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香
[摘要]我在剛拿到小學數學人教版新教材時,覺的知識是那樣淺顯,可是當我真正走上講臺給他們講授這些知識時,我才覺得我錯了,我怎么能用我這個年齡段的思維水平去衡量他們呢,他們才剛滿十歲呀,認知結構還很不完善。所以在那以后,我開始轉變觀念、方法,課下多于他們溝通交流,了解掌握他們這個年齡段的特點,沒課時就看看小學數學課本,掌握他們學過哪些知識和今后要學哪些知識,課下認真備課,盡量將要講的知識以他們容易理解的方式講授,課后認真進行反思,歸納完善不足。下面我談一下我這段時間的收獲。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學情境 學習興趣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的情趣
教學中提供的問題情境應注意一定的開放性,提供一些富有挑戰性和探索性的問題。這樣不僅會激發學生進1步學習的動機,還能使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之后增強自信心,并且大大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我認為開放的、有探索性的問題情境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和學習興趣的激發有很大的作用基于以上的認識,我認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造各種適合教學需要的情境可以激發起學生學習的欲望,可以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提高學生的能力,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努力創設一個輕松有趣又能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教學環境。如教師可以利用學生身邊的生活現象引入新知,會使學生對數學有一種親近感,感到數學與生活同在,并不神秘,而且,也會激起學生探求新知的強烈愿望。教師也可以通過回顧舊知識方法引入新知,會使學生對新知識有一種熟悉感,但又不完全一樣,引發他們去探知不同之處,不僅能夠簡化新知識,還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學習新知
《鋪地磚》是一堂數學實踐活動課。在調查了解學生的經驗之后,我發現,學生對于裝修、鋪地磚這樣的事情是有感性認識的。為此,我在教學時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進行教學,使學生發現數學就在身邊,感受數學的作用,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如在上課前,引導學生觀察有關家裝的效果照片,通過對家裝中美的欣賞,并讓學生幫老師設計新房,以鮮活的事例催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研究的興趣,從而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提出自己需要解決的問題。
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充滿數學。數學是對客觀世界數量關系和空間關系的一種抽象。因此,在教學中一方面要盡可能讓抽象的數學概念在生活中找到原形;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使學生能夠用學到的知識去解決日常生活中有關數學現象,并能解決一些數學問題。如:在課后,我讓學生將本堂課掌握的方法為實際生活設計鋪地磚的方案,從而讓學生在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知識實踐化的過程中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生活中,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數學很有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給我們帶來快樂。
三、用于現實生活領略數學風采
在數學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讓學生了解知識從哪里來,更要讓學生知道往何處去,并能靈活運用這些知識順利地解決“怎樣去”的問題,這也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和歸宿。
四、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在教學《可能性》時,我設計了擲骰子練習。師生共同交流骰子的特點:正方體,每個面上分別寫著1、2、3、4、5、6各一個數。我提出要求:用色子做教具,請根據今天的學習內容,提出有關的可能性的問題,并讓學生自己解答。最后我提出:擲一次擲出每一個數字的可能性是多少?如果投600次色子,估計投出“6的次數是多少?
喜歡游戲是孩子的天性,色子是學生熟悉的玩具之一,用它作為鍛煉學生自覺估計可能性的意識的活動,讓學生在立體圖形中感受等可能性的問題。同時,讓學生根據新學的知識,提出有關的問題,既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又加深了他們對新知識的掌握與理解,教師的追問是本節課知識的拓展,開拓了學生的思路,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五、合理的運用媒體,可把一些抽象的東西化為具體
對于一些難講述的概念,教師可借用一些教學課件來講述。如教授學生去判斷平年、閏年知識點時,會涉及到地球公轉自轉的知識,口頭很難表述,通過媒體視頻就可向學生清晰的展示出來了。不僅如此,媒體技術的運用,還可以增加課堂的知識含量,使在相同的時間向學生傳授更多的知識。
六、教師要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
課堂中,學生應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要起到主導作用,不斷培養加強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七、認真對待培優輔差
對個別優生進行培養,發揮優生的所長,使優生更優,并對差生進行教育,提高差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差生變優,根據學校的要求,有目的,有組織有內容地開展工作,鞏固他們的學習基礎,分層教學,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
一是進行分層教學,優生以提高為主,如:曾雨倩、官昭泰、溫寶華等學生,布置一定數量的有難度的題讓他們完成,差生以鞏固基礎知識為主,如:官繞、華琳、張瓏等學生,布置稍微簡單一點的題讓他們分層練習;二是向學生傳授學習方法,發掘他們的潛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三是經常出一些思維性較強的練習和能力型的訓練讓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四是利用課堂、課間時間進行輔導,確保學習時間和質量。在課堂上設計一些有深度的問題讓學生思考;五是經常向優生進行思想教育,找差生談話,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六是開展一幫一活動,讓優生幫助差生,以照顧個別差生的發展。一學期的教學工作已結束了,學生在成績上取得了一定的進度,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但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我們會和學生一起,不斷努力,爭取獲得更大的成績。
總之,我認為小學數學的學習要注重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提高學生的能力,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