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桂歡
摘 要:縱觀三年級的語文學習,它的課程一下子變得難了,需要記憶、背誦大量的漢字和詩詞,積累優美的詞句,習作從段到篇,還有綜合實踐活動等。所以學生在學期末的復習中,要復習的知識較多,如何才能更高效地進行復習呢?嘗試把小學合作學習中的互助復習法引進課堂,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復習能力。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三年級語文;復習運用
一、基本要義
互助復習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積極的互動,共同完成一個復習任務,從而提高復習效率的教學策略。
二、教學流程
根據互助復習法的基本要領,我在原有的小組合作策略的基礎上,梳理了教學程序,歸納為“組建小組、布置任務、檢測評估”這三個階段進行學期末的總復習,具體操作如下。
(一)組建小組
1.小組建立
在小組分組中,我遵循小組合作成員應異質性的理念,從學生的學習成績、人際交往能力、協調組織能力、家庭資源等作為分組標準,盡量做到優、中、差生組合,在任務安排中給他們提供不同層面的鍛煉機會,使各個層面的學生在能力上都得到提高,最終獲得學習的成功。
2.設置評價體系
小組合作學習中小組獎勵和個人責任對于學生獲得基本技能和知識十分重要。因為,在小組中應通過機制使學生努力參與到合作完成復習任務中去。對此,我設置了一個評價體系:當小組完成任務時,可獲得加分獎勵,在學期末評選優秀小組,使學生在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務的同時,還督促和幫助小組成員完成學習任務。
(二)布置任務
1.資料整理
三年級下冊要復習的知識點較多,因此,我借用思維導圖整理了三年級下冊的語文復習內容。如圖:
2.學習任務
在小組成員中,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態度都不同,如何讓學生按部就班去完成復習任務呢?這時,老師任務、小組任務及個人任務的確立顯得非常重要。
(1)老師任務
教師每天都要了解各組的完成情況,定期評價小組的復習情況,并作出相應的指導,保持小組活動的有效性。
(2)小組任務
小組成員要盡快完成任務,爭取獲得小組的獎勵。其中,小組長要每天檢查組員的完成情況,并向老師匯報小組復習的進展程度。如做得又快又好的組員要幫助做得慢的組員,實行一對一幫扶。
當一組提前完成了,可幫一些較慢的小組,從而達到全班共同完成的目標。
(3)個人任務
合作學習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因此,在互助復習中,每一個小組成員都應承擔相應的復習任務,如要求每個人要每天抽空完成其中的一至二項,爭取以最快的速度獲得個人獎勵。完成后要幫助組里的其他成員,使小組獲得最多的獎勵。這樣做既保證了個人學業成績的提高,強調學生在所承擔的責任,又加強了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
(三)檢測評估
合作學習中對于學生學習質量的評價,主要是以測驗來進行,同時也兼顧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表現等。所以在小組互相復習中,我根據班里的實際情況,采取了兩種檢測方式來驗證小組互助復習的有效性。
1.調查問卷
在學期末的時候,我設計了一份關于小組合作學習情況的調查問卷,并安排了班里的同學用15分鐘的時間進行作答。
在收集了問卷后,我利用統計軟件對每一項內容進行分析,其中第5點、第7點和第8點的數據,我把它用圖表的方式來展示。如圖一:
第5點:你一般在什么方面喜歡運用小組合作學習來完成?(圖二)(可多選)
第7點:在小組合作期末復習中,你用了多長時間來完成學習任務?
第8點:你認為小組合作學習對你學習有幫助嗎(圖三)?
從這三年圖表中,得出了一個很重要的信息,就是21項的復習內容,學生用了互助復習法,大部分學生用了很短的時間就能完成任務,有一部能力較差的學生,也能在一定時間里按要求完成復習內容。在互助復習中,他們感受到合作學習對自己的幫助及其中的樂趣。
2.期末的檢測
在2016學年第一學期的三年級語文期末檢測中,試卷分為三大部分內容,分別是基礎知識、閱讀及寫作。學生的成績獲得了一檔。仔細分析試卷的得分情況,如下圖:
(1)期末考試成績統計(如表)
(2)期末考試各大題得分統計(抽一個中等水平的班級統計:樣本數:42人)
從試卷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第一題的基礎知識得分率是很高的,這可以看出,在學期末的互助復習中,同學們在互助互幫中,各個層面的學生知識方面都得到了提高。
三、教學小結
維果茨基說:“孩子們今天在一起能做到的事情,將來他們自己也能做得到。”所以,互助復習在班級里繼續開展,將有利于學生日后的持續發展。最終使每一個人在可能的范圍里成為學習的強者。
參與文獻:
[1]劉玉靜,高艷.合作學習教學策略[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8).
[2]馮旭初.全腦激發的高效課堂[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8(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