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鵬
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英語的重要性日益突顯。基于就業為核心目標的英語教學開始受到英語教育界的重視。然而,當前的中職英語教學,并沒有和就業進行緊密的聯系,很多學生在學完英語之后,很難將學校所學與職業運用相聯系,這必然會嚴重影響中職學生的就業發展。本文對就業導向視角下的中職英語教學,提出相應改革策略。
關鍵詞:就業導向 中職英語 改革策略
課 題:本文系2016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改項目“認知語言教學觀下獨立學院英語專業詞匯微課應用研究”(項目編號:湘教通[2016]400號1100)研究成果。
目前,作為企業,在招收應屆畢業生時,不僅對他們的英語專業水平有著相應的要求,同時還十分注重學生在所在崗位上的英語能力。但是,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里,中職院校主要以應試教學為主,中職英語的教學定位和學生的職業發展缺乏匹配性,和中職教育的以就業為核心、以能力為基礎的指導思想產生了偏差。正因為如此,加強當前英語教育的改革,促進師生提交在教學和學習方面的主動性,進而讓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就顯得尤為重要。為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必須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同時要為他們構建相應的英語學習環境,進而增強他們的英語專業能力,為他們在今后的職業生涯中,獲得更多的發展動力。
一、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英語教學模式應用的必要性
1.英語語言學習的本質要求
在語言學習過程中,聽說讀寫無疑是基本功。只有練好基本功,才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而這也是英語學科的根本要求。以就業為方向的英語教學,其本質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學生也能夠因此在未來的職業中,擁有更高水平的英語應用能力,從而促進自身的職業發展。而作為英語語言學習的本質,無疑就是要學生能夠靈活地應用英語。而基于就業為核心的中職英語教學,和英語學習的本質是一致的,也就是說,它們的本質都是應用。
2.職業教育的本質要求
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間還是有著顯著差異的,前者更加注重應用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教育,而后者更多是從理論層面來進行深入分析。中職英語教育就是以就業為導向,這是一種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的教學模式,從本質上而言,職業教育和以就業為導向的英語教育是一致的。所以,在中職英語教學中,就不能繼續沿用傳統的理論式教育,而是要和他們未來的職業方向緊密相連。
3.課程教學國際化趨勢下的必然要求
近年來,全球化發展已經成為趨勢,而且文化交流也開始全球化。在這個大環境下,英語教學改革已經成為必然要求。這種改革,就需要直面具體的應用,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啞巴英語式教學。而且在社會上的各個領域,都有著相應的專業英語。這意味著英語和人們的生活關系密切,所以,國際環境的變化,也必然會影響中職英語教育。
4.學生求職就業職業能力的必然要求
當前,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與此同時,社會對中職畢業生的專業能力有著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復合型人才。企業在招聘或者培養人才時,更加注重那些擁有更多技能的求職者,也就是注重具有發展潛力和實踐運用能力的求職者。正是社會的需求出現了變化,中職教育的要求也開始有了變化,除了學生具有相應的專業能力之外,還需要具有更多的實用技能,而掌握專業英語無疑是其中的重要基礎素養,能夠為后續的發展提供重要的技能支持。
二、就業導向下高校英語創新教學面臨的問題
1.教學內容缺乏實用性
當前,教育部門提出,中職英語教學使用統一教材,從而確保中職英語教育的體系化和統一化。這種統一模式,雖然能夠讓英語教學具有連續性,但是很容易出現理論和實踐應用的脫離,進而導致所學的內容很難應用到實際。比如,一些專業技能課,只注重技能方面的鍛煉,教師會將相關的理論引入到相應的教學環節中。可是如果要輔助相應的英語知識教學,要么會出現教師忽視、不夠重視的問題,要么就是教師自身的能力還有欠缺,導致很難開展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理論和實踐應用割裂了,而且還不夠重視針對后者的教學,這樣的教學結果就是學生掌握了很多空洞的英語單詞,卻很難將這些單詞應用到具體的實踐領域,從而導致學生的英語專業水平難以提升,其應用能力自然就很難提升。
2.教學方法單一
因為各種條件的限制,學生的心理以及個性等,會在不同的時期呈現出不同的特點。那么作為教師,就需要緊密地結合學生這些心理和個性特點的變化,應用相應的教學模式,這樣才能夠有效地提升教學效果。然而,從我國的英語教學現狀來看,更多注重的是英語教學任務的完成水平,并沒有將相應的教育活動和學生具體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機融合,教師在進行相應的英語教學時,方法單一,主要是以教材、教師和課堂為中心,學生的主體地位難以體現,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難以提升,英語的教學效果也就難以提升。
