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雁飛??
摘要:歷史是中學生了解古往今來的一門重要學科,通過歷史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從曾經的繁榮昌盛到弱小挨打的變化過程。在中學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是重中之重,然而傳統的填鴨式的歷史教學只會讓學生漸漸失去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因此改變中學歷史教學狀況,培養中學生批判性思維是歷史教師授課中迫需要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歷史教學;批判性思維;學生;培養
一、 引言
歷史凝聚著一個國家從古至今的智慧與創新,每個國家都有屬于自己的歷史,歷史是學生文化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門學科。教師在進行歷史教學的過程中不能依照課本生搬硬套,一成不變的傳授給學生,應該在授課的過程中增加批判性教學,以此來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傳統的歷史教學模式,很容易造成思維定勢的現象,無法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 批判性思維在歷史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 歷史學科的需要
人類在不斷進步發展的同時也在書寫著歷史,歷史已經成為過去必然存在的事實,是不可能再發生改變的,但是史書的編制由于編者自己主觀的意見,雖然想要還原歷史真相,但是也不能避免會出現對一些事一些人存在片面評價的情況,因此學生在進行歷史學習過程中如何正確客觀的對待歷史,從教材中獲得正確的歷史信息是需要學生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維能力,而這也是歷史教師教學過程中不容忽視的教學目標。
(二) 教育改革的需要
時代在不斷的進步和發展中,教育改革也是時代進步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適應社會的發展,傳統的教學方法大大局限了學生的思維,讓他們被動的接收知識。新時代的教育改革,要求教師是“用教材”而不再是“教教材”,并且新教材中也提供了大量的可供參考的“批判”觀點。例如在岳麓版八年級上冊《五四運動》中,對于“五四運動”的歷史地位,就列舉了史學界中的三種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是讓舊民主主義向新民主主義過渡;有人認為是新民主主義的開端;有人認為這依舊是舊民主主義。這種開放式的課程,就需要學生有批判性思維的能力,能夠提出自己的質疑,能夠在眾多不同的觀點中找出所需的信息。
(三) 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
社會的不斷發展是離不開人類的創造能力的,沒有創造能力社會將會一成不變甚至還有倒退的可能。學生在進行歷史學習過程中,不僅僅是汲取知識學會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將所學到的知識能夠靈活運用到現實中,能夠進行創造。傳統的歷史教學以記憶為主,學生大量的時間都浪費在背誦上,而不是積極評價和探索知識,這是不利于學生散發思維的。歷史教學中的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能夠充分發散學生的思維,讓他們能夠主動探索學習知識。
三、 分析批判性思維培養應注意的問題
(一) 選準問題
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是離不開歷史問題的,問題是提高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基礎,因此教師在進行歷史提問的時候一定要選準歷史問題,有些歷史已經做出了科學結論的就不要再讓學生進行討論,教師對歷史問題需要精心準備,才能夠更好的提高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岳麓版初中歷史七年級下冊“開運河 創科舉”案例:
師:對于隋煬帝開鑿大運河是功還是過歷來備受爭議,同學們可以根據教材的內容再結合自己的理解,來對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功過進行探討。
師:同學們翻到這節課的課后習題,歷代以來不少詩人都詠嘆過大運河,同學們誰知道這些詩人是誰又是如何詠嘆大運河的呢?我們來分組進行搶答,看看哪組回答的最多。
師:現在你們坐在教室里認真學習是為了以后能夠考上好的大學做準備,都說高考是每個學生的噩夢,在過去也有和高考相似的一個考試制度就是科舉制,大家結合課后習題和自己對書本的理解,來談談科舉制的作用。
(二) 預留思維時間和空間
教師在精心準備問題之后,應該留有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來讓學生進行知識的梳理和補充。批判性思維是一個獨立性的,需要學生結合課本和自己的理解來回答教師的問題,如果教師因為課堂時間而預留不足的思維時間和空間,只會讓教師精心準備的問題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
岳麓版初中歷史九年級下冊“偉大的十月革命”案例:
師:同學們經過了“偉大的十月革命”這課的學習,你們認為十月革命偉大在哪里?十月革命又有什么重大的歷史意義?
師:我們經過歷史學習之后都知道十月革命的領導者是列寧,那么同學們是如何看待歷史革命時期的列寧的?
