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德賢
摘 要:隨著教學改革的實施,初中數學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式都進行了改變,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和思考,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思維能力、合作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小組教學的教學內容是將學生按照學習水平進行合理的分組。創建分組后教師要做好教學引導,幫助小組同學進行責任劃分,小組成員之間可以在學習過程中彼此完善、互相進步,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初中數學中應用小組教學法取得了很高的教學成效。
關鍵詞:初中數學;小組學習;低效分析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組合作學習越來越受到教育人員的重視,但創造巨大的教學收益的同時,小組合作學習開始出現了一些低效現象,首先就是分組方式的不正確,教師需要通過對學生實際水平的分析來合理地進行分組,明確小組學習的主要合作方向。教學中教學方式的應用存在著一個普遍的問題,就是只流于形式,這是因為教師對教學方法的實質存在著誤解,不能發揮出應有的優勢,出現效率走低的情況,本文針對這類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決方案。
一、 分組問題及解決方案
(一) 問題
小組學習顯而易見,需要將學生進行分組,根據學生的數量來進行多個小組的劃分,實際教學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小組人數過多的情況,教學任務布置下去后,不能每個成員都接收到小組任務,出現小組成員數學訓練不均衡的情況。除此之外,還有些教師干脆采取就近結合的原理,直接將座位相鄰的幾個同學定為一組,這種分組形式失去了小組合作原有的意義,讓教學開展流于形式。
(二) 策略
根據題目的設定和教學任務布置經驗的總結,合理的小組人數在4~6左右,這一數字區間能夠很好地進行職責的劃分,讓所有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小組合作學習的主要內容是根據學生現有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合理的分組。小組成員根據學習水平的高低分為高、中、低不同的層次,小組中要兼容三個層次的學生,這樣才能真正地做好小組成員之間優勢互補、共同進步,教師在進行教學任務的布置過程中,需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水準來進行任務難易度的分配。值得一提的是,初中生的虛榮心很強,對班級干部的競爭也比較激烈,小組組長的選拔不能單從成績的好壞來進行判斷,還要有很強的責任心和領導能力,在任務的驗收階段,每個小組要選出發言代表,對小組觀點進行闡述,小組分工要采取“輪換制”,每隔一段時間,就要重新定位組內角色,實現小組成員整體學習水平的提升。
二、 教師引導問題及解決方案
(一) 中學生的心理發育尚不成熟
在小組教學的開展過程中,教師要做好教學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小組學習并不意味著整個交流過程,都讓學生自主進行,教師作為小組合作學習的主導者,需要對學生的合作過程進行監督,密切的關注各個小組的解題進展,在學生遇到困難時,能夠及時的進行指導,幫助學生認識問題、解決問題。教師要按照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來制定教學內容,教學任務的選擇也要嚴格按照小組合作學習的要求來進行,在進行小組學習內容的制定過程中,要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讓學生能夠圍繞這一目標有計劃的開展合作學習,還要給予學生充足的小組討論時間,從根本上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二) 教學任務例題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