3.教學評價滯后
在傳統的教學思維下,學校、家長和學生已經形成了一種不夠科學的教學關系,尤其是評價體系。其中考試分數成為評價的唯一標準,其他的因素通常被選擇性忽略。另外,在中職教育中,對英語的專業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這使教學評價更加落后。具體體現在:第一,缺乏實施評價,以考試分數為唯一的評判標準,缺乏對英語的運用能力的評價。第二,缺乏專業評價。學生在求學期間,不能夠對他們的實踐應用進行準確評價,這樣,當學生進入到工作崗位上時,就很容易產生相應問題,比如看不懂相應的英語說明等。
三、改革中職英語教學模式的有效途徑
1.以就業為導向,激發學生學習動力
通常,中職教育主要是面向職業方面的教育,所以,就業的需求開始成為學生的關鍵學習動機。在中職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挖掘學生的需求,然后結合就業,進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當然,僅僅將就業壓力引入,顯然還不能夠產生多大的激發力,還需要將學生的求知欲引進來。比如,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當前企業提供的一些招聘信息,并列出相應的英語能力要求,通過這些招聘內容的現身說法,明確學習英語知識的重要性。尤其是現在很多企業在招聘人才時,往往將英語列為重要的職業素養,當學生的英語能力提升之后,在職場上的競爭力必然會顯著提升。將這種社會需求引入到課堂教學,必然會讓學生對自己的能力有著準確評估,并能夠有效地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當然,作為教師,還需要緊密地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并對他們進行相應的引導,使之形成相互激勵的關系,進而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endprint
2.以就業為導向,整合教學內容
當前,中職英語教學教材屬于通用版,實際上就是公共基礎英語,沒有專業版。它更多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在英語教學方面,涉及專業領域的知識相對較少。一些學生甚至都不了解本專業的相關英語詞匯。進而導致教學和應用明顯的脫節,學生在具體的工作崗位上,也很難利用自身所學來對相關的專業英語內容進行分析和應用。所以,中職英語教學,基于就業為核心,就必須要對相關的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并基于專業來開展相應的內容教學。這樣,才能讓英語教學和專業進行有機結合。當專業不同時,相應的英語應用技能也會有所差異,這就要求教師結合具體的要求來重組相應的教學內容,突出具體的專業特點。比如,旅游專業就需要重點對餐飲、旅游、景點和服務性英語知識進行重點教學。而電子商務專業,則更多從聽力、口語等層面來進行教學。在服務領域,則注重禮儀方面的教育,而且在進行具體教學時,還可以引入相應的情景,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利用所學來進行應用。作為教師還需要注重知識結構的調整,進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為此,就需要結合相應的專業崗位內容,以及技術要求,編寫相應的英語教材,增強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為他們進一步成長提供重要的英語技能基礎。
3.合理優化英語教學方法
基于就業來開展英語教學,革新相應的教學模式,就需要對英語教學方法進行革新。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小組探究法、游戲法、情境法以及層次法等諸多模式來開展相應的英語教學,這樣,就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進而促使學生能夠主動地說英語。比如,在具體教學中,可以開展相應的課外活動,構建相應的英語學習環境,從而讓學生在其中發揮自身的英語能力。而目前比較常見且有效的活動有英語歌曲比賽、英語辯論賽、英語角以及英語晚會等。在這些活動中,學生的交流語言應用的是英語,這樣,就能夠自然而然地鍛煉他們的語言能力,激發他們英語學習的興趣。
綜上所述,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普遍,英語作為一種國際性的語言,已經成為當前大學生必須要掌握的重要語言工具,它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對此,作為相關的中職英語教育者,要緊密地結合就業,注重教學的實用性,提升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陳文淑.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效率提升與教學模式改革分析[J].科技資訊,2014(19).
[2]黃艷琴.就業導向視角下的中職英語教育改革分析[J].中國職工教育,2014(08).
[3]郭一博.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英語教學[J].河南農業,2016(02).
(作者單位:湖南省經濟貿易高級技工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