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波??
青島濱海學院校級課題,編號:2014J18,課題名稱:大學英語立體化教學模式探究。
摘要:大學英語教學面臨諸多問題,改革勢在必行。文章從大學英語教學現狀出發,以青島濱海學院英語教學改革為例,探討了將課堂分層教學、課外社團、網絡平臺輔助三元互補,構建大學英語的立體化教學模式。
關鍵詞:大學英語;分層教學;課外社團;網絡平臺;教學模式
大學英語課程作為高校的一門重要課程,選修人數眾多,學生層次參差不齊。近些年來國內對大學英語教學尤為重視:研究大學英語教學的學者較多,也提出了可以借鑒的觀點;2003年教育部正式啟動了大學英語教學改革,2007年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明確指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使他們的今后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經濟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但目前大學英語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課題組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嘗試將分層教學、課外社團、網絡平臺三元互補,構建新型的大學英語立體化教學模式。
一、 大學英語教學現狀分析
筆者調查發現,目前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偏向。在課題組進行的一次“英語學習動機問卷”中,其中“您學習英語是因為要選夠學分”,有58.2%的學生選擇了“是”;“您學習英語是因為畢業的需要”這一選項中,有81.2%的學生選擇了“是”;“您學習英語是為了將來能找到比較好的工作”中,高達92.7%的學生選擇了“是”;而“您學習英語是因為喜歡英語”的選項中,有40%的學生選擇了“否”。
2. 教學模式陳舊,跟不上現代職業教育改革趨勢。在全國教改的大環境下,大學英語課程也進行了一定的改革,如進行了翻轉課堂、微課等改革嘗試,但是由于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設備落后、班額過大等因素,課堂上很難側重語言訓練,依然是以教師知識傳授為主的“填鴨式”教學。
3. 師資不足造成的大課堂及教師工作量加大。高校的連年擴招給大學英語教學帶來較大的壓力,師資嚴重不足,導致教學班人數眾多,由此導致學生課堂上的語言訓練機會減少。教師工作量大,導致教師沒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教改中。
4. 連年的教學改革導致大學英語的課時嚴重不足。近些年新一輪的大學課程改革主張壓縮課時,將時間還給學生。而培養計劃的修改權在專業學院,因此首先被壓縮的就是包括大學英語在內的公共課。大學英語課程多由每周6課時被壓縮到了每周4課時,甚至是2課時。在如此短的時間里要完成教材內容已經不易,更何談充分的語言訓練。
二、 大學英語立體化教學模式的構建
近年來英語教學的立體化教學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課題組在借鑒學習這些成果的基礎上,結合本校的實際,提出了課堂分層教學、課外社團和網絡教學平臺三元互補的立體化教學模式:
1. 課堂分層教學是中心。進入大學之前,學生有長達10年的英語學習時間,因此不同的學生英語基礎差異很大。因此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我們課題組將學生劃分成AB兩層,設計不同層次的教案,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因“層”而教,使教學內容較好地適合每個學生的要求。根據“最近發展區”理論,分層教學可使每個學生得到最好的發展。
2. 學習型社團是拓展和實訓基地。要想實現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第二課堂不可或缺。因為第二課堂是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第一課堂的輔助和延伸,是整個教學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的有效結合,可以彌補課堂時間短、教學班額大所導致的語言訓練機會少的問題。積極開展豐富的英語課外活動,可以讓學習者有足夠的實踐訓練機會,提高其聽說能力。英語的課外活動也必須有教師的指導和參與,但必須遵循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原則,充分利用單語教學的形式,創設語言環境。青島濱海學院大學英語課題組根據學生的要求和興趣,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社團活動,如英語角、英語演講、英文電影賞析、英文歌曲比賽等,這些活動形式靈活自由,主題受到學生歡迎,內容不受教學大綱和教材的制約,不同英語水平的學生都可以參加,因此在聽說能力的訓練方面,第二課堂比課堂教學有著更大的優勢。
