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帆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深化改革,高中方面的教學內容不再僅僅限于關于語言表達、寫作技巧等方面的培養(yǎng)。而是更加注重語文教學中的傳統文化的滲透,在高中語文教學時,不只是知識的一種傳授,更是讓學生體味傳統文化的一種形式,這可以有效的提升他們的文化素養(yǎng)。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傳統文化;滲透
高中語文教學在中學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部分,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語言能力和基本素質。所以在現代的教育中,人們對這項教育非常關注。在教育改革中,不僅要對教學方法和教材內容進行改革,提高學生的語言和寫作能力等,更為重要的是要讓高中生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努力培養(yǎng)他們優(yōu)秀的品行。
一、營造良好的人文教學環(huán)境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不再是一種簡簡單單的語言教學,更是一種情感的教學,讓學生在學習一篇文章時有更加深刻的內心體驗。所以在教學中,不能只重視學生的成績的增長,更為重要的是他們的情感受到的熏陶。因為在學習過程中,情感真實的流露和實有所感才是一個人一生的財富。所以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首先要做到對教材進行深入的了解,對其中所體現的傳統文化和人文精神進行充分的思考。在進行語文教育中,把傳統文化融入其中。
傳統文化滲透到日常學生的教學中重要性,其實在語文教材中也可以充分的得到體現。在這其中不只是一些文言文或者古詩詞滲透著傳統文化的的底蘊,很多其他的文學作品也充分的體現出了這一點。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他自己本身在文章就引用了《西洲曲》,借此來表達當時自己的一種心境。這足以看出傳統文化對人們的影響。老師在講授這篇文章時,還可以引用周敦頤的《愛蓮說》和楊萬里的《荷花》等內容來進行講解,這樣荷花的整個形象會在學生的心中逐漸的豐富、立體起來,讓學生對這其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做到深入的了解,讓他們對這篇文章也更加感興趣。
二、開展傳統文化的課外活動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教學,不僅僅是為了陶冶學生的情操,讓他們對傳統文化有更加深入的認識,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yǎng),更為重要的是讓中國的傳統文化可以源遠流長。因此,只有在語文課堂上滲透傳統文化教育是非常片面的。學校應該組織學生多開展一些關于傳統文化的課外活動,特別是在一些傳統文化的節(jié)假日,要讓學生對這其中的文化做到充分的了解。比如,中國傳統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主要的為了紀念屈原,讓學生由此線索對端午節(jié)進行深入的了解。在這個節(jié)日中人們會吃粽子、劃龍舟,等等。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觀看劃龍舟的比賽,讓他們真切的體會到節(jié)日的氣氛,從而深入體會傳統文化的魅力。
三、充分的對作者進行了解
《孟子·萬章下》中曾經說過一句話,大致意思是,誦讀和背誦某人的詩篇,但是卻不了解寫詩的這個人是不行的。所以,學生在學習文學作品時,首先要對作者進行詳細的了解,對其當時創(chuàng)作過程中所處的環(huán)境和經歷進行充分了解。因為一文學作品的形成和作者的性情和人生經歷有著莫大的關系,其中會充分的體現出作者的寫作特點和情況特征等。比如高中學習李清照的詞時,語文教師首先可以讓學生對這位女詞人的生平進行詳細的了解。然后發(fā)現,其一生大致可以分成兩個階段。前期她的詞主要是描寫一種閨中生活的思想感情,或優(yōu)柔寡斷,或有閨怨。而在其后期的詞中,主要描寫的是一種自然景色和一種離別的相思之情,其主要體現的是一種懷戀。通過這樣的分析,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她的作品。
四、深入挖掘語文教材中傳統文化的內容
高中語文教材的內容本身都是精心選擇編排而成的,其中兼顧了質與美,而且在傳統文化的表達上,選擇的作品更加都是佳作。所以高中語文老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要對語文教材中所蘊含的傳統文化進行不斷的深入挖掘,將課堂的中心從以前只注重知識的積累方面轉移到傳統文化的教育方面上來。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為了讓學生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文章中所包含的傳統文化,可以讓學生對每篇文章都進行深入的探索,特別是其中所體現的思念、公眾價值觀和思維方式等進行深入的了解,從而來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比如老師在講到韓愈的《師說》一課時,老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來開展這一節(jié)課,在這其中,可以讓學生體會到,在傳統的教學中就非常注重正確的教學方法和尊師重道等傳統美德。在比如老師在講到司馬遷《鴻門宴》一課時,首先讓學生對司馬遷此人進行了解,對其所書的《史記》進行了解。明白其是紀傳體。而且因為司馬遷自己的經歷,其在書寫歷史時,本身就帶有自身的情感色彩,所以作品的文學色彩會更濃。然后讓學生對《鴻門宴》這段歷史進行詳細的了解,對這篇文章中各種人物和歷史事件做到清晰的了解,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讓學生對這段歷史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同時也體會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
總結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傳統文化,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陶冶學生的情操,對于學生的學習和長遠發(fā)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一定要制定出有效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精髓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使他們不僅對可以運用傳統文化來理解文學作品,而且可以不斷加深自己的感悟和體會,最終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質。
【參考文獻】
[1]陸紫秋.關于高中語文教育中傳統文化的滲透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5.1215:29+31.(2015-06-29)
[2]高原.探析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中國校外教育,2017.02:130+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