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程
摘要:貧困問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要解決的問題,解決貧困問題要轉變思想與方法,改變傳統脫貧工作模式,精準定位脫貧對象,并且精準幫扶,精準管理。本文就淺談在基層一線如何實施好精準扶貧工作作簡要闡述。
關鍵詞:基層一線 精準扶貧工作 實施
經過長期工作,我國貧困人口有所減少,脫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是另一方面也要認識到,后期脫貧工作難度會越來越大,需要工作者堅定信念,依據國家相關政策,落實各項工作,做好脫貧工作攻堅準備,迎接最后的勝利。
一、精準識別,這是精準扶貧的前提
扶貧工作事關民生,同時也關系到社會公平與正義,社會進步與和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小康社會建設工作已經到最后時刻。做好脫貧工作,前提是要充分認識貧困對象,只有解決好了幫助誰的問題,才能進行下一步工作。找到貧困原因,建立科學的工作機制,對脫貧對象者不定期核查。脫貧工作前期要大力宣傳,結合到地區經濟發展情況,將家庭人口數量,勞動力現狀,收支情況等考慮在內。貧困人群的標準制定要結合到當地的具體情況,拒絕生搬硬套。貧困戶確立過程中要做到公平公正。幫扶干部要做到心中有數,掌握貧困戶具體情況。精準識別要掌握貧困人群數量,并分別建立工作檔案,將真正貧困人群劃分出來,從而使資源為需要的脫困人群提供幫助。精準識別工作要求幫扶干部要深入生活實際,調查了解人民生活水平,了解人民生活中存在的困難問題,密切同人民群眾的聯系,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將解決人民的困難作為工作開展的出發點與落腳點,將為人民服務落實到具體行動上來。準確識別貧困對象,工作量大,依靠基層工作人員難以完成工作,需要成立專門工作部門,抽調工作人員,通過入戶調查與據查檢驗等方式,精確定位貧困人群。貧困對象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通過幫扶工作開展,有的貧困對象達到了脫貧標準,就需要將這一部分群體及時區別開來,將資源用于貧困人群。
二、精準幫扶,這是精準扶貧的關鍵
在精準定位貧困對象的基礎上,要采用措施實現精準幫扶。精準幫扶工作開展需要明確工作人員相關責任。完善工作機制,形成中央統籌,省級部門負責,市縣級部門落實的工作機制。扶貧工作開展要明確分工,將責任與任務落實到個人。并且要建立相應考核機制,對工作人員不定期進行考核,確保其能夠有效開展工作,將扶貧工作當作一項重要工作來開展。精準幫持工作,要明確主要負責人職責,將特別突出的問題由主要領導來負責。從貧困人口區域來看,主要的特點是資源缺乏,多存在于偏遠山區,因此精準扶貧工作要改變以往扶貧工作的做法,明確其含義,抓主要矛盾。某些地區,扶貧工作開展沒有效果,其原因就在于沒有找到導致貧困的原因所在,幫扶工作起到的效果只是短期的,一旦幫扶工作結束,又回到了從前的狀態。精準幫扶工作的開展,要在堅持分類的基礎上,因地,因人采取措施,結合到當地的自然環境與社會經濟條件,通過干部駐村,職業培訓,扶貧信貸,電商扶貧,旅游扶貧等帶動一批人先走出困境。并通過帶動作用從而實現剩余群體的脫貧工作。精準扶貧工作要將可持續發展思想作為工作開展的指導思想,避免在扶貧工作開展過程中加劇發展與環境二者間的矛盾。轉變扶貧工作思想,改變傳統的輸血式扶貧,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讓貧困地區通過自身努力發展起來,幫扶工作只是為其提供必要的資源與支持,這樣扶貧工作的效果才能夠長久保持。現實工作中某些工作人員在開展扶貧工作時,還停留在送物品等階段,這是非常落后的思想,同時也體現出了部分工作人員沒有領悟到扶貧工作的含義,沒有正確認識扶貧工作,工作脫離群眾。而精準幫助工作則正是基于此種情況。既要解決當前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同時又要使其從當下狀態脫離,而要脫離這種狀態就必須要準確定位其原因,采用精準的措施。
三、精準管理,這是精準扶貧的保證
精準管理是精準扶貧工作的保證,要建立貧困戶數據庫,將貧困戶基本資料錄入其中,便于動態管理。對貧困戶建立臺賬,確保每一個貧困戶都能夠有相應脫貧計劃,確保幫扶工作能夠幫助到最需要幫助的人。依據幫扶工作效果動態對工作進行相應調整,避免資源占用,將需要幫扶的群體及時納入到工作范圍內。
扶貧工作操作要陽光透明,依據國家相關管理工作辦法,工作流程要透明,尤其是扶貧資金管理。避免音箱操作的存在,確保監督工作的有效性,可以引入第三方,從而實現對資金的嚴格管理。
扶貧工作開展,要明確各級政府責任,該管的要管理到位,不該干預的就不要干預,做好各自工作,監督責任,資金管理等工作分開。扶貧工作開展同時也要考慮到權限問題,為做好扶貧工作,適當下放權限,各級部門要有效利用權限,集中優勢解決突出問題。
導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資源缺乏資源,基礎設施建設落后,公共設施條件落后,社會保障足,教育落后等。而精準扶貧工作開展,就是要找出導致貧困的原因。扶貧工作既要關注小的方面,同時也要從宏觀角度來思考問題。比如教育問題,基礎設施問題,公共服務體系問題,醫療問題等。各方面保障措施做好,精準扶貧工作才能更好的發揮其效果,解決了后顧之憂,才能擼起袖子加油干。
四、結語
精準扶貧的提出是針對于傳統扶貧工作而言,貧困是社會發展的阻礙,同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阻礙。脫貧工作已經進入了攻堅克難時期,需要對其準確定位,從而才能更加有效的完成脫貧工作。精準扶貧工作的開展要求對扶貧對象精準定位,在此基礎上進行精準幫扶,并且工作開展需要精準管理。
參考文獻:
[1]曹斌.淺談在基層一線如何實施好精準扶貧工作[J].新經濟,2016,(35).
[2]郭開朗.為精準扶貧提供堅強組織保證[J].新湘評論,2015,(19).
[3]呂菊俊,熊友華,沈鈺晶.以公平促精準:農村貧困對象識別和幫扶的關鍵[J].決策與信息,2017,(02).
(作者單位: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下溪侗族鄉人民政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