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深化,培養初中生地理核心素養,已經成為初中地理教學的重要任務。地理核心素養,是學生終身發展應當具備的基礎素質,也是學生適應社會發展必須具備的基礎能力,與學生未來發展息息相關。本文結合地理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提出了一些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策略,期望能不斷發展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地理;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隨著《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的提出,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已經成為初中地理教學的關鍵任務。地理核心素養由地圖技能、空間視角、綜合思維和人地觀念四大方面構成[1]。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不斷提升地圖技能,增強空間思維,發展綜合思維,養成人地和諧發展的觀念,促使學生成為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優秀公民。
一、提升地圖技能
從內容上看,初中地理教材可以分為文字、地圖、實踐活動三大部分,地圖是地理學習的核心,如果不能具備良好的看圖、讀圖能力,就不能有效提取地圖所傳遞的地理信息,也不能提升地理核心素養。生活中,初中生很少接觸地理地圖,學生地圖經驗少,地圖技能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不斷培養學生識別地圖、分析地圖、讀懂地圖、理解地圖的能力,并引導學生分析地圖中包含的地理規律,從而幫助學生更好提升地圖技能。例如,在講授“中國行政區”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開展“中國行政區”地理拼圖游戲,在拼圖過程中,幫助學生理解各個行政區域的形狀、輪廓、位置、大小、名稱等基本信息,并引導學生按照區域,把中國分為東北地區、華北平原地區、長江流域地區、東南地區、西北地區、西南地區等不同地區,讓學生在局部地理環境中,加深對各個行政區的具體位置的認識與理解。拼圖游戲活潑有趣,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更好掌握中國行政區域地圖。同時,活動過程中,還幫助學生理解了各個行政區、局部環境、整體環境之間的關系,讓學生構建了更為全面的地理知識體系,從而不斷提升了學生地理能力。
二、增強空間思維
所謂空間思維,是指具備基本的空間視角,理解空間概念,記憶空間分布圖,分析空間結構,具備空間想象力,空間思維是一種復雜的交叉思維。地理學習具有強烈的空間性特點,無論是地理學習,還是地理學科建設,都離不開培養學生地理空間思維。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應當重視增強學生空間思維,引導學生分析探究空間地理問題,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增強學生空間思維能力。例如,在“海洋”相關知識學習中,教師為學生設置問題:人們出行的方式,按照性質可以劃分為陸、海、空三種方式,海洋是重要的交通運輸場所,大宗商品貿易、現代旅游都離不開海上活動。那么,全世界所有的海洋是不是都適合航行船只?如何縮短海上航行距離?學生經過思考,得出否定答案,北冰洋、南極洲結冰海面,不適合航行,同時,學生還得出利用人工開鑿的海峽和運河,可以大幅度縮短航行距離,比如巴拿馬運河連接了太平洋和大西洋;蘇伊士運河貫通了地中海與紅海,溝通了歐洲、印度洋、西太平洋;京杭大運河連通了大江南北。如此一來,學生就形成了更為全面的海洋空間結構框架。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師可以借助空間思維問題,引發學生主動思考,在思考中不斷增強學生空間思維能力。
三、發展綜合思維
地理知識量大,比較零碎,如果不能形成完整的地理知識體系,就不能有效發現地理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不利于培養學生地理綜合思維能力。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應當“將所要教學的知識內容整合成為了一個個相對獨立完善的知識框架體系,讓學生能夠一目了然,從而在腦海中形成連貫的知識體系,以幫助學生更好、更快地學習相關的地理知識[2]。”通過一個系統的知識體系,就能直觀、清晰地把握知識的之間的脈絡關系,從而幫助學生更好整合地理知識,提升綜合思維能力。例如,在“地球”知識學習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構建合理的知識體系:形狀、大小(包括半徑、表面積、赤道周長)、地軸、極點、經線和緯線、經度和緯度、幾條特殊的經緯線(經線:0°、180°;緯線:0°、23°26′、30°、60°)、經緯網(定位、辨別方向、用途)等知識。將零碎的地球知識,轉化為一個系統的知識體系,可以幫助學生更好把握地理知識之間的內部聯系。教師在地理教學中,應當幫助學生構建地理知識體系,引導學生發現知識之間的聯系與規律,從而更好提升學生綜合思維能力。
四、培養人地觀念
初中地理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形成“尊重自然、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人地和諧意識,引導學生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培養學生養成科學的資源觀與環境觀,促使學生增強社會責任感,讓學生積極保護環境,愛護大自然。在學習中,教師可以運用一些“人地矛盾”的現實問題,引發學生思考,進而培養學生人地觀念。例如,在“貴州省的環境保護與資源利用”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前收集整理一些貴州省的環境問題的資料,通過一幅幅觸目驚心的圖片(比如滑坡、泥石流災難圖片,農田干旱圖片),讓學生直觀認識到環境問題的危害性,讓學生產生治理環境問題的緊迫意識,促使學生主動了解石漠化的治理措施,學習貴州省資源開發管理的成功經驗和有效措施,養成尊重自然、保護自然、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可持續發展觀念。教師可以運用一些生活中的環境問題,調動學生保護環境的熱情,促使學生產生保護環境的意識,進而不斷提升學生環保意識和人地觀念。
總之,教育改革為初中地理教學指明了方向,教師應當認識到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重要性,并主動創新教學模式,轉變教學觀念,引導學生不斷提升讀圖技能,發展空間思維,構建知識體系,形成可持續發展觀念,進而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學生綜合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更多的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曲麗鳳.核心素養理念下初中地理規律性問題的探索[J].華夏教師, 2018 (6):35.
[2]朱韋軍.讓核心素養之花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綻放[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