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丹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數學課堂也有了新的要求,新課標注重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更加重視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因此,教師要改變原有的教學方法,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探尋更有效的方法,來進行小學數學的教學。下面我將以小學二年級數學中除法的教學為例,談談我個人的教學方法和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除法教學;方法策略
小學數學課程作為學生學習數學的入門教育,對學生以后的生存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必須打下一個堅實而穩定的基礎,才能更好的為將來的學習鋪路。除法是小學數學中的重點,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教師一定要重視起這部分內容的教學,通過創設情境、加強練習等方式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一、用新穎有趣的方法導入課堂
一個好的課堂導入是高效課堂的開始,有利于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添課堂的吸引力與趣味性。這就需要教師注重起課堂導入環節,采取新穎有趣的方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發學生積極思考,為創建高效課堂奠定基礎。課堂導入的方法有很多,故事導入、問題導入、多媒體導入等都是幾種常見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除法的教學中,我采用了創設情境導入法。我向同學們描述了這樣一個生動的情景:晚飯過后,小紅一家人(6個)圍坐在一起,準備一邊看電視一邊吃水果。小麗端著一盤(5個)蘋果興高采烈地走了過來,可是小紅發現了一個問題,如果每人1個蘋果,顯然家里的蘋果不夠吃;如果一人半個蘋果,那就會剩下2個;如果爺爺奶奶一人一個蘋果,剩下3個蘋果4個人平均分,每人會分到多少呢?如果6個人平均分配5個蘋果,每人又會分到多少?我向同學們提出了同樣的問題,由于以前沒學過由于以前沒有學過這部分的知識點,這個問題一下子難住了同學們,接著我對同學們說,如果學習了這節課的內容,你們很容易就可以解決這道問題,這樣一來我不僅導入了新課的內容,更調動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二、課本知識的講解
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鍛煉能力和提高技能的重要途徑,也是師生互動的中心環節和基本組織形式。數學是一門復雜抽象的學科,絕大部分的知識都需要靠教師在課堂上進行耐心細致的講解。因此在課堂講解的環節,教師要尤其注重講解的質量,在課堂導入完畢后,出示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明確重點和難點,最后再開始課堂內容的講解。首先要明白除法的意義: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因數的運算叫除法,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接下來要讓學生掌握除法的性質及運算法則,主要性質有:1、在無括號的乘除混合或連除的運算中,改變運算順序,結果不變,例如:36×7÷4=36÷4×7=63,36÷9÷2=36÷2÷9=2;2、一個數乘以兩個數的商,等于這個數乘以商中的被除數,再除以商中的除數(數乘以商的性質),例如2×(75÷15)=2×75÷15=10,90×(27÷9)=90÷9×27=270;3、一個數除以2個數的積,等于這個數依次除以積的兩個因數(數乘以積的性質),例如:105÷(7×3)=105÷7÷3=5,330÷(5×11)=330÷5÷11=6。在此基礎之上,然后一步一步的教授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讓學生掌握除法豎式的寫法和每一步所表示的含義,在涉及到有余數的除法時,讓學生學會正確的使用試商方法,并能夠利用除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三、設計相關的練習試題
教師在講解完課堂知識后,要趁熱打鐵,為學生出幾道習題,來增加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鞏固。如果一節課只有老師的講解而沒有學生的參與,難免會讓學生感覺枯燥乏味,所以我們應該注意這一點,將教師的講解與學生的練習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課堂的效率。教師在設計練習時,應該注重設計發散性、開放型的練習題,這樣能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思維。在除法的教學中,我就給學生出了這樣一道題:果園里有6棵蘋果,3棵杏樹,4棵梨樹,8棵棗樹和1棵葡萄樹。我從中任意選取兩種水果,說說他們數量間的倍數關系。只要學生選取的對象不同,得到的結果也會不同,例如在選取蘋果樹和杏樹時,蘋果樹的數量是杏樹的6÷3=2倍,杏樹的數量是蘋果樹的3÷6=0.5倍,這樣的設計更容易使學生在兩個量都變化的情況下進行積極的思考,從而使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出大量的計算題,通過做題來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四、重視起師生間的互動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都被當作是知識的傳播者和灌輸者,但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變成了課堂的主人,因此我們要改變以教師為核心的教學模式,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創造一個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在課堂的最后幾分鐘,我們可以用來開展師生間的互動交流,讓學生說說自己只有哪些知識點沒有理解,然后根據學生的反映情況將沒弄懂的地方重新講解一下;或者讓學生講講自己感覺困難的地方,再強化一下練習;也可以讓學生針對課堂知識談談自己的心得與體會,甚至可以給老師提提意見。這樣互動能夠有效增強師生間的交流,有利于提高課堂的效率。
數學是最重要的基礎學科之一,幾乎貫穿一個人整個的學習生涯。小學數學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因此教師必須重視起課堂的教學,爭取打造高效的課堂,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李雪蓮.《除法的認識》 ,學術期刊 ,2013年3期
【2】陶云娥.《四則運算學習指南》 ,學術期刊,2016年1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