歷史教師針對十月革命所提出的兩個問題,都是比較有深度,值得同學們認真思考,有助于他們提高批判性思維能力,但是同時教師也應該明白十月革命的發展過程是復雜崎嶇的,應該預留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思考,不能提出問題還沒有幾人回答就給出答案,這樣只會白白浪費一次提高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機會。
四、 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研究
(一) 創造情景激發熱情
對于學習,一個人如果沒有投入熱情只是心不在焉,雖然是在學習但是卻不會有任何成就的。歷史教材不斷改編,內容不斷增多,而且難度也越來越大,傳統的“導入新課-傳授新課-布置作業”的教學模式已經處于被淘汰的邊緣,這種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也無法激起學生的批判熱情,甚至會感覺歷史學科就是一門死記硬背的學科,對其產生厭惡抗拒之感。教師在進行歷史教學過程中,應該適時創造情景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刻的了解歷史,也能夠激發他們的批判熱情。
岳麓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下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案例:
師:同學們,今天在進行新課之前我們來看一部與課程相關的影片,你們猜猜會是什么影片?
師:同學們你們先看一下這節課的課后思考題,并且在觀看影片的時候思考“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這句話的深刻內涵。(教師停留幾分鐘隨后開始播放《開國大典》影片)endprint
教師采用別具一格的開課方式和設置疑問,能夠成功的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在進行《開國大典》影片播放時,學生帶著問題觀看電影,能夠激起學生的批判熱情。
(二) 教師以身作則
教師是傳授知識的領導者,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在歷史教學中至關重要,它要求的是需要懷有質疑的態度,不能百分百的相信課本相信教師所教授的,需要獨立思考,對于有質疑的地方需要及時提出來討論。教師在進行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過程中需要以身作則,教師應該多收集資料,拓寬自己的視野,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應該持有質疑的態度,不能對課本中的知識一味的贊同卻要求學生來進行批判,這樣是沒有辦法讓學生提高批判性思維的能力。教師以身作則,學生才會跟著教師模仿,進而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維的能力。
岳麓版初中歷史九年級上冊“鴉片戰爭”案例:
師:同學們都知道毒品的危害是巨大的,而中國歷史上有兩次關于毒品戰爭,那就是鴉片戰爭,兩次鴉片戰爭讓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被列強欺壓,簽訂多條辱國條約,失去大量的土地和白銀。我認為導致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是中國清政府閉關鎖國,處于自給自足的狀態,同學們,今天我們就來探討究竟是什么原因爆發了鴉片戰爭?
(三) 評價體系的建立
課堂是存在質疑聲音的地方,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應該鼓勵學生大膽提問,積極發現問題。針對學生提出的質疑,教師應該耐心解答,并且對于善于提出疑問的同學應該將其表現計入平時成績中,對他們進行一定的褒獎。教師不能在學生提出質疑的時候就拿出權威的態度,歷史課堂是需要“質疑的聲音”而不是“權威的聲音”。建立恰當的教學評價體系,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他們的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同時也能夠促進師生之間的關系。
(四) 基礎知識的鞏固
歷史是一門多重信息相互關聯的學科,學生必須要不斷的積累基礎知識,這樣他們才能夠對某件歷史事件做出一定的判斷,如果學生沒有一定的歷史基礎知識,那讓他們進行批判討論,簡直是無稽之談。
岳麓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冊“火燒圓明園和太平軍抗擊洋槍隊”案例:
師:圓明園內瑰寶無數,富麗堂皇,但是如今卻是一片廢墟,八國聯軍對圓明園進行瘋狂的掃掠,能帶走的就帶走,帶不走的就砸碎,砸不碎的就放火燒!同學們,你們能聯系之前學過的歷史知識來說說為什么八國聯軍可以如此肆無忌憚的火燒圓明園?
教師的這個問題,就需要學生知道兩次鴉片戰爭的背景、影響和發生原因的相關知識,這樣學生才能夠有依據進行討論。
五、 結束語
新課程新教育,社會需要新的人才,批判性思維能夠讓學生更加獨立思考問題,能夠根據自身所掌握的知識提出質疑,有著獨立的見解,而不是一味的盲目聽從別人的話。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能力至關重要,雖然如今歷史課堂中存在一些教學問題,但是相信在教師不斷的探索和研究下,將會在歷史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楊彩燕.批判性思維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實踐研究[J].求知導刊,2014,(20).
[2]武忠德.如何培養初中學生在歷史學習中的批判性思維[J]. 學園,2015,(15).
[3]周方.淺談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思維培養的重要性[J].教師,2015,(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