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教育界和社會大眾越來越重視對學生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的培養。尤其實驗課是初中化學學習的基礎,實驗課是化學學習中十分重要的一環。因此,初中化學實驗課的優化設計是現代教師應該關注的重點。本文先闡述了初中化學實驗課優化的重要性,然后通過四個方面對初中化學實驗課的優化設計與教學方法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優化;教學方法
一、 引言
初中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課程,教師在進行初中化學實驗時,可以培養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思考的能力。在進行化學實驗時,教師可以幫助學生串聯化學知識點,加深對化學實驗的理解。可以說,化學實驗課串成了初中化學的學習,因此,如果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保證教師的教學效果是教師必然要考慮的方面。
二、 初中化學實驗課優化的重要性
初中化學實驗是化學學習的基礎,初中化學由眾多的實驗所構成,考試中也包含了很多知識點。因此,初中化學實驗課效果的好壞從一定程度上就是初中化學教學的效果。那么,優化初中化學實驗課的教學模式和方法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首先,化學實驗課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勾起學生的興趣。在課堂中,教師可以采用各種各樣合理的化學實驗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奇妙的化學反應來激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其次,化學實驗需要學生有較強的動手能力,有些實驗需要幾名同學合作完成。因此,化學實驗既可以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又可以培養學生之間的溝通協調能力。在實驗成功后,學生會體會到化學實驗的奇妙和樂趣,建立起學生學習初中化學的信心。然后,在進行初中化學實驗課時,教師可以在講解有關的實驗注意事項后,讓學生自己制定實驗方案,自己動手完成實驗。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必須進行思考以確保實驗方案準確、有效。從這個角度看,初中化學實驗也可以培養學生整體的邏輯思維能力。最后,初中化學實驗也可以從多方面提升學生的素養,為了有效地完成實驗,學生必須發動自己的視覺、嗅覺等來觀察實驗現象,多方面調動自己的能力。
三、 初中化學實驗課的優化設計與教學方法
(一) 優化實驗教學方法
在現在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只是按照教材中的方法而開展化學實驗,而忽略了對化學原理的講解,進而學生對于化學知識和化學原理的理解并不夠深入,教師也就無法保證教學目標的實現。同時,由于受到一些原因的限制,教師有的時候會采用口述化學實驗的方式進行化學實驗的講解,學生只能夠通過書本上的知識和教師的講述來學習化學知識,這種方式不僅枯燥無味,失去了做化學實驗的樂趣,也不利于學生對于化學的學習。因此,教師應多采用實驗的方式進行初中化學的教學。比如,教師可以通過實驗來講解溶液的容量、溶劑和溶質的計算和概念。教師可以將Fe放入稀H2SO4中,這時溶液由無色變成淺綠色,其中的溶劑就是水,而溶質就是FeSO4。學生通過實驗的方式可以加深對化學知識的理解。
(二) 創新實驗裝置
在進行初中化學實驗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實驗裝置,但是由于個別實驗所需實驗裝置較多或者對實驗環境的要求較高,在課堂中無法呈現或呈現效果并不好。因此,教師應對實驗裝置進行創新,簡化實驗過程或降低對實驗環境的要求,以呈現較好的實驗效果。例如,在進行分子運動實驗時,由于氨水的揮發性較強,如果通過燒杯進行實驗,實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教師可以將燒杯改成濾紙來進行實驗。在利用濾紙進行實驗時,教師應先將濾紙裁成較小的紙條,然后將酚酞試液滴在上面,再將其放入試管中,然后將試管水平放置,最后用滴入濃氨水的棉花密封試管口,由于酚酞試液遇堿變紅,學生會慢慢看到小紙條上的酚酞慢慢變成紅色。通過這種創新優化實驗裝置的方法,初中化學呈現的實驗效果更好,更能幫助學生理解化學原理。
(三) 改進初中化學實驗材料
在進行初中化學實驗時,實驗的有效性受到很多方面的影響,實驗材料就是其中的一個方面。因此,教師應在做初中化學實驗時,改進初中化學的實驗材料,以提升化學實驗的客觀性和有效性,最終得到準確、有效的實驗結果。例如,教師通常是將石灰石或者鎂條和水加入盛有SO2的集氣瓶和空集氣瓶里來進行酸雨的實驗,并通過觀察其中的反應,來向學生講解酸雨的形成和危害。但是由于SO2采集難度大,并不利于呈現好的實驗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可以換一種方式來產生和收集SO2,例如,氧氣仿生裝置進行煤的燃燒。最后在實驗得到的溶液中加入樹葉等,會發現樹葉被逐漸腐蝕,進而向學生說明酸雨造成的危害。
(四) 合理使用多媒體輔助實驗教學
現在是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一些先進的教學用具也被用到課堂教學中,例如,多媒體的使用,它也是現代初中化學教學中的一種方法。化學實驗是初中化學課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實驗都可以在課堂中進行,一些實驗由于具有一定的危險性質或者實驗的要求較高,教師無法在課堂上呈現。但是初中化學十分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對實驗的理解深度,因此,教師并不能夠利用多媒體進行實驗教學來代替所有的初中化學實驗,應該有選擇性地利用多媒體進行化學實驗的教學。例如,在“CO還原CuO”的實驗中,需要用到濃H2SO4,但是濃H2SO4具有高腐蝕性,如果操作不當則很容易傷害到學生。因此,針對這種具有危害性的實驗,教師就可以采用多媒體中的視頻來展示實驗的過程,以加深學生對“CO還原CuO”實驗的印象。這樣就可以既保證學生的安全,也可讓學生觀察、體驗到實驗的過程。
四、 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應在初中化學課中注重化學實驗課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優化,保證化學實驗課的教學效果。初中化學實驗課是化學學習的基礎很和重點,可以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教師可以從優化實驗方法、創新實驗裝置、改進實驗材料、合理使用多媒體輔助實驗教學等方面來優化初中化學實驗,最終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效率。
參考文獻:
[1]葉燕珠,吳新建,張賢金,等.幾個初中化學趣味實驗及相關探究課題[J].化學教學,2015(1):52-55.
[2]吉秋香.在初中化學教學中趣味化學實驗的應用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5(17):40.
[3]趙玉浦.探究初中化學探究實驗的策略及實施方案[J].科技創新導報,2011(2):144.
作者簡介:
米日古力·莫合買提,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圖什市,阿圖什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