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雪娟
【摘要】數學教學中,我們要想在復習中取得實效,就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每個學生發光發熱,各取所需。因此,調控復習課的課堂教學顯得相當重要。
【關鍵詞】對子 學習 小組合作 互動 激勵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0-0112-01
在數學復習課的教學中,我們常會遇到很多狀況,比如說通過復習,某個知識點一些學生已經完全掌握,但部分學生還是不知所以然。這時,教師要繼續復習,就不知如何調控課堂了。要提高學生復習效率,就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每個學生盡情地發光發熱,各取所需。三國孫權曾說過“能用眾力,則無敵于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畏于圣人矣。”那么,在數學復習課中,應如何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呢?
一、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確立對學學習對子
學習對子的確立,需要花費很多的精力,有主觀和客觀因素。確立對學對子,先將學生分成好(A)、中(B)、差(C)三類,然后先全力照顧C類學生,保證C類學生有一個優秀的輔導平臺。因為一個集體的成績,是直接受C類學生的影響,若能大幅度提高C類學生的學習成績,總體成績就有保障了。
(1)客觀上從個人成績上搭配。主要是這樣安排;從A類學生挑選人才分配到C類學生的。B類再細分,也就是A類搭配C類,B類再分成兩個層次,也是由老師分配搭檔。
(2)主觀上從個人情感上搭配。學生一起學習和生活多年,一定有了自己心愛的小玩伴,教師平時要善于觀察,從而掌握學生之間的感情,為他們能在一起學習提供方便。兩個小伙伴能被安排在一起學習,學習的勁頭有多大,學習效率就會有多高了。所以學習對子的搭配既要考慮成績,又要考慮情感,是一門很大的學問。
二、做好對學學習中的課堂調控工作
在數學復習中,要讓每個學生都能掌握所學知識,是一個很大的難題,畢竟班中的學困生需要一定的輔導,運用對學可解決這個難題。例如,今天要復習的是用百分數解決問題,通過一輪的復習后,A、B兩類學生基本全部掌握,但C類學生還是一知半解,這時候,對學就可以產生很大的作用了。具體做法就是利用數學課,安排對子坐在同一個座位上,A類學生帶C類學生,B類中兩個學生互學,各自取長補短。這個學習環節中,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對子學習的內容針對性要強。
(2)掌控對學的方式方法。
(3)落實對學后的及時反饋工作。每個對子完成學習任務后,兩人一起來到講臺,跟老師匯報學習情況,輔導與被輔導學生均要匯報,老師做登記工作,做到心中有數。之后還要到老師處進行測試,只有測試過關,才能完成任務并得到老師的印章獎勵。
總之,對學是一種學問,只有在老師強有力的調控下,方可順利進行。整個學習過程,既要考慮學習的效率,又要顧及學生的學習情緒,兩者兼顧,才能相得益彰。A類學生在輔導過程中,能將某個知識點進行梳通、整理,通過講解表述,不僅僅能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更能鍛煉學生思維的拓展。B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既可接受對未掌握的知識進行二次教學,又能對以往錯失知識進行補充,兩類學生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發展。
三、對學學習的激勵機制
在對學學習中,由于學生的年齡特征,個人情感因素等,導致學生偶然會產生厭學情緒,這樣嚴重影響了對學學習效率,所以對學學習一定要在適當的時機進行,要使學生在對學學習中表現出色,提高學習效率,老師制訂的學習激勵機制就顯得相當重要。利用好每個對子的學習互動卡,對子互相學習時,老師要不斷巡視,并對表現優秀的對子在互動卡上進行印章的獎勵。
這個互動卡主要與學校每月的“金穗”少年評比活動掛鉤。對子獲取老師獎勵的印章數量最多者就直接推薦到學校的“金穗“少年評比,所以學生對老師獎勵的印章是很在乎的。互動卡片每月統計一次,統計后就用筆劃掉印章,下月重新統計,如此類推。
四、重視對學后的效果
學生在老師有計劃、有組織的安排下進行對學后,那么學生學習的成績有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這時候,老師跟蹤對子的學習成績就很有必要了,通過對子的學習成績對比,可以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復習期間,要重視每次的數學模擬考成績,我們可以以“對子”的成績進行橫比和縱比。例如,在某次數學模擬考試后,讓對子計算兩人的平均分,用這個平均分跟班的平均分比,如果達到班的平均分,就可以獎勵印章,還可免去當天作業。再次就是跟對子上一次的模擬考平均分比,看進退步情況來進行獎懲。要是橫比和縱比剛好是一正一負,那就算出相差值來比較。既可以得到獎勵,又能免去當天的作業,學生當然就志在必得啦!所以他們自然就會想方設法提高兩人的成績了。只要模擬試卷發下來,全部的“對子”就會快速的計算相關數據,A學生還會馬上翻看自己輔導同學的卷子,看他們錯在哪里?怎么會出現這樣的錯誤?在對學中,就會做到心中有數了。
萬人操弓,共射一招,招無不中。對學是通過捕捉學生的心理特征、年齡特征所開展的數學學習活動,經過長時間的實踐,學習效率是高效的。有效的對學學習充分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呵護學生自尊心,培養學生樂于合作、勇于創新的精神,讓學生輕松掌握知識、收獲友情,是較為值得推廣的一種教學手段。
參考文獻:
[1]學校“金穗”少年評比方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