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開勝
摘要: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小,懵懂無知,尚未形成既定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縱觀中華幾千年的教育史,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派及以道德教育為主流的教育,對我國教育的影響長達兩千五百多年,時間最長、范圍最廣。這客觀地說明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小學階段,老師采用多種方法,為孩子們涂上濃重的道德思想和道德品質的色彩,引導其建立起正確的道德意識、道德理解、道德判斷及道德品質是非常有意義的。如何抓住機遇,讓德育工作在健康持久的發展軌道上,真正發揮德育養德的育人功效呢?下面談幾點看法。
關鍵詞:德育;小學;教育教學;滲透
一、小學德育的目標、內容和基本要求
國家教育部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按照立根固本、落細落小、修枝剪葉、從諫如流的要求,從嚴從實推進專題教育,確保取得黨和人民滿意的成效。碧江區教育系統開展的“學習年”活動,在師生中展開“老師學”,“我也學”的活動。以“學習年”活動為東風,強化學習的氛圍。形成了你學、我學、大家學的濃厚學習風氣,此外,我們還組織學生走出校園,深入社會,引導學生從事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社會實踐活動,使德育教育做的扎實有效。
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主要是為了更好地引領學生的思想,讓學生受到正確價值觀念的影響。讓小學生從小養成遵守紀律、關心他人、尊敬師長、愛護公物、勤儉節約、不怕困難,勇于向上的良好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進一步樹立熱愛家園、熱愛祖國的思想,并愿意為家園和祖國的建設努力學習,貢獻自己的一切。而這些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須靠潛移默化、日積月累。學校和課堂都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陣地,學校,家長和社會都要積極重視德育在小學教學中的滲透,充分發揮每一學科的德育功能。
三、如何更好地在小學教育教學中滲透德育
(一)班主任必須加強自身的師德修養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職業的最大特點是培養、塑造新一代,既要把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傳授給學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響學生、感化學生,使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因而教師必須要有廣博的知識和崇高的品德。要做到為人師表,就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通過“學習、學習、再學習”來不斷的更新觀念,吸收新知識,不斷地反思自己的工作,并不斷探索和創新工作,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言傳身教,成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為國家的繁榮昌盛、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二)德育要有一定的針對性和持續性
小學生年齡大多在6-12歲之間,他們懂得的道理不多,心理承受能力也是很有限的。因此,對小學生的道德品質教育的方式方法一定要針對這個年齡階段的特點以及個性差異進行。不要給他們講空洞的大道理和難以理解的政治概念,以對待成人的方式對待小學生,要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分清層次、由淺入深、由近及遠,從具體到抽象,循環反復、不斷加深;要根據學生的思想品德實際以及個性差異,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堅持因材施教,避免一般化。同時,這一階段的學生自控能力不強,持久性差。因此,在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時不應抱有一勞永逸、一蹴而就的思想,而是要“盯”緊學生。這個“盯”就是要保持教育的持續性。即是要隨時了解學生的動向和思維,及時處理出現的問題,批評和幫助學生改正錯誤。
(三)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作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課堂是我們教師對學生教育的主戰場。對課文內容進行引申,讓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通過大家的討論,把課文告訴我們的內容歸納出來,學生通過自己的討論可以很容易掌握應有的德育道理。從中學生可以養成認真細致的優良習。如在體育課上可以培養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能夠培養學生頑強的毅力,拼搏的信心與勇氣,從小養成自覺學習、刻苦努力、不怕失敗、持之以恒的學習精神。在課堂教學中,有的課還要聯系生活實際進行行為指導,引導學生實踐。這樣既明理,又導行,才能使學生既知道為什么去做,還知道怎樣去做。要讓學生結合自身進行比較,確立明確的導行目標,構建課堂多維交往結構,采用小組討論等方式,就可以滿足低年級小學生交流的欲望,通過學生的自我教育、學生之間的相互教育從而產生德育效能。
(四)協調家庭與社會力量共同做好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德育教育必須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密切配合。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家長會、家訪等形式與家長協調和溝通,一方面了解家長對子女進行教育的情況,另一方面是向家長宣傳和普及教育子女的知識,推廣家長教育子女的成功經驗,促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協調一致。同時,還應當積極協調社會力量,主動和少年宮、兒童少年活動中心、文化館、科技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校外教育單位建立關系,充分利用這些專用場所和教育設施,共同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創造全社會關心下—代健康成長的新風尚。
參考文獻:
[1]陳轉紅.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實踐思考[J].《讀寫算:教師版》,2017(29):257-257
[2]袁玉華.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現德育滲透的新視角——利用教材“主題重現”的特點實現德育滲透[J]. 基礎教育研究,2013,(10):9-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