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成
[摘 要]素質教育理念要求,在小學教學階段,要注重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近年來,素質教育改革不斷深化,數學在教材以及教學方式方面進行了一些改革,越來越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本文就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措施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創新意識;培養策略
創新是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動力,在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下,創新教育已經得到了教育界的認可,成為了素質教育的關鍵性因素。素質教育在基礎教育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數學是小學階段的重點課程,具有邏輯性、抽象性的特征,數學在學生的生活中,也有著廣泛的應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一、創新思維培養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意義
在小學數學教學階段,鍛煉學生的創新意識,可以引導他們采用多種解題策略,促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共同進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還能夠開拓他們的視野,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十分有益。但是,很多教師在傳統教育思維的影響下,教學思想滯后,思想更新速度慢,培養出來的學生往往恪守呆板,學生自主探究能力不強,嚴重影響學生日后的發展,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必須要轉變傳統的教育思想,意識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意義。小學數學教育為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數學的學習有利于學生分析能力的提高。培養學生抽象、空間思想最關鍵的時期是小學。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重點
(一)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
創新是一個人進步和發展的階梯,只有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的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夠實現創新。為此,教師需要為學生合理的設置疑問,幫助他們進行解答,鼓勵他們主動思考,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但是,部分教師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反而制約了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只有讓學生真正成為數學課堂的主人,樹立自主學習意識,才能引導學生不斷前進。
(二)注重思維之間的差異性
就像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一樣,每一個學生在心理、性格和思維能力上,也有所差異,這是學生的個性所在。在教學時,教師要注意到學生之間存在的客觀差異,嚴格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摒棄傳統教學模式中僵化的教學標準,采用開放式的教學措施。
三、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一)利用好奇心來提高學生興趣
在小學階段的孩子,他們對于很多知識,都具有濃厚的興趣,正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世界上才誕生出了很多偉大的發明,如果在教學中利用好這個好奇心理,可以引導學生自己投入到探究和學習活動中。小學生非常喜歡問為什么,在教學時,需要把握好學生的心理特征,借助幻燈片等教學工具,將抽象知識形象化、直觀化,滿足小學生的好奇心理。在教學時,要采用生動、幽默的語言進行教學,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如,在關于“能被2、3、4整除數的特征”這一知識點的教學中,可以采用這樣的方式:
同學們,我們來做個游戲吧!
小學生在聽到游戲后,他們的參與興趣會被很快的調動起來,自己來思考,看看哪些數字能夠被2、3、4整除,看誰說的又對又快,學生很快紛紛參與進來,大家七嘴八舌的進行討論,最后,由教師來總結,幫助學生掌握簡單的判斷方式。
(二)在探索性的知識情境中進行學習
小學生活潑好動,他們的思維不受約束,這正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好契機,在教學時,教師需要以學生的思維特點為出發點,構建出探索性的知識情境,利用情境化的探索內容來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加深學生的理解。
如,在關于“圓形面積公式”的講解時,為了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可以用多媒體來播放關于生活中常見的圓形結構,讓學生對圓形有初步的認識,將他們的思維帶入到相關知識的學習中。再指導學生動手之所一個個圓形,錄用圓規劃出不同半徑的圓,用剪刀剪下來進行對比,自己探索圓半徑與面積之間的計算公式,這種生動趣味的情境設置方式,讓學生很快掌握了圓面積的求解方式,又讓他們產生了探究的興趣,對于學生的發展大有裨益。
(三)加強理論與實際之間的聯系
著名教育者陶知行先生說過: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教育要與實際相結合,才能發揮出其用武之地。將理論知識和實際問題相結合,提供適宜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數學之美,感覺到數學的可用之處,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其能夠在課堂之外更多地將所學知識和實際相結合起來。
比如,在 學 習“圓、角、分”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們拿出自己的文具書本等進行明碼標價,開辦一個“課堂小市場”,讓同學們自由交易,使學習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又如去春游之前,可以讓同學們去調查門票、車票的價格,分組找到最合適的出游方案,讓學生能在玩樂中找到創新的突破口,學會解決實際問題。
三、結語
教育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主要陣地,在素質教育改革的深化下,創新性教育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在素質教育的實施過程中,教師需要采取科學的措施激發出學生的創新思維,鍛煉他們的創新精神,抓住教學活動中的每一個環節,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創新性的學習氛圍中開展教學活動,有的放矢的讓學生去探索、去創新、去創造,促進學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盧永青. 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入小組合作理念的實踐嘗試[J]. 傳播力研究. 2017(05).
[2] 張宜清. 分層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才智. 2017(24).
[3] 王芳. 讓小學數學教學煥發出“活力”[J]. 科技經濟導刊. 2017(23).
[4] 李慧. 農村小學中數學教學信息技術應用初探[J]. 才智. 2017(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