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
【摘 要】目前,就初中化學學習而言,我們的主體作用在自學中得以完美體現,自主學習產生的積極影響也已開始漸漸顯現了出來,同時也被寫進了課程要求之中。本文就從我們學生的角度出發,以初中化學課堂為主要切入點,對自主學習的方法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化學 自主學習 老師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9.167
我們學生是整個教育活動開展的關鍵,若對教育的本質進行深入分析,不難發現我們學生的主動參與是極為重要的,即老師經常提及的“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就我們學生的自身發展而言,因為主體意識的形成和主體參與能力的養成顯得十分重要,所以初中化學學習的重心應放在知識結構體系的建立之上。為此,我們應該盡可能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之中,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來對知識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究,以便讓課本上原本靜態的知識結論得到動態的學習。
一、迅速融入問題情境
在初中化學的課堂教學中,我們的學習將受到教師全面細致的引導。一般而言,教師會用心創設出良好問題情境,讓我們能夠迅速的進入到學習的狀態中去。如果一開始在學習新知識時,就被輕松、愉快、和諧的氣氛所感染,那么,我們就會被化學的學習興趣成功的喚醒,這樣我們才能夠更為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之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初中化學的學習過程中,老師所能起到的僅僅是輔助的作用,而進行學習的主體是我們自己,在老師創設了良好的問題情境之后,我們要順著老師的引導融入到問題情境之中,以此來更好地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這樣才能在自主學習中完成初中化學知識結構體系的建立。
例如,當老師在向我們教授“二氧化碳”的相關知識時,講到了二氧化碳的基本性質,教師為了讓我們能夠更為直觀的了解二氧化碳,會通過諸如“將燃燒的火柴放進充滿二氧化碳氣體的集氣瓶中”“向點燃的蠟燭傾倒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氣體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之類的課堂小實驗,以此來向我們展示二氧化碳的一些特性。此時,我們要做的不僅是看教師所做的隨堂小實驗,而是要順著教師的問題引導來結合課本思考其中的具體原理,以便能夠將二氧化碳的一些基本特性歸結攏來,最終建立起與之對應的化學知識結構體系。
二、努力嘗試自學
當我們在對初中化學的新課進行學習時,不要光想著要讓老師提供無微不至的引導,還要稍微嘗試著進行自學,以便能夠更為主動地去獲取知識。此時,我們只要求老師告知本節課所要進行學習的內容,而不必給出提示或者引導,由我們自己來根據老師給出的學習內容確定具體的學習目標,再以學習目標為引導仔細的研讀教材,以此來使我們逐漸形成相應的主體意識,這樣我們才能養成一定的主體參與能力。
例如,老師在進行“乙醇”這一節的教學時,我們就可以要求老師不要對教材內容進行講解,而是直接給出相關的預習目標即可,這樣老師就將諸如“飲用酒的主要成分”“飲酒的壞處”、“工業酒精和飲用酒的區別”等問題拋了出來。此時,我們就要對這些貼近于生活實際的問題進行不斷地探索,通過對教材的自學來獲取到問題的答案,再結合日常的生活經驗使答案得到進一步的豐富,隨后才能在后續的課堂討論中表現得更為積極,這樣我們的自學能力就得到了有效地培養。
三、積極討論和交流
由于我們相互間的知識儲備和學習能力不同的緣故,通過自學所掌握的知識存在深度和廣度的差異,所以老師會組織小組討論和班級討論,以便讓我們進行適當的討論和交流,以此來將我們的群體作用予以有效發揮,使我們相互之間能夠期待啟發和互補的作用,讓我們對初中化學知識的認知程度得以進一步加深,并將個人對知識的認知拓展成為班級內全部成員共同認知的結果,使得個人學習的成果得到最大化的利用,進而我們積極參與交流也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當我們參與到了討論和交流過后,就會形成相互間的良好合作學習,使得老師能夠對我們學習過程中的錯誤進行集中糾正。同時,隨著我們在班級集體學習活動中的積極參與,不光是化學知識得到了有效地鞏固,還使參與意識和表達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強。這樣,老師的主導作用才會在教學中得到進一步的發揮,從而我們對知識的接受和學習會變得越來越主動,使得學習能力在不斷地自主學習中得到了有效地提升。
例如,我們在對初中化學的相關知識進行學習時,需要對教材中的課后練習予以完成,部分練習題我們通過簡單自學就能夠順利地予以解答,而部分練習還需要輔以實驗才能獲得解答,那么我們就要按照老師的指引來進行實驗,再通過討論和交流來對實驗進行全面深入的總結,最終才能獲得正確的答案,以此來讓自主學習成為可能。
四、跟隨老師的精講思路
在初中化學的學習中,我們學生通過自學和討論互助可掌握其中絕大部分知識,但是還會留下一些沒有掌握或無法完全掌握的內容,再加上為了照顧一部分學習能力水平較差的同學,教師還會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精講,以此來對我們起到有效地點撥作用,使我們的學習思路得以理清,從而我們的認知結構才能在知識脈絡的清晰呈現中得以更好地形成,這樣我們的認知結構體系建立就會變得順利起來。因此,當教師在進行自身的精講的時候,我們不管是否已經掌握了該部分知識,都要對老師的精講思路進行跟隨,這樣我們的自學能力才能得到有效地培養,自主學習也才能得以真正的落實。
如當我們在對“二氧化碳性質”進行學習的時候,雖然通過討論和交流能夠將二氧化碳幾乎所有的性質歸納出來,但是還是會有一些不可避免的遺漏或不足。此時,若老師能夠及時的施以點撥,通過精講來對進行相關知識的梳理,那么我們就能夠更好地領悟“二氧化碳性質”的相關知識,最終達成運用所學的初中化學知識來解決實際生活中問題的目的。這樣一來,在我們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初中化學知識才會變得“活”起來。
總之,要做到對初中化學進行自主學習,需要經歷一段極為漫長的過程,這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重要任務。我們要在老師的引導下將主體性作用予以更好地發揮,在老師營造出來的良好學習氛圍中更為積極主動地去對知識進行探索,這樣才能夠讓自主學習得以順利實現。
[指導教師:王丹]
參考文獻
[1]吳永明.初三化學學習策略訓練的實驗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2.
[2]張存山.淺談初中化學學習的科學記憶法[J].化學教學,2011(2):18-20.
[3]宋金翠.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的初中化學自主學習實踐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