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強
摘 要:科教興國已經成為我國的基本國策,我國的教育工作正在不斷地進行教學改革和創新,以培養更多高素質、高質量的人才。初中物理學科作為初中教學階段的重要學科,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因此,在目前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注重從自身的角度出發,自主地去學習,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從而不斷地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就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進行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初中物理;有效學習;核心素養
在目前新課標的要求下,提升學生的初中物理核心素養,必須要對初中物理教學進行有效的創新和改革。初中物理本身就是學生物理學習的啟蒙階段,要保證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不斷地提升學生的分析能力、觀察能力和探索能力。尤其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生活處處有物理,因此教師要將實際教學內容有效地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不斷提升學生對物理學科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而有效地提升我國初中物理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一、注重加強對學生的啟發,建立學生的學習意識
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學生都是第一次接觸物理學科的知識,因此,在初中教學過程中需要有效地培養、建立學生對物理學習的主動意識,讓學生養成在學習之前仔細預習的習慣[1]。這樣就能夠讓學生很好地掌握下一節課堂中要學習的主要內容,能夠讓學生的思維有效地跟上教學內容,甚至可以讓學生的思維始終站在物理課堂學習的前面,并且還可以讓學生在物理課堂學習過程中,始終保持輕松的心理,幫助學生將物理學習的壓力化為動力,逐步建立學生對初中物理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二、結合物理實驗,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
根據目前新課標的實際要求,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地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因此要想有效地提升、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需要不斷地提升學生對初中物理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2]。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認識到物理教學理論知識的重要性,還要充分發揮物理實驗的作用,通過這樣的方式有效地提升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比如在學習“浮力”這一課時,就可以有效地結合實驗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課前準備一個量杯、水和木塊,課堂上讓學生把木塊投入到裝有適量水的量杯中,用手按住木塊本身感受一下水的浮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有效地感受到浮力,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逐步形成物理思維,感受到物理學習中的相關知識,更好地幫助學生發現問題,提升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同時建立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和能力,保證在實際的物理教學中學生能夠有效地學習。
三、注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
要想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就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建立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質疑能力和解疑意識,只有學生對相關物理知識產生疑惑,才會建立想要去學習的意識。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習的疑惑心理,教師再有效地結合多種方式,為學生答疑解惑,通過這樣的方式不斷地提升學生對物理教學的喜愛。比如在“磁體和磁場”這一課時中,就可以讓學生在活動中進行相關的實驗探究,讓學生自行探索為什么磁塊和鐵塊在產生一定距離的情況下,還能夠產生吸引力,而為什么磁塊和鐵塊有一定的距離時,磁塊對鐵塊又不會產生吸引力。利用學生感興趣的疑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再引導學生產生自主解答的意識,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進入“磁體和磁場”這一課的學習過程中,有效地提升實際教學效果,提升學生自身的綜合能力。
四、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和發展性評價
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是否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效率,和教師自身的教學有著很大的關系,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對于確實比較難懂的概念和規律,需要教師有效地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引導。比如在“初識家用電器和電路”這一課的學習過程中,教師需要認識到,作為物理電學學習的第一課時,需要有效地建立學生對電路學習的興趣。在實際中最常用的直流電源就是電池,可以讓學生利用電池、導線和燈泡直接制作一個簡單的電筒,利用這樣的方式培養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建立學生的科學意識,養成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科學探究精神,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水平。
總而言之,在目前的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有效地結合多種方式,不斷地提升學生對初中物理學習的信心和興趣,讓學生能夠在實際的運用中,培養出物理邏輯思維能力,建立屬于自身的學習方式,從而不斷提升學生初中物理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蘇玉鳳.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措施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154.
[2]朱曉東.談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2(34):56.
編輯 郭小琴endprint