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茂萍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教育背景推動下,初中物理面臨著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為了有效完善初中生對于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重點探究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物理課堂教學方案,整合高效物理教學的方案,促進初中物理教學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質量
一、提高初中生物理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從情感的角度認知物理知識
初中物理的教學只有在初次接觸知識的時候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從情感上接受物理知識,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師構建的物理知識體系中,感受物理學科知識探索的樂趣,才能夠真正地在學生心里樹立自主學習探究的意識,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師要更多地從情感角度引導學生,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探究空間,讓學生愛學、想學、樂學。
為此,教師可以增強初中物理知識與日常生活的聯系,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神奇的物理現象,將生活實踐引入到初中的物理課堂上,學生能夠從另一個角度探究物理知識的神奇之處,領悟到物理知識的學習樂趣,能夠找到一個知識實踐應用的機會,不僅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探究意識,還能夠讓初中的物理課堂更具有活力,杜絕傳統課堂教學方式中教師枯燥理論知識的傳導,讓現場教學更加直觀和趣味,實現初中生課堂注意力的高度集中,為日后知識的積累升華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講解物理知識的過程中引入現代化信息技術,增強學生對于物理現象的感知以及印象,通過信息技術的模擬還原,一些生活中看不到的物理現象直觀呈現在學生眼前,不僅給學生帶來多層次的感官體驗,還能夠讓學生認識到物理知識學習以及研究的趣味性,從中探究出一條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學會借助多種渠道完善自己的物理學習方式。例如,在學習磁場知識的時候,看不見、摸不著的電磁知識對于學生來說是抽象的,借助多媒體演示教材中的實驗,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帶學生到實驗室進行實驗結果的驗證,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為學生帶來更大的學習空間,為其提供了更多接觸和了解物理知識的渠道,完善初中生的學習方法,為初中生未來的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在物理課堂上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教師從旁輔助
以學生為核心的課堂教育方式是新課程改革重點推崇的教學改革,讓學生成為知識學習的真正主人,構建高效的物理課堂,有效完善當下的知識教學體系,物理教師首先要轉變自己的觀念,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抽離出來,一味照本宣科不但不能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反而使學生對于抽象的物理知識很難建立學習的自信心。在課堂上給予學生更多的動手實踐機會,讓學生成為教學環節的設計者以及執行者,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能力,從多個角度探究物理知識的多面性,將自己的認知和想法展現給同學們,從而引發全體學生的思考,在共同商討探究的過程中解決問題,分析問題,不斷轉化思維和角度,擺脫傳統解題思維的束縛,學生能夠從更多角度認識物理知識,感悟物理知識,真正地成為知識學習的主導者,物理教師只需要在學生出現錯誤或者是需要幫助的時候站出來指出學生的誤區,指引方向而不是告知答案,將學習的空間真正交給學生自己,培養其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讓初中生有自我學習的意識,真正地樹立自信心,成為知識探究的主導者而不是跟隨者。
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教師給予學生更多的空間,方便教師從一個全新的角度認知學生,發現日常成績不好的學生出現問題的根本原因,進而找到更有針對性的方式解決學生的問題。例如,初中物理教師將學生以學習小組的形式分成若干小組,強弱結合,讓其探究解決杠桿實驗中遇到的問題,會發現很多學生的第一反應是查閱課本的實驗步驟,一些學生從知識定理出發自主思考實驗的完成方式以及最終得出的結果,同學之間互相影響,互相學習,久而久之每一個人的成長以及進步都非常明顯。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在旁邊觀察,發現每一個人處理問題的方式以及平時課堂上無法觀察到的細節,給了教師更多的方式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從多個角度了解學生,展開與學生的交流,增進師生之間的情誼,而不再是傳統的學生僅對教師具有依賴的感情。在自主學習的環境下,學生的潛力得到最大限度激發,會利用現有的知識結構以及學習資源解決當前的問題,久而久之形成良好的自主探究能力。
物理教師應當抓住教育變革的機會,對當前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積極變革,提高學生的能力以及學習興趣,不再過分強調學生的分數以及升學率,更多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樹立物理知識學習的自信心,形成積極的心態面對當下存在的問題以及困難,有效促進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進步和成長,為初中生今后的學習和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譚元滟.芻議新課改環境下的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亞太教育,2015(6):68.
[2]丁紅.芻議新課改環境下的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生活教育,2016(7).
編輯 孫玲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