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桑羅布
摘 要:與其他地方相比,西藏教育起步較晚,經濟、文化、環境相對落后。西藏初中化學的首要任務是把化學名稱,儀器名稱,各種術語等以漢語的方式傳授給學生,讓他們融會貫通,熟練應用于生活和學習,只知道淺顯的術語名詞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要讓學生通過漢語輕松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想法。由此,筆者總結了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分析了解決對策。
關鍵詞:初中化學;藏族地區;教學問題
化學教學是基于實驗的教學,獲取化學知識的重要手段是實驗,教科書是老一輩通過無數次實驗總結出來的,化學也是生活化的學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如果能充分利用這一條件,可以提高學生對化學的興趣,既能提高學習吸收率,又能提高生活技能。在西藏地區,化學教學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筆者總結了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加以分析,希望對西藏化學教學做出貢獻。
1藏區初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師資力量不穩定
與其他地方相比,西藏教育開始較晚,經濟、文化、環境相對落后,老師水平不均衡,第二學歷比例較大,文憑注水程度高,雖然學歷要求可以達到,但是由于地理環境艱難,生活條件差,使許多外地老師身體不適,許多教師因為氣候原因和醫療條件不到位而提前退休,而大多數本地教師沒有受過高等教育,受過高等教育的教師卻不愿意,再者西藏偏遠地區,地處偏遠,教師接受再培訓和再學習的機會小,與當下教育知識技能存在很大的滯后,因此,師資學歷、文憑以及師資培訓力度造成了西藏師資不穩定的綜合原因,尤其是對于化學而已,教師力量更是缺乏。
1.2學生難吸收
學生能否高效學習,首要條件取決于教師的責任心,其次是學生的教學水平接受能力。由于西藏缺乏化學教師,所以學校教師的壓力越來越大,學校教學質量大打折扣,有時會出現教室不夠,課程難以成功開展,學生缺課的也多,所以學生在學習中的困難也不能得到解決和消化,并且西藏地區,讓孩子上學的教育觀念不強,家庭的小農思想已經早婚制等都限制了化學教學的成功開展。
1.3化學實驗易發生事故
如果在課堂上,學生無法掌握教學內容,在做實驗時,常常會導致操作不當,從而導致實驗事故的發生。例如,氫氣的點火應首先測試純度,但如果學生在利用鋅和鹽酸發生反應產生氫氣的實驗中,當鋅粒子反應完成后,打開反應器塞子并重新裝入鋅粒子,塞上塞子就點火,會導致儀器爆炸,這是因為學生違反了點燃氫氣之前,需要測試氫氣純度的操作要求,實驗過程中打開塞子裝鋅粒跟實驗開始時裝鋅粒子一樣,都會導致反應器進入空氣,氫氣和氧氣混合,點燃會發生爆炸。
2解決對策
2.1提高師資力量
老師的責任是教書育人,如果自己的水平不能達到,教育別人更難,為了提高西藏師資力量,要改革教學方法,增加師資培訓。教師應結合以往優秀的教學經驗,借鑒國內外先進的化學教學方法,參與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水平,全面改變“滿堂灌”、“題海戰”、“黑板上做實驗”的落后教學法,而應該以啟發式教學為指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教授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提高自我學習能力。通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
2.2開展情景教學,讓學生更容易吸收
現代學生喜歡放松、愉快的教室環境,老師可以總結一些化學相關記錄、故事,在課堂上,與學生分享,每一個動人的故事將使學生更快地進入角色,觸發他們更大的學習樂趣,從化學科學的歷史等方面,引發學生的興趣,在一定的人文知識的背景下和良好的精神取向以及積極的價值判斷下學習,學習效果不言而喻的得到更大的提升,如:教學《空氣的組成》,以在介紹各國的科學家如何通過不斷的實驗探索,發現空氣組成的科學精神后,再引進新課題;另一個例子時:學習鹽時,通過講述侯氏制堿法及其為純堿和氮肥工業技術的發展做出了杰出貢獻的人物的故事,吸引學生,提高積極性和興趣,也可將當下時事新聞政治融入教學過程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做好實驗,防止事故發生
化學實驗本身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教學情景,變化多彩的實驗現象使學生驚訝、驚奇和困惑,也使學生對知識有濃厚的興趣,渴望獲取和探索新知識。如:在學習“中性反應”時,可以讓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在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無色酚酞試液,溶液變紅,然后讓學生帶著疑問翻書學習,結合上一節堿的知識要點,在溶液中繼續加入鹽酸,溶液的結果逐漸減弱,紅色漸漸退去直到原來的無色,這樣神奇的變色過程無疑會讓學生興致高漲,充滿疑問和好奇,讓學生在與老師的教學中觀察實驗操作和實驗現象,然后掌握新知識并解決問題,讓學生對知識和課程的理解深刻、透徹。而在化學實驗時,必須規范化操作,提醒學生注意事項,老師必須出現在操作現場中,實驗前必須熟悉知識以防止實驗事故。
3結語
總之,西藏化學教學中,教師應該認真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使學生由情入境、情境交融,在教學過程中,每一課的成功都是教師創造性工作的結果,重視學生的主導地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創造最佳教學環境,使學生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中學習,提高了化學課堂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吳梅.新課程背景下北碚區初中化學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的適應性研究[D].西南大學,2007.
[2]董德偉,袁莎莎.淺談甘孜州藏區初中化學素質教育[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7(11):141.
[3]張朝剛.讓化學在生活中發光——淺議藏區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J].考試周刊,2016,(66):15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