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國輝++楊旭
摘要:《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明確指出,綜合實踐活動是從學生的真實生活和發展需要出發,從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轉化為活動主題,通過探究、服務、制作、體驗等方式,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跨學科實踐性課程。從某種角度上講,綜合實踐活動主題的選定應考慮兩個方面,一是要承載或運用哪些方法和技能;二是在承載相同方法和技能的眾多主題內容中選擇什么樣的活動內容更適合本校學生發展的需要。不同學校、不同地區的學生情況各不相同,所適合的活動主題也不盡相同,但所承載的方法或技能等是一致的,因為課程的總體目標是一致的。本文主要分析手工制作類主題活動的指導策略。
關鍵詞:綜合實踐活動;手工設計與制作;主題;指導策略
在主題活動中,手工設計制作類活動屬于設計制作活動方式,是指學生運用各種工具、工藝進行設計,并動手操作,將自己的創意、方案付諸現實,轉化為物品或作品的過程。手工設計制作注重提高學生的技術意識、工程思維、動手操作能力等,關鍵要素包括:創意設計;選擇活動材料或工具;動手制作;交流展示物品或作品,反思與改進。在此類活動中,教師要積極發揮指導者的作用,在指導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問題。
一、安全問題
1.充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機制。不管是以小組為單位的操作性學習,還是以個人為單位的操作性學習,我們都可以利用合作學習的形式,來解決安全問題。具體的操作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利用評價機制促使學生遵守相關的規則;另一方面是組內成員相互制約和監督。一般來講,安全問題大多是由于學生沒有嚴格遵守相關規則所導致的,比如在使用工具進行操作時由于聊天等原因使學生的注意力分散;傳送工具時沒有按照要求將相對安全的手柄部分朝向他人;在操作室內嬉戲打鬧;沒有按照規范操作使用工具等。如果學生能夠嚴格遵守相關規則,則會在極大的程度上減少安全問題。我們可以利用評價機制,將個人遵守相關規則情況與個人評價和小組評價結合起來,以評價保證安全問題。
2.規范工具的使用方法。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一定程度上可以創新,但練習使用工具的初始階段,或者說對于初學者而言,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必須規范。不是一談到新課程就得什么都要學生自主完成,什么都要創新,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越是簡單的、常見的工具,越要引起重視。對于成人而言,有些工具看似簡單,但對于學生而言則不是,這就要求教師要認真研究相關工具的操作要領,以便在指導的過程中能預測到可能發生的安全問題是什么,怎樣更好地指導。比如傳遞工具。學生在使用工具的過程中,組內成員之間經常會傳遞工具,傳遞工具時必須遵守的一個準則就是把工具的相對安全的手柄部分朝向他人,這需要多次練習來引起學生的注意。
3.采用必要的防護措施。對于使用工具的安全問題,教師要有預見性,要知道可能出現問題的環節,以便提前采取措施來預防。比如使用美工刀,最容易出現問題的就是在使用美工刀切割板材時,很容易切割到非持刀手。我們可以使用金屬線槽(墻面布線時使用的一種材料)作為切割時的輔助工具,非持刀手可按在槽內,這樣就使很容易發生危險的環節變得很安全。比如對于有飛沫或碎屑產生的操作環節,學生在操作前先戴好防護眼鏡。比如在使用膠水時,學生要戴防護手套進行操作等。
4.操作前了解學生的身體狀況。在使用相關工具和材料之前,要充分、細致地了解學生的身體狀況,尤其是學生是否有過敏類疾病,此類疾病在一般情況下不會發病,但在特殊環境下會引發病情。工具的本身可能沒有引發病情的氣味,但在加工過程中可能會因不同材質的材料產生不同的氣味。比如塑料類材料、合成類木質材料、使用電烙鐵的過程中等,尤其是在使用膠水的過程中。
5.操作前先學會簡單的外傷處理。在使用工具的過程中,即便是在嚴格遵守相關規則,規范使用工具,采用了必要的防護措施的前提下,也還是有可能發生安全問題的,這屬于正常現象。一般情況下,不會有大的問題發生,多是簡單的皮膚表面創傷,且以手部為主。因此,在使用工具前,要先教會學生處理簡單的外傷,一方面可以出現問題及時解決;另一方面這也是日常生活中所必備的技能之一。
二、關注工具或材料使用要點(僅舉幾例說明)
美工刀。美工刀是生活中極為常見的一種工具,看起來使用簡單,但也是容易出現問題的工具之一。在使用美工刀的過程中,尤其是用來切割板材類的材料時,需要注意運行方向、刀片伸出的長度、刀身與板材之間的角度等。以切割時美工刀的運行方向為例,實踐證明,相對于人體朝向被切割板材的方向而言,縱向(即美工刀朝身體的方向運行)切割比橫向(即美工刀的運行線路與身體平面平行)切割安全。人的用力習慣是朝向身體一側的,橫向切割時很容易由于用力的習慣使美工刀越過輔助工具而切割到非持刀手。
螺絲刀。容易出現問題或相對不容易操作的是一字和十字型螺絲刀,尤其是在表面光滑且質地較硬的材料上擰轉自攻螺絲釘。開始擰轉自攻螺釘時因其位置不容易固定,所以不容易用力,此時容易導致螺絲刀滑出傷到非持工具手。較好的解決辦法是用細鉆頭先在相應位置鉆出較淺的小孔或用釘子釘出小孔,以便于固定自攻螺釘的位置。
三、指導中需要關注的其他問題
1.以項目為載體組織活動。以項目為引領而不是以往的以作品為引領的優點在于,可以將傳統上以簡單模仿和機械訓練的學習過程,轉變為通過主動的項目引領,形成技術意識、技術能力與提高操作水平和創新能力的綜合實習過程。以項目為載體組織活動,同一項目,目標一致,但答案不一定相同,這樣的學習過程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即便是練習工具的使用,也不要為了練習使用工具而練習使用工具。比如練習使用美工刀,不能讓學生按照操作要領在板材上隨意切割,要以項目制作的方式,結合制作的一般過程來操作,好處在于強化學生制作過程的意識,最后有成品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如制作的成品可以用作游戲,則更適合于低年齡段的學生。
2.嚴格按照設計與制作的一般過程進行。設計與制作時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原則,不能簡化程序。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有,一是不愿意做模型;二是在制作階段不畫線而直接對材料進行加工;三是下料不科學,導致浪費材料或增加加工難度。
3.引導學生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有些時候,盡管學生設計的很好,想的很好,但在實際操作中還是非常容易出現偏差的,這主要與學生的現有知識與經驗有關,此時不能急于作品是否成功而直接告訴學生該怎樣做,而應該引導學生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以追問的形式引導學生走向成功制作出趨于理想的作品。
4.關注技術意識、思想和方法的培養。很多時候,最后的作品相對于過程而言不是最重要的,我們不是在培訓技術工人,而是在設計與制作的過程中,使學生學會相應的思想和方法,因為思想和方法是可以遷移的。這就要求指導教師首先要增強自己的技術意識,要對技術的相關問題有明確清晰的認識。
總之,在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過程中,要處理好學生自主實踐與教師有效指導的關系。教師既不能“教”綜合實踐活動,也不能推卸指導的責任,而應當成為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和促進者,教師的指導應貫穿于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的全過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