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核心素養是當下重要的概念,生物學科的核心素養更是當下重要的學科教學理念之一。對核心素養的理解不能理論化,應該與教學實踐相結合。本文主要從兩方面進行闡述。分別是對核心素養的理解以及如何應用到教學中。最后對以上內容進行總結。
關鍵詞:核心素養;生物學科;教學設計
當今,核心素養是一個熱門概念,是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所需要的必備能力,同時也是適應終生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能力。但對于核心素養卻不能概念化的理解,應該領悟其實質。內化的關鍵在于與教學實踐相結合。在教學實踐中通過知識作為媒介,從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 對生物核心素養的理解
生物是一門實驗性學科,可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它主要包括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及社會責任。生物學素養反映了學生在學習與生物直接或間接相關的知識時逐漸提高自身的思維能力。其具體內涵主要有以下內容:
(一) 生命觀念
是指對觀察到的生命現象及相互關系解釋后的抽象化,進而可以理解相關現象的一種能力。學生應在理解相關概念的基礎上形成生命觀念,如結構與功能觀、穩態與平衡觀等。
(二) 科學思維
在17年新課標中將原來的理性思維改為科學思維。是指尊重事實和數據,具有嚴謹的科學態度,善于運用科學思維及具備解決生活中所遇到問題的能力。學生應該在平時的學習中逐步發展科學思維,進而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
(三) 科學探究
是指能夠發現現實生活中的與生物學有關的問題,針對具體的生物學現象進行觀察、設計等。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逐漸提升對自然現象的好奇心,這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及創新能力。
(四) 社會責任
是指在對生物學有一定認識的基礎上參與個人與社會事件的討論進而做出理性的解釋。不斷提高學生解決有關生物學問題的能力,逐漸形成生態意識及環境保護的理念。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結合生物學核心素養這四個要素以及自身的理解,我認為高中生物的核心素養可以這樣來解釋:生物核心素養反映的是一種生物本質、思想以及思維方法。它是學生參加相關的生物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可以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即使不是生物方面的問題也可以通過這種思維方法來思考分析并解決問題。具有綜合性、整體性以及持久性的特點。
二、 如何在教學中培養核心素養
用生物學科核心素養引領學科教學是非常必要的。生物學科的核心素養是學生理解生命存在的意義。高中學生還處于青春期,懷有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所以他們對復雜奇妙的生命現象是非常感興趣的,所以教師應該從核心素養出發進行教學設計,從而讓學生可以感受到生物這門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的地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及尊重生命的意義。為了實現這樣的想法,在教學設計方面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 優化問題 注重發現價值信息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就是問題教學。對于學生來說,生物核心素養并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教師教出來的,而是教師借助問題解決的實踐培育出來的。所以教師進行教學設計時,應問題設置的合理性及引領學生嘗試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利用高中生對于生命的理解不夠全面但是對很多地方很感興趣的這個心理來進行問題的設計。如在必修一中“細胞衰老”這一節內容,因為他們在生活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這種神奇的自然現象,所以對人的衰老還是很感興趣的。但是對于細胞衰老和人的衰老這兩者的區別以及聯系還是有一定的盲點。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來優化問題設計,引導學生了解書上的知識以后進行深入拓展。
生物是一門自然學科,有些內容比較難理解的,恰恰是這些不容易理解的內容可以作為培養他們的科學素養重要素材。需要學生通過探究學習的方式才能夠對這些知識進行理解。教師應該給學生創設出具體的目標,由于高中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限,教師在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之前應該教給學生具體的方法,也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有用的學習資料來供學生參考。在探究中學生通過自己查閱相關資料、小組合作探究以及自主學習等方式讓學生體會到團隊合作的快樂。
(二) 學科融合 體現教育融合性
高中生物與各學科間都有聯系,教師應善于進行學科之間的相互融合。通過學科融合,可以將生物知識與其他知識一起學習,全面地去學習各種類型的知識。同時,許多社會問題也與生物學科密切聯系,比如食品、污染等。這些都是我們所面臨的問題并需要去解決的。教師應在教學中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是社會中的一員,認真學習各學科的知識,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有效地將各個學科的知識進行融合,提升自己對知識的理解能力。
(三) 設計情境 感受生命責任感
生物的教學離不開情境,情境的教學是為了吸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對未知的內容充滿著好奇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善于利用多媒體等先進的教學設備對學生進行情境展示,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在適當的時候對學生開展情感教育,讓學生產生一種對生命的敬畏及社會責任感。比如在教學“細胞的衰老和凋亡”時候,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生機勃勃的花朵,接著再展示出快要凋謝的花朵。接著將問題轉換到人口老齡化的問題上來。首先給出相關的數據分析,讓學生意識到現在的社會存在這樣的問題。接著向學生進行提問“人為什么會衰老?老齡化問題應該如何解決呢?”解決這些問題不僅學習本節課內容,還提升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總之,高中生物的學科核心素養應體現在課堂教學中。通過不同的方式及手段進行教學,可以讓學生充分理解和闡釋生物學的基本理論和知識,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發展學生的理性思維,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從而達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曹久虎.基于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下的教學設計[J].課堂教學,2016(10).
[2]閆白洋.普通高中課程標準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測評研究[J].生物學教學,2017,42(2).
作者簡介:
趙彤,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哈爾濱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