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陽
摘要:高中數學教學內容和初中數學教學內容相比較而言,難度提高了不少,很多的初中生在步入高中的學習之后無法快速適應這種難度較高的數學知識學習,這樣就導致了部分的學生的成績不理想,甚至失去了學習的興趣、信心,從而導致了學困生現象的出現。在高中階段數學教學的過程當中,學困生現象的出現給我國教育事業帶來了嚴峻的挑戰,一方面影響著教學進度,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素質教育的實施。本文首先闡述了當前我國高中數學學困生的狀態;其次分析了高中數學學困生產生的原因;最后探討了高中數學學困生的轉化策略[1]。
關鍵詞:高中數學;學困生;轉化策略
高中數學,旨在開拓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數學知識以及數學思維的運用能力。和其他科目相比較而言,高中數學的學習要求學生有較高的思維能力,應用能力,并且在高考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所以數學這一課程,一直以來都是一項重要的教學任務。但是,由于高中數學學習階段對學生的要求較高,所以就導致了很多學困生的出現。當前,在新課標標準下,素質教育逐漸成為當代教育的主流教育觀念,因此,高中數學教師應重點對學困生的成因進行分析,制定科學合理的轉化策略,全面提升高中數學的教學質量[2]。
一、當前我國高中數學學困生的狀態
所謂學困生,就是指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學習困難程度較大的學生。而高中數學學困生,則就是指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由于難度較大,無法適應高中數學學習的學生。當前,在新課標標準下,作為高考的必考課程,高中數學學習的難度也越來越大,而且學生之間的學習成績也存在明顯的差距。所以,學困生的轉化問題也應該得到老師、家長的高度重視[3]。當前,越來越多的初中生踏入高中繼續學習,由于學生數量的大量增加,學生的學習水平、能力參差不齊,傳統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學模式逐漸落伍,教學水平出現了大幅的下降,因此,導致了學困生的數量呈上升趨勢,對于難度較高的數學而言,也更是如此。
二、高中數學學困生產生的原因
當前,我國高中數學學困生產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自身的原因。第一,部分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在高中數學學習的過程當中,如果學生對于這門課程提不起學習的興趣、缺乏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求知欲望不足、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這樣一來,就導致了偏科現象的產生。第二,部分學生沒有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如果學生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那么,學習起來必然會感覺到吃力,盡管付出了較多的努力,可是學習成績卻沒有提上去,從而喪失了學習的信心,導致成績下降。第三,的學生存在不良心理。由于高中數學對學生的要求普遍較高,所以,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難免會受到一定的挫折,如果此時學生沒有積極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再加上緊張、恐懼、焦慮,等不良因素,極易導致學生出現厭學的思想,制約了學習成績的提高[4]。
2、家庭環境的原因。第一,家長教育方式的影響。家長的教育方式,極大的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成績,部分學生家長在教育學生的時候,往往會采用簡單粗暴的方式,例如:責罵,體罰等,研究表明,家長這種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極大的影響著學生的情緒,進而導致了學習成績的下降。第二,家庭環境的影響。當前,部分學生在高中階段仍處于走讀的狀態,部分家長經常在家中開展娛樂活動。
3、教育的影響。當前,在新課程標準下,高中數學教材的內容較多,而且要求較高,和初中教材相比較更加嚴謹、抽象,高度體現了數形結合、整體換代的數學思想。但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大多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仍然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滔滔不絕,根本沒有顧及到學生的接受情況。甚至還有部分教師為了加快教學進度,根本不管學生的學習基礎。這樣的教學方式、方法,讓學生感覺到數學很枯燥、無味,難以提起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甚至最終放棄數學學習[5]。
三、高中數學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根據對上述影響因素的分析,對如何進行高中數學學困生的轉化提出幾點建議:
1、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高中數學學習的過程當中,教師應合理的安排教學內容,將高中數學的趣味性、數學的魅力,進行充分的展示,同時,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奧秘之處,充分調動學生對于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在學習中充滿探索精神,重新燃起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提高高中數學的教學效果。
2、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對于學困生來說,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以及互幫互助,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幫助學生樹立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所以,在日常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努力營造一個輕松、有趣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數學知識。同時,還應鼓勵學生之間互幫互助、互相溝通交流,從而幫助學生提高數學學習成績。
3、消除學生的不良心理。研究表明,數學學困生通常具有厭學的心理,而且對教師有一定的抵觸心理。所以,基于這種情況,教師應敞開心扉的和學生之間進行心靈、思想溝通,消除學生的不良情緒,促進學困生對于數學的學習。另外,教師還應該加強自身的修養,在教學過程當中,應避免使用帶有侮辱性的話語,多采用帶有鼓勵性的話語,以此來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學困生的數學學習成績。
4、改善家庭的教育環境。良好的家庭環境,能夠改善學生的學習狀態,家長應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在教育的過程當中,應盡量避免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積極和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內心的想法,努力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同時給予學生正確的知道,幫助學生早日脫離學困生的行列。
四、結語
總之,數學學困的產生有眾多方面的原因。作為教師,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有必要幫助學生、鼓勵學生、尊重學生,為學生們創造一個溫馨、和諧、有趣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們去體驗到數學的魅力、奧妙之處,改變學困生的精神面貌和學習態度,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 梁登科.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策略[J].甘肅教育,2014(22).
[2] 盧世華.芻議高中數學“學困生”的形成與轉化[J].新課程學習(上),2013(03).
[3] 覃啟芬.學困生成因及轉化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5(08):77-78.
[4] 孫鵬剛.高中數學學困生成因及轉化策略淺析[J].中學時代:理論版,2013(7):9-10.
[5] 張振偉.淺析高中數學教學中學困生成因和轉化策略[J].學周刊,2014(24):7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