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等師范學校是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大批高素質學前幼兒教師的主陣地,畢業生大部分要從學校走向走向教師的工作崗位,必須培養他們孝親尊師、團結互助、寬容友善、無私奉獻的精神,優秀傳統文化獨具魅力,本文以博州中等師范學校為例,尋找德育教育的新突破口。
關鍵詞:傳統文化;德育教育;品德修養
中圖分類號:G64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1-0011-01
中等師范學校的老師有這樣一種感受:現在的孩子在家不服父母管教,在校不聽老師勸導,特別是思想品德狀況令人擔憂。這些現象從根本上講是因為孩子對父母沒有一顆孝敬和感恩心,對長輩沒有恭敬心,做事情沒有行為標準。在新的形勢下,如何把傳統的道德觀念和德育教育聯系起來構建有效的德育體系?是我們每一個中等師范學校工作者亟待探索的課題。為此,筆者以弘揚傳統文化為切入點,以博州中等師范學校為例,如何提高中職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方面做一些探索嘗試。
1.以弘揚傳統文化為主要載體開展德育教育的可行性
中華傳統文化的基本思想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剛健有為、天人協調。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國共產黨章程》在總綱里講到:應當大力發展教育、科學、文化事業,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文化。
教育部印發《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強調,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要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核心,以家國情懷教育、社會關愛教育和人格修養教育為重點,著力完善青少年學生的道德品質,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養。
2.以弘揚傳統文化為主要載體開展德育教育的具體舉措
2.1 激發善念,點滴做起。開展"每日一善"活動,即倡導教職工每人每天捐款兩毛錢,學生每天捐一毛錢,多者不限。通過長期開展,激發每個人的善念,通過每天捐款的行為暗示自己每一天都要做好事,做善事,做一個好人。要求教職工寫感恩日志,記錄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互幫互助故事,并通過分享交流,以達到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開展各類善舉活動,奉獻愛心,每學期去孤兒院、敬老院和幫扶村隊(社區),開展訪貧問苦,獻愛心活動,讓愛心在積德行善的點滴小事中得以傳遞,讓"成為他人的需要,成為更多人的需要"逐步成為每一位師生的人生理念。
2.2 持之以恒,身體力行。在學校開展孝親尊師的文化教育,以《弟子規》的學習和落實為抓手,從培養學生對父母的孝敬心、對師長的恭敬心為切入點,在全校師生中廣泛開展"孝親尊師"主題教育活動。制定學習推廣《弟子規》的實施方案,可以從 "一看,二聽,三唱,四讀,五解、六說、七寫、八行,"等八個方面抓起。"一看"就是看優秀傳統文化視頻、看專題片。"二聽"就是聽音樂,聽美文。 "三唱"就是每天早讀之后唱感恩歌曲。"四讀"就是利用每周升旗儀式上以《弟子規》為主教材,通過教師領讀的方式,學生誦讀《弟子規》。"五解":就是利用教師教研活動時間,對《弟子規》進行分段講解。"六說":就是各班開展以弘揚傳統文化、養成文明禮儀為主要內容的主題班會分享活動。"七寫"要求全體學生每天寫感恩日志,時時處處心存感恩。"八行"就是全校師生處處踐行《弟子規》,校園師生見面,學生向教師行禮;各班級組織"我和父母之間的故事-說出你的愛"征文活動;開展孝親敬老先進個人評選活動等,都是很好的方式。
2.3 樹立典型,豐富載體。可以利用母親節、端午節、冬至、中秋等傳統文化節日開展活動,如在母親節開展"我給母親的一封信"活動,在端午節開展集體包粽子活動、在中秋節開展"我陪爸爸媽媽賞明月"活動等,也可以開展學習"歌聲洋溢和諧校園"每學期一首歌活動。利用班會、晨會、教職工大會時間,學唱感恩歌曲,舉行感恩歌曲比賽,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充分發揮經典音樂的育人功效。
3.開展中華傳統文化學習的行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3.1 歷史虛無主義態度看待傳統文化。有人認為傳統文化已經是很古老的東西了,已經過時了,說到傳統文化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博大精深覺得很驕傲。但是真正學習和傳承的時候又對傳統文化大加批評,簡單的把傳統文化等同于封建迷信思想。
3.2 部分教師可能對學生急于求成。只把成績作為學生進步與否的衡量標準,看不到學生其他方面的進步,不能理性地尊重育人的客觀規律。傳統文化不是靈丹妙藥,學生的習慣不是做一次或幾次就能形成的,必須尊重這些客觀規律,拿出足夠的耐心和愛心等待學生的成長。
德育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要探索將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作為德育課教學新方法、新途徑,將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借助于現代科技手段和模式加以傳承和弘揚,這樣德育教育才能春風化雨,育人成才顯成效。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職德育課教學大綱》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李靜 《學校德育工作新思路淺探》[J].中國職業技術學校教育,2009,(24)
作者簡介:
李東蕊(1981-)女,漢族,新疆精河縣人,大學本科。現任博州廣播電視大學組織人士處副主任,職稱為講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