解答問題的同時構建起自己的數學思維。
3、聯系生活實際,運用數學思維。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教師想要做好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就必須要練習生活實際,來引導學生走入到數學生活環境當中,去尋找生活當中所存在的數學知識,從生活當中學習和掌握數學知識。與此同時,教師還必須要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知識應用能力,通過數學生活環境的構建,來讓學生能夠依靠所學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當中的諸多數學問題。例如在進行“打折問題”學習時,很多學生并沒有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如何“打折”。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通過構建“商店打折”情境,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以及運用打折知識,從而實現此方面數學思維的鍛煉。
小學數學作為數學教學體系的初級階段,其除了要讓學生掌握基本數學知識外,還必須要培養起學生正確的數學思維,讓學生能夠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達到因思而學,邊學邊思的程度,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真正的了解、掌握和明白數學學科,感受到數學學科的魅力,從而更好的被數學知識所吸引,為他們將來學習更多復雜的數學知識提供基礎保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