3. 網絡平臺為補充和交流基地。為了解決教材知識面有限,且教材內容陳舊、學生不感興趣的問題,我校引入了Blackboard Learn系統(以下簡稱BB教學平臺)。BB教學平臺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拓展課堂教學。教師可以為傳統教學的課程增加在線內容,彌補傳統課堂教學的不足。將BB教學平臺和現有的傳統課堂進行有機的結合,開展基于網絡的各種輔助教學活動,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率,擴展課堂時間,進而提高整體教學質量。學生可以在BB教學平臺上自主學習、提交作業、參加測試,與教師和其他同學進行討論、交流等。因此,BB教學平臺對大學英語的教學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大學英語課題組充分利用BB教學平臺對課堂的補充優勢,將更多的師生、生生討論放到了該平臺上,學生和教師、學生和學生實現了零距離交流;同時利用外部鏈接工具,實現了BB教學平臺與其他網站的對接,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外部資源,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學生通過BB教學平臺上交作業,使作業的形式更加豐富和貼近“00后”的生活方式,根據課本的內容,課題組設計了對話、情景劇、歌曲、寫作等多種方式,學生可以通過文檔、視頻、音頻的形式提交作業,滿足了不同學生的個性需求。教師將一些基礎知識或者擴展知識放到BB教學平臺,利用該平臺的監督功能督查學生自學,不僅是對課堂內容的拓展,同時也是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
三、 大學英語立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
課堂分層教學、課外社團、網絡平臺輔助三個部分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課堂分層教學是中心,網絡平臺是補充和交流基地,課外社團是實訓和拓展基地。課堂教學和網絡平臺是輸入,課外社團是輸出。
1. 具體步驟
第一階段:課前自主預習。教師課前需要將要預習的任務上傳到BB教學平臺,包括課文的問題、難點、需要討論的主題、課堂需要補充的基礎語法知識(多數以微課的形式發布)等發布到平臺上,學生根據教師發布的內容完成課程自學。自學完成后需要完成教師在平臺上發布的檢測題,以檢驗學生的自學效果,系統會自動評分,并將分數記錄在評分中心里,以備期末核算成績用。
第二階段:課堂分層教學。A層和B層的同學分別在不同的時間上課。課堂以檢查學生自學效果和分組討論為主。檢查以小組為單位,形式一般為PPT匯報、對話表演、學生試講等方式,每組匯報完后有提問和教師講評環節,最后教師會帶領大家將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問題梳理一遍;討論主要是針對本課的熱點問題發表自己的觀點,這個環節是學生在充分理解所學內容的基礎上,分析問題并提出自己的觀點,加強批判性思維訓練,同時鍛煉聽說能力。
第三階段:課后復習鞏固。學生對課堂上教師指出的重點和難點進行復習鞏固,完成BB教學平臺上發布的作業并上傳提交。
第四階段:社團活動提高應用。在課題組的指導下,各個社團圍繞教學主題開展了豐富的活動,如根據課堂的討論進行辯論賽、根據課文的內容編排話劇、設計海報、演講等活動。我校大學英語課本共分八個單元,有八個主題,因此課題組要求學生每學期至少要參與八項社團活動,參與的情況由社團領導小組給學生評分和教師現場打分組成,納入最后期末考試的平日成績中。
2. 成績的核定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明確指出:“教學評估是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全面、客觀、科學、準確的評估體系對于實現教學目標至關重要。教學評估既是教師獲取教學反饋信息、改善教學管理、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依據,又是學生調整學習策略、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和取得良好學習效果的有效手段。”為了調動學生平時學習的積極性,課題組將以卷面分數為主的考核方式改為過程性和卷面各占50%。具體比例如下:
四、 小結
分層教學、課外社團、網絡平臺三元互補的新型大學英語立體化教學模式的構建,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課上、課下,線上、線下的師生和生生互動也使學生的情感交流得到滿足,避免了一些心理問題的發生。在實踐過程中,這一模式也存在一些問題,但是這一模式對英語教學的促進作用是明顯的。我們課題組會在將來的教學中將其不斷完善,并加以推廣。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2]王海燕,賈清艷.大學英語第二課堂語言實踐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中國報業,2011,(6):138-139.
[3]于雪,郭文娟,耿業英.BB教學平臺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青島濱海學院學報,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