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校玉
摘 要:傳統英語教學方法改革在新課改中將TPR法運用于中學英語口語教學實踐,并不斷推廣,實施 TPR 教學方法以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逐漸濃厚,課堂氛圍活躍,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教學效果良好,學生的口語水平有大幅度提高,很好地達到預期的英語口語教學目標。
關鍵詞:TPR教學法;英語口語;中學英語;教學情境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33-012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3.075
TPR教學法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James第一次提出來的,即全身肢體反應教學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該方法是在發展心理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將語言與行為融為一體的教學過程,通過教師的肢體動作和標準的語言對學生進行英語口語訓練的特有方法,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的潛力和興趣,也能夠使枯燥乏味的外語學習形象化、趣味化,提高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的積極主動性和課堂參與度,收到傳統英語教學難以達到的教學效果。
一、TPR教學法在中學英語口語教學中的重要性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課程,學生普遍感覺學習比較困難,學習興趣不濃,學習枯燥乏味,尤其對于農民工子女較多的中學,學生英語水平相對薄弱,若采取傳統的英語口語教學方法進行授課,教師仍然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卻是被動接受,更有甚者部分學生已經脫離了課堂,教師忽略了英語口語是一門語言應用類課程,需要在具體語境中體現,強化語言應用能力培養,師生互動缺失,學生普遍感覺比較吃力,“啞巴”英語現象嚴重,部分學生也逐漸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
然而,隨著學校推動教學改革以來,TPR法備受各位中學英語教師的青睞,大家都紛紛探索并引入新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中不斷實踐。由于該方法注重外語語言學習的應用性和實踐操作性,強調學生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去學習、接受和領會,而不是單一地學習一個個句子。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有效融入肢體語言,充分運用熱身操、分組游戲、角色扮演、師生互答等方式,并且要多借助于多媒體輔助技術,對學生從視覺和聽覺等方面給予沖擊,全面調動學生學習外語的積極性,鼓勵大家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做課堂教學的主導者,探索英語語言學習的真諦,逐步掌握英語的基本語言知識,重點強化口語應用技能,提升口語表達和英語綜合能力。
二、TPR 教學法在中學英語口語訓練中的應用與實踐
(一)TPR課堂教學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上好精彩的一節課,扎實的課前準備是必不可少的。教師要認真備課,不斷根據教法加工教材,理清授課基本內容、重點和難點,抽提本節課主要培養目標和口語應用能力,充分做好授課前準備工作,搜集好相關素材,下載相應的歌曲,制作精美的PPT,備好道具,完成對課堂教學過程的完美設計。德國著名的教育學家Diesterweg曾經說過:“教學藝術本身不是為了傳授,而是激勵、喚醒和鼓舞。”可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是教師的關鍵所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尤其導入環節作為課堂教學的第一個過程至關重要,導入比較理想,將學生興趣引入課堂教學,整個教學過程就會事半功倍。因此,教師可結合一些TPR動作導入新課,常用指令動作如follow me, bands up, hands down, wave your arms,bend your lees等,與學生間不時的互動,通過語言和肢體并用的方法引導學生很快融入課堂學習,使每一位學生要學會動口,營造出輕松、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
(二)TPR法創建學生課堂英語口語交際平臺
在課改下的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應充分利用TPR法為學生創建口語交流平臺,根據課程內容、重難點及教學目標創設不同的口語交流情境,并付諸肢體語言,進行完美演繹。在課堂教學中采取多樣化教學手段,充分利用多媒體現在教育技術和教學卡片,設定交際情境,安排口語交際任務,使學生完全融入角色。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根據教學內容進行英語戲劇表演、英語演講、情景角色扮演、分組競賽、提問交流等,教師既可以參與學生表演,也可以作為學生團隊的裁判,以生動形象的語言情境和肢體語言,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和臨場應變能力。例如,在學習Can you come to my party?單元時,學生在掌握了基本生詞和一般現在時的句型用法后,在班上組合幾個學生團隊(六人一組,注意好、中、差學生搭配)在教室中間進行“老師邀請大家參加生日聚會”的表演,六位學生抽簽選出一位學生扮演教師,分別邀請小組另外五位同學,隨后創設“party”現場交流情境和角色扮演,學生不但要用標準流利的英語交流,同時還要輔助各種肢體和手勢動作,使得表演更加完美生動,隨后其他各組作為裁判團隊評選出每組的最佳選手。結合教材的不同內容設計不同的英語口語教學情境,充分融入TPR教學法,不僅為學生構建英語口語交流的平臺,提供英語口語訓練機會,而且養成了學生自覺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三)TPR法融入英語口語訓練第二課堂
英語口語訓練的課堂時間是相當有限,教師不可能為所有學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機會,課堂只能為大家設計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開闊視野,調動學生積極性。但是,僅僅依靠課堂時間想學好英語口語,使每位學生都盡情展示,時間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學生要以TPR課堂教學為指引,在課后不斷對課堂進行延伸,有效利用課余時間開展英語口語第二課堂,如開展“英語角”活動,每周固定時間提前設定主題,組織學生用TPR法進行英語交流,既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生活,鍛煉了英語口語,也培養了學生的膽識及團隊意識。
總之,將TPR教學法融入英語口語教學適合中學生的心理發展特征,符合現代素質教育的要求,使得英語口語教學更加生動形象,激發了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轉被動為主動,切實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和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 嚴佳佳. TPR教學法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34(7):76.
[2] 潘薇,王海莉,王敬.淺析T PR教學法在實際教學中的運用[J].才智,2015(7):14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