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勝雄
【摘 要】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很多學生看似對歷史課程很感興趣,但是因為教師的教學理念比較落后,或者學生的學習方式與方法不對,所以歷史課程的教學成效不夠顯著,影響了學生歷史學習成績的提升。因此,需要結合初中生歷史學習的實際,實施積極教學策略,就激發學生歷史學習潛能的相關對策進行探索。
【關鍵詞】初中歷史;歷史教學;學習動力;學習潛能
初中生通常都對歷史課程感興趣,但是由于學習壓力大,記憶負擔比較重,所以很多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學習很難保持持之以恒的學習動力和學習興趣,進而影響自身的學習成績和綜合素質的培養,有的學生甚至因此而“掉隊”。由于初中生正處在青春發育期,大多活潑好動,自律能力差,很難在學習上保持注意力集中,如果再對歷史學習不端正心態,沒有較強的學習動力,也就很難保持對歷史的學習熱情,個人的學習潛能也就很難激發出來,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多觀察、會應用、善總結,要把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動力和學習潛能看成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教學任務。
一、通過教學方式優化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動力
在當前的初中歷史課堂上,仍舊有一部分教師采取相對沉悶、單向和無趣的教學方式,這會讓學生的歷史學習心態變得更加消極,難以激發出學生在歷史課堂上的主體意識,也導致學生在歷史課堂上的動機不強,缺乏歷史學習動力。因此,初中歷史教師在教學中,要多采取積極性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讓歷史知識的表現方式更具體、更直觀、更形象,不僅能夠提供給學生一定的主動學習空間和時間,還能夠發揮學生的視聽作用,引導學生進入創設的歷史教學情境中,進而為學生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幫助他們逐漸建立對歷史課程的積極情感,并充分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和潛能。例如,在講到“紅軍長征”的歷史課程內容時,歷史教師應當減少強制性的背誦,多采取多媒體教學、體驗式教學等方式,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的感受紅軍長征的簡單,感悟“紅軍不怕遠征難”的精神,并最終內化成自身的一種積極情感,促進學生人文精神和素質的提升,進而將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潛能進行充分的激發。
二、通過趣味性教學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動力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由于知識點比較分散,學生強制記憶的過程會顯得相對枯燥、乏味,但經過歷史教師的加工、處理與整合,能夠變得更有趣味性,便于激發出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和潛能。同時,老師幽默、風趣的語言具有超強的誘惑力,不僅能調節學生的學習情緒,還能活躍教學課堂的氛圍,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這就是老師語言藝術的魅力所在。因此,初中歷史教師應該有意識的加強趣味性教學,引發學生充滿激情的開展歷史知識的學習。例如,在初中歷史的“中國古代史”的課堂教學環節,一味“念課本”是很多學生比較反感的,原因就在于很多學生在預習環節已經了解了各個知識點,甚至感受到了記憶負擔比較重,如果教師只是簡單重復教材內容,學生也就很容易失去學習動力和熱情,對此,歷史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插入一些趣味性比較強的歷史古代故事,實現教材教學內容的適當延伸,或者對古代歷史知識點進行歸類和總結,或者營造集體化學習情境,促進學生歷史學習的橫向比較和縱向聯系,這樣不僅能夠實現學生歷史學習時的積極互動,也讓學習過程變得更有趣味性、互動性,能夠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動力和潛能,可謂一舉多得。
三、通過知識應用價值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動力
很多學生對歷史學習之所以缺乏學習動力,原因就在于還沒有充分認識到歷史學習的價值,所以初中歷史老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體驗所學知識的應用價值,樹立“古為今用”的應用意識,以史為鑒,去解決日常學習中、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只有讓學生體會到歷史知識的用處,他們才會更愿意、更主動的去學習歷史知識,如此產生良性循環,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歷史求知欲,激發并培養學生的學習動力和潛能。比如,在“侵略與反饋”的歷史教學中,歷史教學的根本目標不是讓學生簡單的了解這段歷史,而是要讓重點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促進學生人文精神和歷史責任感的培養,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當前和平年代的來之不易,要珍惜當下的學習機會,以便將來更好的回報歷史先烈和社會。
四、通過分層教學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動力
在初中歷史課堂上,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比較明顯,在學習動力與學習潛能上同樣有著鮮明的區別。作為初中歷史老師,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在教學中要注重實施分層教學,重點激發學困生和落后生的歷史學習動力、學習潛能。對歷史基礎差的學生而言,老師在提問和作業方面可以相對簡單化,注重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成就感,使學生能夠很好的體會到歷史學習的樂趣,收獲歷史學習的成就感;對歷史基礎好的學生而言,老師在提問和作業方面可以提高難度系數,進一步促進他們對歷史知識的學習拓展與應用。同時,老師要注重多鼓勵和表揚學生,多關注學生身上的優點、閃光點,多鼓勵、多表揚學生取得的進步,進而充分激發學生對歷史學習的高漲熱情。
結語
總體而言,在初中歷史的教學過程中,初中生良好的學習態度、學習興趣以及正確的學習動機是學好本門課程的重要前提。因此,歷史老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要積極應用各種有效方法和手段,結合學生的興趣特點,深入挖掘學生的歷史學習潛力,讓學生多開展積極的、主動的歷史學習,讓學生帶著興趣和動力去學習,這樣學生的歷史學習效率才能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孟存民.對如何提高中學歷史教學質量的幾點探索[J].學周刊,2016(24)
[2]李曉寧.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培養策略分析[J].亞太教育,2015(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